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行业专题报告:国内碳市场的现状、未来与投资标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0回复:9喜欢:64
报告主要观点如下:

我国碳交易现状:潜力巨大,快速增长。1)潜力巨大:2014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355亿吨,中国排放量高达97.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全国交易机制全面启动后,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碳交易市场。2)各地履约率高,在99%以上。15年到7月31日,中国七个试点碳市场均已完成履约。与去年相比,第二次进行履约的五个试点整体表现更加优异:上海、北京、湖北和广东履约率达到100%;深圳试点和天津试点履约率在99%以上。3)快速增长:我国今年前九个月碳交易量达到2420万吨,同比增长167%;碳交易金额达到5.93亿元,同比增长64%。假设全年增速维持前九个月的增长,预计15年交易量、交易金额分别达到3053万吨、6.7亿元。截止15年9月,配额和CCER累计成交量分别达到4512、1092万吨,比例大约为4:1。

碳交易未来趋势:统一市场、全面覆盖。1)巴黎气候大会12月上旬召开,将成为未来全球气候谈判(2020年以后生效)的里程碑,完成2摄氏度控温目标。2)统一市场:9月25日,中美联合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将于2017年前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碳交易市场统一是碳交易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也是市场整体启动的先决条件。3)全面覆盖:目前我国配额仅覆盖了12亿吨排放量,仅占14年97.6亿吨的整体排放量的12%。未来碳排放配额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4)有偿分配:目前我国排放配额多为免费分配,只有广东等采取有偿分配。配额有偿发放是国际成熟碳交易市场的普遍做法,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精神。伴随有偿分配的铺开,企业碳排放的成本进一步上升,节能环保动力更足。

三大类受益标的:1)清洁生产企业:通过低碳生产,开发CCER并出售获益。主要包括:凯迪生态、迪森股份、长青集团:生物质发电专家;永安林业:主营森林资源,森林碳汇受益标的。2)节能改造企业: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成本。主要包括:金城股份:江苏院借壳,钢铁有色冶炼节能降耗专家;神雾环保:电石节能市场技术专家;天壕环境、中材节能、易世达:工业余热发电,节能改造;置信电气:火电厂碳资产开发管理。凯美特气、天科股份:以工业废气为原料,回收CO2等气体,碳捕捉业务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3)碳交易所:通过收取交易费用、交易金融创新,直接受益碳交易市场全面覆盖。主要包括:中电远达:收购先融期货32%股权,布局碳期货交易所;布局碳捕捉;华银电力:持有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5%股权;深圳能源:持有深圳碳交易所10%股权;重庆燃气:持有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6%股权。

一、以湖北为例,分析我国碳交易机制

20136月,我国第一个碳排放试点交易所在深圳启动。2011年,这一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来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由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7个省市先行试点,逐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2013年6月18日,深圳率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标志着国内碳交易配额交易型市场正式开端。

湖北碳交易所最为活跃,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纳入7个试点碳交易平台的排放企业和单位共有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截至2015年9月23日,7个试点平台累计交易3800万吨,累计成交额高达10.95亿元。在机制创新上,深圳、湖北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北京推出掉期产品,广东则进行定期配额拍卖的试点。


湖北碳交易所交易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二。湖北作为国家首批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自14年4月2日启动交易以来,各项市场指标均遥遥领先,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首个碳交易年度的成功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制度设计。1)低价启动,逐步到位:在正式启动碳交易前,面向市场公开竞价200万吨政府预留碳排放配额,不仅为市场发现价格,还提供了有效供给,增强了市场流动性。同时,采用“低价起步,逐步到位”的价格策略,省政府预留配额公开竞价的基价为20元/吨,给市场留出了较大的价格上升空间,使投资者充满信心和良好预期。2)每年注销未交易配额,保证流动性:企业配额一年一核发,且规定履约后免费发放但未经交易的配额予以注销,使企业将交易分散在平时,避免履约前集中交易而增加履约成本。“力争建设中部碳交易中心和全国碳金融中心。”3)未来启动远期,国际交易:继续开展碳金融创新业务,抓紧启动碳现货远期交易;同时与未来全国碳市场对接。



