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坠落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2

昨天和一位大学同学聊天,他说起一位朋友的经历时颇为感慨。这位曾经实力雄厚的投资者,在去年10月份,也就是大盘调整接近尾声之际,融资买入了一只大盘白马股,绩优、消费、大市值......所有的标签似乎都意味着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但是预期当中业绩稳健的白马股,却因为突发消息导致股价连续跌停。突如其来的崩盘让这位投资者根本无法及时平仓,多年积累的巨额财富一周之内化为乌有。

经过市场中的多年历练,不能说这位投资者没有识别公司的能力,但是白马股的标签,或多或少会给人产生错觉。有人说,白马里飞出的黑天鹅才是真正的黑天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者自己的想当然是在白马坠落前毫无觉察的主要根源。

毫无疑问,白马股自带光环,让投资者感觉像研究绩差股那样,打破砂锅问到底似乎显得有些多余,流程上的缺失,让投资者在貌似优秀的报表前止步,错过了拯救自己的机会。

下面是康美药业康得新这两家公司2017年的年报,我相信90%的投资者对于公司财务的了解也就是止步于此,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多数人会想,没必要多看,一方面是自己看不懂,同时又有那么多专业投资者参与其中,轮不到自己操心。

上面这两份年报发布的时候,康美和康得新的市值分别是1100亿和700亿元,股东人数分别是10.16万和10.78万人,但是这20万人也没能看清楚这两份报表,两家公司合计400多亿现金不翼而飞。

和现金一起消失的是,还有两家公司上千亿市值。按照最新的价格计算,康美药业康得新的市值分别是280亿和130亿元,和一年前相比,减少了1400亿元,其中就包括了文章开始那位钟情白马股的投资者。

面对财务造假,很多投资者一脸无辜。专业机构都搞不清楚,我们怎么能够发现?其实,在投资上,我们除了选择,还可以放弃,也没有人要求你必须投这个标的。

巴菲特一直坚持的一条原则就是不投自己不熟悉的行业,从事后来看,即使他完美错过科技股,也没有影响他的财富增值。

根据我的理解,投资者进入陌生的领域,要么是受到个股的走势的诱惑,要么是受到其他投资者和消息的影响,唯独没有追随自己的内心。

虽然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是当上述两家公司的1400亿消失之后,我又希望投资者在研究一家公司的时候,不妨先从一位阴谋论者开始,假设这是一家财务造假的公司,一步一步拨云见日,发掘真相。

它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否明显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应收账款和存货是否相比于同行业出现异常?实地调研行业竞争对手、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参加行业会议,了解同行如何看待它,是否认可它的竞争优势......

我从不怀疑投资者的智慧,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把用在商品打折上一半的精明,用于上市公司的调研和比对,或许大部分造假公司都在劫难逃。

更何况,二者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