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苏宁易购这一战是爱康国宾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富凯摘要:名义上的战略投资,会再现对阿里巴巴从战略投资到财务投资的手法吗?

作者|川扇假,微信公众号:富凯财经(ID:fukaicaijing)

苏宁易购在1月14日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人的眼光再次聚焦到日渐淡忘的爱康国宾身上,一方面感叹苏宁易购的老谋深算,一方面惋惜爱康国宾的棋差一招。

火线入股吃相眼熟

苏宁易购公告显示,苏宁易购旗下子公司苏宁国际计划与云锋基金合作,该基金规模不超过12.2亿美元,苏宁国际计划出资5000万美元认购基金份额。基金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爱康系列实体,爱康系列实体将参与爱康国宾集团公司股票退市相关交易。

爱康国宾私有化完成后,基金将间接持有爱康国宾股权占比不超过8.2%,苏宁国际持有基金份额占比不超过40.98%,间接持有爱康国宾股权占比不超过3.4%。阿里巴巴所控制的实体淘宝中国控股和TreasureCottage将间接持有爱康国宾股权占比不超过23.8%。

目前信息来看,爱康国宾私有化项目中,除了苏宁易购,云峰基金、淘宝中国控股和TreasureCottage都是阿里系,而苏宁易购也算半个阿里人,淘宝(中国)持有苏宁易购19.99%股份,为苏宁易购关联法人。抱紧阿里的苏宁这次火速入股爱康国宾并购,显然又要捡皮夹子了。

苏宁方面表示,公司与被投企业可以形成优势资源互补以及产业业务协同,有助于丰富公司的生态圈体系,提升行业竞争力,本次参与爱康国宾退市安排,公司将间接持有其股权,在股权层面加强战略合作的同时,双方将在会员服务、社区服务、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业务合作,有效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发展。

看上去蛮有道理,又是资源互补又是生态圈,但是实际上苏宁易购爱康国宾完全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企业,一个是零售企业,一个是民营体检,所以双方能够产生交集的地方并不多,因此苏宁易购名义上的战略投资,极有可能再现与阿里巴巴从战略投资到财务投资的手法。

2015年8月,苏宁和阿里开始“联姻”,双方交叉持有对方股份,阿里以15.17元/股的认购价,一共283亿元投资苏宁,持有苏宁19.99%的股份;而苏宁呢,则以81.51美元/股,共140亿元人民币,认购不超2780万股阿里股份。

当年十分经典的场景,谁成想“握紧”的竟然是马云

这笔交易从战略上是一个好的决策,阿里试图扶持苏宁,来抗衡被腾讯扶持的京东,但从投资上看,阿里可谓是血亏,因为阿里买苏宁的股票真可谓是买在了半山腰,现如今苏宁易购股价在10元/股左右晃荡,阿里从未有减持行为,那是根本不敢减,疼。

苏宁易购就不同了,阿里股价逐级攀升,最高达到211美元/股,苏宁易购也自2017年末开始逐步抛售阿里股票,尤其是2018年清空阿里股票,获得了上百亿元的收入,苏宁易购最新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127.88亿元-132.09亿元,同比增长203.56%-213.56%,阿里的股东在其中,居功至伟。

苏宁易购阿里股票可以过一个肥肥的2019年新年,但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2018年前三季度苏宁易购疯狂扩张门店,剥离烧钱的新零售业务苏宁小店,公司在新零售业态上的转型探索还未完成,主营业务的利润微薄,想要靠自身的业绩,恐怕会被股东们喷死,所有苏宁易购又跟着阿里在资本市场上找钱来了。

低迷的爱康国宾既好吃又好看

在民营体检行业,美年健康慈铭体检爱康国宾曾经是三足鼎立的趋势,在规模上排名前三,其中慈铭体检多次IPO折戟后被美年健康收购,魏、吴联合后,爱康国宾却在2014年通过纳斯达克上市,拿下中国体检第一股称号,并且加速门店扩张,一时风头正劲。