以最活跃的湖北碳交易所为例,介绍我国碳交易机制:湖北碳交易所12年9月成立,14年9月开市完成首笔交易。

五大类投资者:包括个人、控排单位、投资机构、经纪会员、托管会员。截止15年9月末,个人投资者人数达到5749人,远远超过其他四类投资者。其中托管机构第一批在14年12月确定,包括武汉钢实中新碳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中新绿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批在15年1月确定,包括超越联创环境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汉能碳资产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嘉德瑞碳资产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市挚诚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典型控排企业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



两类交易品种之一:配额。1定义:配额是指通过设置区域或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对纳入温室气体减排考核体系的企业分配一定数量单位的排放权。湖北省碳排放配额是指经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发放,并允许纳入考核体系的企业在特定时段内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单位以“吨”计。2配额企业名单:根据对湖北省2010、2011年任一年综合能耗6万吨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碳排放盘查的结果,首次确定138家企业作为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以下简称“纳入企业”),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3配额总量: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的目标和2014-2020年湖北省经济增长趋势的预测,确定年度碳排放配额总量。2014年碳排放配额总量为3.24亿吨。考虑到市场价格发现等因素,政府预留配额的30%用于公开竞价。竞价收益用于市场调节、支持企业减排和碳市场能力建设等。4企业分配办法:配额实行免费分配,采用历史法和标杆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电力行业和电力行业以外的公司分别有配额计算方法,详见下表。



两类交易品种之二: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CER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因项目(或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吸收、减少的温室气体的数量进行核查、测算,并对吸收或减少的温室气体的量予以签发认证,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单位以“吨二氧化碳当量”计。其中,国家发改委签发的项目减排量称为“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湖北省境内签发的项目减排量称为“湖北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HBCCER)。后者在在湖北省行政区域内产生或在纳入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企业组织边界范围外产生。目前典型的CCER项目包括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等;CCER来源与配额不同,引进过多会削减固定配额总额对于企业减排的激励作用,因此使用受限,与配额间存在价差。



两种交易机制:1)定价协议转让(跨交易日委托定价转让):指卖方将标的物以某一固定价格在本中心交易系统发布转让信息,在挂牌期限(1~5个交易日)内,接受意向买方买入申报,挂牌期截止后,根据卖方确定的价格优先或者数量优先的原则达成交易。挂牌期截止时,全部意向买方申报总量未超过卖方挂牌总量的,按申报总量成交,未成交部分由卖方撤回;意向买方申报总量超过卖方总量的部分则不予成交。2)协商议价(类似于连续竞价):指在本中心规定的交易时段(每周一至周五9:30-11:30,13:00-15:00)内,卖方将标的物通过交易系统申报卖出,买方通过交易系统申报买入,本中心将交易申报排序后进行揭示,按规定的协商议价成交原则依次转让。协商议价成交原则为,当买入价格高于卖出价格,按最低卖出价格协商成交;协商顺序按价格高低、时间先后进行排列。当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时,不安排协商。

交易费率:定价转让按实际交易额的4%向卖方收取。协商议价按照实际交易额的1%收取,买卖双方各承担50%,即双向5‰收费。


二、我国碳交易现状:潜力巨大,快速增长

中国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2014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355亿吨,中国排放量高达97.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全国交易机制全面启动后,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碳交易市场


20136月,我国第一个碳排放试点交易所在深圳启动。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程主要有两个阶段构成:CDM阶段,之后是试点碳交易所以及建立国内碳交易配额交易型市场。1CDM阶段(2002~2011):CDM的起始点是2002年,荷兰政府与中国政府签订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电场项目,由此正式进入中国。2)试点碳交易阶段(2011至今):2011年,这一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建立国内的碳交易市场机制来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并提出由深圳、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7个省市先行试点,逐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国务院其后在2012年5月颁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首度提出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之上,国家将逐步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2013年6月18日,深圳率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标志着国内碳交易配额交易型市场正式开端。


