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86回复:420喜欢:96

悬个赏,说说这些年最吸引你的有哪些生物科技公司?

人生若只如初见,医药生科股票最疯的还是在2019-2020。从2018年开闸到现在,港交所18A板块过了5个年头,其中一年起步,两年扎扎实实的疯牛,然后是失落的两年。但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逻辑——由于这门生意的特有属性)——没有长时间的跟踪,根本没有办法下结论。

虽然大盘行情比较破朔迷离,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公司,财务数据还是不错的,实打实的业绩来圆当年画的饼,比如省省的爱股 $百济神州(06160)$ 、以及 $复宏汉霖(02696)$$诺辉健康(06606)$ 等等,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

萎靡的行情更适合谈天说地。来说说你最看好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这些年的业绩已经成功验证的发展逻辑吧?

精彩讨论

细聊财经2023-07-11 13:43

行情忽高忽低,真的有点拿捏不准了,但是有研究过楼主说的$百济神州(06160)$ $复宏汉霖(02696)$ $诺辉健康(06606)$ 有点真实力。

风范有道2023-07-11 21:19

创新药投资,确实很难,特别考验专业知识,而这几年的发展,也确实跑出了一些企业,比如不走寻常路的康方生物,专注一心的传奇生物,创新宠儿的百济神州,成功上岸的信达生物等。
但这行搞懂确实很难,我觉得求个平均赢也不错,买点港股创新药etf,或者几个已经跑出来的创新药都平均买点,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浪花远去且听风吟2023-07-11 17:22

$复宏汉霖(02696)$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盈利的Biotech,其“仿创结合”的策略深入人心,生物类似药+创新药——斯鲁利单抗协同出击,造就了数十亿的营收。
成立以来,复宏汉霖总共上市了5款产品,汉曲优、汉斯状、汉贝泰(贝伐珠单抗)3款实体瘤产品由自主商业化推广,不管是从联用疗法还是从准入端来说,都在商业化上有潜在的协同性。血液瘤领域产品汉利康(利妥昔单抗)的商业化交给了江苏复星,汉达远(阿达木单抗)则由复星医药旗下万邦医药进行销售。
在商业化上采用“自主+合作”的模式,既有创新性,也是一种顺势而为的决策。从这点上复宏汉霖对于大势的把握是精准且有前瞻性的。因为时下“合作”已经成为药企们必要的动作,而不仅仅是潮流。对Biotech或新Biopharma来说,与大药企或者MNC药企进行商业化合作,可以借力实现加速蜕变。@陈达美股投资

智能投手2023-07-11 14:43

除了$百济神州(06160)$ $复宏汉霖(02696)$ $诺辉健康(06606)$ 还有 @再鼎药业@荣昌生物 等等都表现不错,给市场以更好的期待。

全部讨论

肯定是金斯瑞噻,站在基因细胞疗法的制高点,基因合成、科研仪器耗材、质粒、慢病毒载体全产业链布局,随便一个环节做好了,都值现在的价格。
子公司传奇做出历史上最好的抗癌药物,全球上市,成本都花了30亿美元。美股学霸都把答案给出来了,120亿美金,未来200-300亿美金不是梦,现在免费让你抄作业。
足够的安全边际,买再多都不怕,我觉得不敢买金斯瑞的人,基本可以注销账户了。

2023-07-11 14:41

$百济神州(06160)$ 纯属个人看法:谈天说地,看好百济神州。
在创新药三个“10”的说法下,融资渠道和研究项目的潜力最重要,百济神州近5年亏400多亿,多地上市,让我看到了它搞钱的本事。
另,以下内容来自财经媒体:临床前研究项目超过50个,其中约一半有潜力成为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项目。按发病率计,百济神州商业化产品和在研管线已涵盖全球80%的癌症种类。
当然,优秀的产品管线、优秀的现金流、优秀的盈利能力也许是医药创新企业的“不可能三角”;“高收益、低风险、流动性”也是投资的“不可能三角”。

2023-07-11 13:53

生物科技行业成功的投资,往往核心因素不一定在投的时候,就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只能靠后续不断验证的数据来推断是不是符合预期,甚至是超出预期。诺辉是非常典型这样的发展路径,刚刚公布了半年报盈喜公告,数据很亮眼。而在开始上市的时候讲早筛的故事,很多投资人估计都不信的,虽然有海外成功的例子作为参考,但是中美的商业化逻辑完全不一样,美国主要是商保买单,国内早筛没有医保买单的先例,似乎也没看到进入医保的条件,所有$诺辉健康(06606)$ 是不是能够讲好早筛的故事,我是有疑惑的。
但是后来诺辉独创了一个路径“临床端+消费端”结合的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用严肃医疗的产品去做消费品的逻辑,让不去医院的群体买单。这下大家又有疑惑:有没有人愿意买单?愿意买单的人又有多少,天花板够不够高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哈哈。
不过这几年诺辉的财务数据,不仅证实了早筛商业模型在国内的可行性,也证实了其“临床端+消费端”路径的可行性以及高壁垒性。今年上半年诺辉8亿营收,全年有可能冲击20亿,持续多年的高增速,距离盈利节点越来越近,商业逻辑也越来越顺畅。