然而美股给爱康国宾的估值很低,这让公司控制人张黎刚产生了私有化回归A股的念头,当时2015年中国A股正处于疯狂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年健康借壳上市,成为A股耀眼的明星,而当爱康国宾刚刚启动私有化的时候,锐气正盛的每年健康却对爱康国宾发起要约收购,打了张黎刚措手不及。

接下来就是各种撕X大战,剧情一波三折堪比宫斗剧,两败俱伤之下,却成就了外人,2016年阿里巴巴介入爱康国宾私有化,伴随张黎刚宣布退出创始人财团,美年健康声称不再递交私有化要约,双方争夺在2017年就此作罢。阿里系对健康产业的战略性布局这次把眼光从线上的处方药电商,转移到了线下的健康体检领域,只是国内A股市场环境的极度恶化似乎拖延了阿里对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进程,整个2018年没有任何资本运作,爱康国宾私有化进程一晃走过了三年时间。

耽误时间在资本市场上耽误的就是钱,数据显示,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在2015财年的收入分别达到23.96亿元、21.01亿元,爱康国宾在规模小于美年健康的情况下,却坐上了民营体检老大的地位。但2016年与美年健康斗法和各种负面新闻,让爱康国宾显露出了疲态,该年美年健康收入达到30.82亿元,超过爱康国宾8000万元。到了2017年,美年健康对慈铭体检的收购在10月完成并表,收入达到62.33亿元,爱康国宾收入约35.46亿元,爱康国宾在营收规模上已无法竞争。

没有资本的助力,爱康国宾虽然同样在店面扩张,但规模上远比不上美年健康,2017财年爱康国宾服务客户600多万人,而美年健康则达到2160万人。爱康国宾门店数量增长的放缓导致其业绩增速放缓,而美年健康则提出2020年达到1000家的目标。

在2015至2017财年内,爱康国宾的销售毛利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3.12%、39.84%和42.25%;而同期美年健康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47.95%、48.31%和46.96%。这其中主要是自建的体检中心拖累了爱康国宾的毛利率,由于规格定位更加高端化,爱康国宾在新店扩张中的这种重资产运营模式,成本较高,而美年健康则偏向于自建与加盟结合的快速扩张战略,却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一定隐患,在2018年8月爆发的“假医门”,正是其急速扩张下管理隐患的印证。

业绩的萎缩,市值的缩水对于爱康国宾是一个坏消息,但对于阿里和苏宁代表的资本方来说却是个好消息,爱康国宾目前的市值约为14.5亿美元,股价已经比2018年3月阿里尘埃落定爱康国宾时候有所回落,正好符合要约价格。虽然爱康国宾的业绩增长陷入停滞,但有阿里巴巴和其背后健康产业支持,为爱康国宾资金和品牌渠道提供助力,回到A股市场,想不引起波澜都不行。

在业绩与市场情绪最低迷的时刻,苏宁易购火线入股,阿里对苏宁的这份待遇令人眼红,爱康国宾回归A股后估值是否会提升,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爱康国宾即便业绩已经连续两年亏损,并且门店规模已经落后于美年健康,但只要你去过两家体检中心做一番调研,就会感觉到爱康国宾从管理、服务到硬件上,都要优于美年健康,这种定位的差异让爱康国宾资产投入更重,用户体验更好,只是在资金流陷入紧张的时候,企业不得不暂缓发展速度。

私有化完成后获得资金支持的爱康国宾,单纯地扩张体检中心的数量并非是其目的,而成为民营体检行业品质的标杆似乎更是其目标,拼不过数量就拼质量,民营体检本身就是稀有标的,而其向大健康产业的延展属性,给拥有丰富客户资源的体检公司插上想象的翅膀,提前入局的苏宁易购,就算是零售转型再浪两年都不是问题,有爱康国宾的股票撑着呢。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自担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