碳排放试点初期炒作明显,价格波动剧烈,目前逐步向合理交易价值收敛。自深圳碳排放交易所上线以来,碳交易价格急剧震荡,从起始交易的28元/吨一度飙升至10月中旬的140多元/吨,又回落至11月的60元/吨。交易活跃度也一度走低。碳交易市场试点初期,市场出现这种剧烈波动现象源于控排企业大都不了解自身对碳配额的具体需求,因而并未形成对碳配额真正价值的认知。因而,初期碳交易价格的形成,炒作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未来随着企业对自身减排成本、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本的逐渐认知,将会重新发现碳配额交易价值,这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交易市场。


碳交易季节性明显,交易量快速增长。1)季节性:我国七个碳市场履约截止时间普遍在6月底前(天津和湖北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履约,但有可能会推迟),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清缴配额甚至已提前完成履约。今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进入第一个履约清缴期,履约工作截止日延期至2015年7月10日。履约期设置,使得每年的交易集中在6、7月份。2)交易量快速增长:我国碳交易量快速增长,今年前九个月碳交易量达到2420万吨,同比增长167%。



各地履约率高,在99%以上。15年到7月31日,中国七个试点碳市场均已完成履约。与去年相比,第二次进行履约的五个试点整体表现更加优异:上海在七个试点中最早实现试点企业100%履约;北京和广东通过对企业进行责令整改也将履约率提升至100%,履约工作完美收官;深圳试点和天津试点履约率在99%以上,尚未公布对未履约企业的处罚情况。湖北和重庆试点均采取推迟策略应对首次履约,湖北目前已宣布100%完成履约。

预计2015年全年碳排放交易量达到3053万吨,交易额达到6.7亿元。1)交易量价:我国今年前九个月碳交易量达到2420万吨,同比增长167%;碳交易金额达到5.93亿元,同比增长64%。假设全年增速维持前九个月的增长,预计15年交易量、交易金额分别达到3053万吨、6.7亿元。2)配额/CCER占比:截止15年9月,配额和CCER累计成交量分别达到4512、1092万吨,比例大约为4:1。相对配额交易来说,CCER在试点交易过程中,其价格公开程度较差。CCER的交易形式也分协议转让和线上交易两种,协议转让一般不公布价格,线上交易公布价格的也很少(北京除外)。根据北交所公布的线上交易价格,CCER在15年7月交易均价约为21元左右(此价格为履约期间的交易均价)。


三、我国碳交易未来趋势:统一市场、全面覆盖

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在即,将成为未来全球气候谈判(2020年以后生效)的里程碑。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召开。本届气候大将成为未来全球气候协定(2020年后生效)谈判中的里程碑,有望通过协议,完成2摄氏度控温目标。这一目标尤其应该考虑新的现实(现在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五十),积极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的基本原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首个有约束力的具体执行措施由《京都议定书》确认。《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通过,2005年生效,获得全球192个国家的批准(美国从未批准)。该《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37个发达国家的平均排放总量与1992年水平相比减少5%(欧盟减少8%)。《京都议定书》在多哈气候大会上获得延长,规定发达国家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第二承诺期)温效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少18%的目标。《京都议定书》将在2020年到期,俄罗斯、日本、新西兰和加拿大不参与第二承诺期,而欧盟只占总排放量的13%(份额不断下降)。

近期碳交易政策密集,未来发展趋势:1)统一市场:9月25日,中美联合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将于2017年前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目前各地碳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不一,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尚未成型,企业积极性不高、交易机制缺乏、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碳交易市场统一是碳交易领域最重要的制度建设,也是市场整体启动的先决条件。国家层面上,将重点推立法体系的建设,制定出全国配额总量和分配的方案以及相关的管理配套细则,加强执法力度,保障碳交易市场顺利运行。2)全面覆盖:目前我国配额仅覆盖了12亿吨排放量,仅占14年97.6亿吨的整体排放量的12%。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15年2月在中国碳排放交易高层论坛上,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配额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3)有偿分配:目前我国排放配额多为免费分配,只有广东等采取有偿分配(让控排企业先购买3%的有偿配额,然后才能激活97%的免费配额)。配额有偿发放是国际成熟碳交易市场的普遍做法,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精神。伴随有偿分配的铺开,企业碳排放的成本进一步上升,节能环保动力更足。