2023-07-12 09:35

之前认为在国内不可能出现早筛行业的商业形态,因为国内不管是健康意识,还是支付能力都是远远不够。但诺辉的商业化尝试居然做到了
从看似不可能的市场中杀出了血路,诺辉把上市的三款早筛产品都卖成了爆款,验证了其商业逻辑拥有诸多成功的潜质。临床端的的逻辑得到持续验证。常卫清的的上半年收入超过4个亿,超过一半来自临床端,潜力开始逐步释放;C端的潜力也是被持续挖掘,幽幽管上半年2个亿的收入非常亮眼。让人窒息的是,诺辉还证明了成功的品类是可以持续复制,从常卫清、噗噗管、幽幽管,基本是商业化即爆款。虽然距离盈利还有一小段距离,但多个逻辑的自洽,以及收入的高增长趋势让人难以辩驳。
$诺辉健康(06606)$

2023-07-11 22:15

恒瑞还是最钟爱的那个,自主研发,从仿制药转型成创新药的龙头企业,这种内生性的驱动力有别于其他公司,盈利稳定,并且产品持续放量,后续产品稳步审批中,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的创造利润。

2023-07-11 13:43

行情忽高忽低,真的有点拿捏不准了,但是有研究过楼主说的$百济神州(06160)$ $复宏汉霖(02696)$ $诺辉健康(06606)$ 有点真实力。

2023-07-11 09:45

基于自身的深度和积累,少部分国内生物科技公司的确体现了巨大能量。你说的百济神州、复宏汉霖、诺辉健康这三家公司几年的财务数据,是打消了市场的大部分质疑。
百济神州的财务数据,论证了它“头铁”出海的爆发力,泽布替尼今年一季度在海外就快卖了10个亿,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但肯定后有来者。
复宏汉霖有意思,已经出了业绩预告,上半年盈利了,是除了康希诺之外,首个正儿八经靠卖药盈利的,依靠类似药走出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说明了选择与努力一样重要的道理。
诺辉健康更让人刮目相看,在大家所谓的国内没有创新支付环境的情况下,硬生生的在早筛市场淌出了一条路,并且爆发力非常惊人,2021年收入2.13亿,2022年7.65亿,今年上半年收入至少8亿,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公司的出现,是非常有意义的,除了论证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外,也会对整个行业起到振奋作用。现在的生物科技行业,需要这些标杆。
$诺辉健康(06606)$

2023-07-11 21:19

创新药投资,确实很难,特别考验专业知识,而这几年的发展,也确实跑出了一些企业,比如不走寻常路的康方生物,专注一心的传奇生物,创新宠儿的百济神州,成功上岸的信达生物等。
但这行搞懂确实很难,我觉得求个平均赢也不错,买点港股创新药etf,或者几个已经跑出来的创新药都平均买点,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2023-07-11 10:39

商业归根到底是靠长期盈利目标让人信服。个人看好两家公司,传奇生物和诺辉健康,两家公司这两年都是把我“折服”了。
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竞争力不过多讨论,核心是看销售给不给力。最开始可能谁都不信,传奇生物会成为biotech市值一哥。传奇海外权益给了强生堪称神来之笔,不仅解决了出海的问题,并且收入是55分成,这意味着传奇的海外收入会非常可观,去年全年1亿美金收入,今年一季度4000万美金。虽然去年还亏近5个亿美金,但看CAR-T疗法放量趋势,公司应该可以快速实现盈利,然后保持下去。
诺辉健康大家开始其实很多人不太明白,早筛商业逻辑是不是成立。但是这几年诺辉的财务数据,让我经历了“可能成立——接近成立——已经成立”这样的变化。去年的收入表现是接近成立,全年7个亿营收,毛利6.5个亿,营销费用5.5个亿,说明公司未来是有可能通过更大规模的收入,完全覆盖掉各项项费用走向盈利。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则是让我确信成立,因为上半年营收8亿左右,规模化效应进一步体现,毛利率可能达到94%,对应7亿左右的毛利润。这个业绩,超出所有人的预期,我估计也包括企业自己的预期。
$诺辉健康(06606)$ $传奇生物(LE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