四、三大类受益标的

三大类受益标的:1)清洁生产企业:通过低碳生产,开发CCER并出售获益。主要包括:迪森股份、凯迪生态、长青集团:生物质发电专家;永安林业:主营森林资源,森林碳汇受益标的。2)节能改造企业: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成本。主要包括:金城股份:江苏院借壳,钢铁有色冶炼节能降耗专家;神雾环保:电石节能市场技术专家;天壕环境、中材节能、易世达:工业余热发电,节能改造;置信电气:火电厂碳资产开发管理。凯美特气、天科股份:以工业废气为原料,回收CO2等气体,碳捕捉业务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3)碳交易所:通过收取交易费用、交易金融创新,直接受益碳交易市场全面覆盖。主要包括:中电远达:收购先融期货32%股权,布局碳期货交易所;布局碳捕捉;华银电力:持有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5%股权;深圳能源:持有深圳碳交易所10%股权;重庆燃气:持有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6%股权。


4.1 清洁生产企业

清洁生产企业:通过低碳生产,开发CCER并出售获益。主要包括:迪森股份、凯迪生态、长青集团:生物质发电专家;永安林业:主营森林资源,森林碳汇受益标的。

凯迪生态:业绩高增长,碳减排先锋。1)融资49亿一举解决资金问题。发行数量不超过6亿股,募资金额不超过49.48亿元。募资金额、发行数量上限对应发行价8.25元/股,发行底价由10月30日到11月26日交易均价的90%确定,股价支撑明显。2)股东、高管持续增持:7月6日大股东阳光凯迪承诺增持申请获批三个月内,以不高于16元/股增持1亿股。董监高今年7月增持28.2万股,总金额354万元。3)重组完成,业绩释放。前三季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71%(同口径调整,下同)。第三季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16%。三季报中,公司预计15年净利润6.1~7.1亿元。重大资产重组注入的87家生物质电厂中,21家在建,49家未建,建设投产高峰期,业绩弹性极大。4)政策面利好频传。湖北省15年11月至16年10月,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上调0.081元/度(含税),用于支持省内农作物秸秆合理使用,推广秸秆禁烧。公司预计在15年11月、12月将净利润增厚0.2~0.27亿元,16年1-10月净利润增厚0.89~1.06亿元。9月25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11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预示中国碳交易体系完善在即。凯迪生态掌握生物质发电、林业资源,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开发经验充足,经济性进一步提升。5)盈利预测:预测15/16年净利润为7.0/9.1亿元。

迪森股份:生物质清洁供热龙头。1)生物质供热业务持续突破,爆发期开启。公司是生物质供热龙头。15年公司订单进入爆发期,连签9笔大单(其中包含8个生物质供热项目和1个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2亿元,其中单笔订单(江陵热电联产项目)投资规模首次突破3亿。未来三年业绩集中释放,预计15至17年BMF年消耗量达到43/76/115万吨。2)拿下首个清洁供热订单,综合清洁能源供应商逐步成型。15年9月29日,公司公告拿下首个清洁供热订单。该天然气热电联供项目总投资0.91亿元,装机容量10MW。项目位置在上海老港工业区;下游客户优质,包括化工、造纸等。这是公司首个天然气热电联供项目,是公司向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过程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股权收购等手段取得清洁能源供热/热电联供项目,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领域之外快速布局。3)定增募集不超过7.5亿元,大股东参与增发。公司1月21日公告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75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5亿元,其中公司实际控制人常厚春、李祖芹、马革拟成立的有限合伙公司认购不低于6000万元,珠海横琴大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不超过2.4亿元,此次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我们认为实际控制人参与定增价格同样是市场询价结果,与其他投资者保持一致,表现其对公司成长和股价表现的坚定信心。4)盈利预测:我们预测15/16/17年公司净利润为0.8/1.5/2.3亿元,对应摊薄股本EPS 0.21/0.39/0.58。

长青集团:项目稳步推进,业绩迎高速成长期。1)生物质发电与集中供热项目双轮驱动,未来三年业绩迎来高增。我们认为长青集团未来三年业绩将持续高速增长,主要源自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1>生物质发电方面:明水项目日趋正常、宁安项目将保持稳定运行,2015年下半年增量主要来自荣成项目和鱼台项目,2016年新增项目则看山东鄄城、重庆忠县和山东郯城县、山东嘉祥县。<2>工业园区热电项目:以满城热电项目为范本,探索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模式。公司目前在手工业园区热电项目6个,其中满城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将于16年下半年投产。2)管理层有效激励+实际控制人全额认购定增,持续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公司5月初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发行5631万股,发行价17.76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0个亿,用于偿还银行贷款(3个亿)和补充流动资金(7个亿)。非公开发行由公司实际控制人何启强(公司董事长)、麦正辉(公司总经理)全额认购。3)盈利预测:我们预计15年、16年和17年净利润1.2亿、3.0亿和8亿。16年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满城集中供热项目,预计16年将贡献1.4亿净利润。17年业绩超预期因素或是几大工业园区热电项目的能源改革。

4.2 节能改造企业

节能改造企业: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成本。主要包括:金城股份:江苏院借壳,钢铁有色冶炼节能降耗专家;神雾环保:电石节能市场技术专家;天壕环境、中材节能、易世达:工业余热发电,节能改造;置信电气:火电厂碳资产开发管理。凯美特气、天科股份:以工业废气为原料,回收CO2等气体,碳捕捉业务政策有待进一步明确。

金城股份:江苏院借壳,神雾集团再次借力资本市场。1)江苏院:定位于工业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案提供商和工程承包商。江苏院是神雾集团旗下最为老牌、相对优质的资产。标的核心技术(直接还原冶炼、蓄热式转底炉和底泥提炼贵金属)已成功应用在钢铁、有色、矿产资源等领域。2015H1收入1.89亿,利润4846万元。15-17年业绩对赌1.5亿、3亿、4亿。16年收购作价11.5倍。标的资产100%股权作价34.6亿,16年收购作价11.5倍。2)核心技术获国家级成果鉴定,且成功应用,订单充足。公司核心技术获中国金属学会国家级成果鉴定,且业内取得数个成功应用案例。典型案例:沙钢集团30万吨/年含锌含铁粉尘综合处理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总投资2亿元,项目年收益达1.14亿,2年收回投资成本。每年可实现节约标煤1.4万吨,减少CO2排放3.67万吨;行业空间预计超5000亿,江苏院暂独享这一市场;在手订单超40亿,2015-2020年意向订单则超90亿,保障完成业绩对赌。3)借助资本市场实施模式创新,成长能力有望加速。公司目前业务模式以EPC为主。2015年上半年收入中EPC占66%、咨询设计占33%。此次借壳将解决江苏院融资能力问题,进而允许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EPC—>EMC、BOT),核心技术有望在更大范围推广,加速公司成长。

神雾环保:首个电石预热炉项目投产,核心技术开花结果。1)电石生产革命性技术。神雾电石生产技术经济性明显,电石生产成本每吨可下降600~800元/吨,投资回报期3~4年;创新工艺+合理石油价格,电石法乙炔可代替石油法乙烯,成化工之母。2)首个电石预热炉项目投产。内蒙古港原化工EMC项目投产,10月9月公告港原二期5.5亿新签合同,核心技术开花结果。3)收购神雾工业炉完成。增发收购神雾工业炉完成,前三季度全并表。新旧技术结合,“电石预热炉+蓄热式燃烧”引发革新式共振。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是目前神雾环保的核心基础技术。通过收购集团旗下电石预热炉技术,公司的革新技术,已被纳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重点推广目录。4)盈利预测:预计2015-2016年备考净利2.4亿、4.7亿。电石节能改造空间达数百亿规模,未来空间无限。

天壕环境:打造“互联网金融+环保”平台,PTP+PPP稀缺标的。1)余热发电业务稳步推进,仍是公司收入与利润主体。EMC项目建设及装机容量方面,公司正式运营项目198MW,在建项目69MW,拟筹建项目71MW。鄯善非创(天然气管加压站)、天壕贵州(水泥)、天壕鄂尔多斯(煤化工)项目已完成工程建设,部分进入试生产,是保持传统主业EMC稳定增长的的有效支撑。余热工程总包与技术服务开始放量,但受制于低毛利率,对业绩贡献不显著。2)天然气业务:持续转型清洁能源供应商,北京华盛或仅是起点。北京华盛100%股权已完成过户。北京华盛15-17年对赌业绩8000万、1.1亿、1.8亿,存超预期可能。天然气公司核心看气源与所处地需求。江西占全国煤层气30%市场,北京华盛项目所在地占全国1/9市场。管道运输价值凸显;山西大工业用户保障北京华盛旗下3个项目用气需求。兴县今年5000万,明年因中铝扩产利润可达1.2亿;原平项目每年5000-6000万利润;保德县明年投产,预期可达1个亿左右。合计可达3个亿。收购北京华盛完成后,公司将以北京华盛为业务平台,向气源开发、管道输送、产品增值加工、天然气销售等领域积极拓展,持续转型清洁能源供应商。3)天壕普惠:PTP+PPP绿色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推进或超预期。天壕普惠PTP+PPP平台核心因素在于两点:优质的PPP项目、较好的增信/担保体系。前者保证能够将投资者(人流)导入该平台,后者能够将人流有效转化为资金流。目前天壕普惠的运作正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后续或存超预期可能性!天壕节能PTP+PPP开放性平台可解决环保产业链中大量企业的重资产投资模式,属环保行业投融资体系的重大改革与创新。4)盈利预测:主业(EMC+天然气)15-16年净利润2.4亿、3亿,且北京华盛超预期因素或致16年净利达3.5亿。

4.3 碳交易所

碳交易所:通过收取交易费用、交易金融创新,直接受益碳交易市场全面覆盖。主要包括:中电远达:收购先融期货32%股权,布局碳期货交易所;布局碳捕捉;华银电力:持有深圳碳排放交易所15%股权;深圳能源:持有深圳碳交易所10%股权;重庆燃气:持有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6%股权。部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持有碳排放交易所股权,例如宝钢股份、申能股份、国电电力、鞍钢股份等,下表中用粗体标出。


中电远达:碳交易平台+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双轮驱动。中电远达背靠中电投集团,在超洁净排放,脱硫脱硝运营项目拓展较快。在碳交易市场布局上,2013年7月底,公司通过收购重庆展荣电力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中电投先融期货有限公司32%股权成为国内第一家提前布局碳排放期货上市公司,公司子公司远达环保拥有目前国内已投运规模最大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年封存二氧化碳1万吨。公司布局碳交易和碳捕获,两条线打造CO₂交易业务,从政策面上明确受益!

全部讨论

-等一等-2021-01-01 22:00

忽悠瘸了

Normanxzt2020-12-03 00:02

今年华银7.5%的股权(当初投资深圳碳排放交易所2200万),可收益大概202万

Jefferq2016-11-17 08:19

关于碳排放的交易不错的介绍,mark一下

万山且千关2016-11-11 16:06

碳市场

大家中午好2016-10-19 08:49

去年底的帖子

明恕之行2016-09-08 10:38

碳交易汇总

提醒自己有耐心2016-09-07 17:33

1

创新EEE2016-08-29 00:06

辛苦了

价值发线2016-08-28 17:33

这个可以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