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BLUE ORCA对新秀丽的做空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3


港股新秀丽今天遭BLUE ORCA做空,跌幅超过10%,盘中紧急停牌!找来报告粗略读了一遍,分享一下其中的要点以及我的理解。

说明:做空报告原文可在BLUE ORCA官方网站下载。本人在下面的解读肯定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请以原文为准。

1. 收购Tumi的交易中,夸大了贸易应付及其他应付账款

Tumi过往的应付账款一般都在不到40m US$,即便加上Accrued expenses 38m,合计也不到80m,但在收购报告中被评估为$139 million,增加了近60m(增加75%),BLUE ORCA于是认为新秀丽的管理层故意做高应付账款,从而成为费用蓄水池,用来减少后期的利润表的费用项目,做高利润率。

本人解读:注意到,新秀丽不光是做高了应付账款,收购评估中也做高了总资产,特别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从273m增加至987m,增加了大概714m,而递延税负债也从43m增加至370,增加了330m左右。以上项目合计净增加:714+330+60=1104m,其中评估增值大约370m,其余被确认为商誉,实际确认商誉金额944m。BLUE ORCA攻击公司评估的应付账款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增幅(增加75%),因为应付账款都是一些实打实的票据、贸易帐等等,认为留给管理层自由评估的因素并不多。这个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也许还有什么表外负债或者其他负债原来Tumi认为不用并表,而新秀丽收购的时候认为应该并表?对于这个攻击,我只能说有情可原,但在这个地方做假账的可能性不太大。并且为什么就盯着应付账款增加的这60m,而无形资产增加达到近1000m怎么不去说呢?作为看不到明细账目的外人,不能乱猜。

简评:我觉得这个质疑只算说存在可能,但证据很弱。可能是我的财务水平不够,没能理解透BLUE ORCA的逻辑?希望有高水平的人出来点评一下。@岁寒知松柏

2. 收购Tumi亚洲分销商,做低存货价值

BLUE ORCA认为新秀丽在收购Tumi亚洲分销商的过程中,做低了被收购过来的存货的价值,而做高了无形资产(主要是客户关系)的价值,目的是提高收购以后的销售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数据,使得数字更好看。

BLUE ORCA主要依据Tumi在亚洲各国的销售比例,推算出被收购的分销商应该占Tumi亚洲销售额的69%,再扣除电商销售5%,这些经销商半年的进货额应该在40m US$,而其存货周期正常情况也就是6个月左右,那么其存货价值也应该是40m US$,但在收购报告中评估存货价值只有9m,被低估了70-80%!

我觉得这个质疑逻辑成立,但是数据上可能容易出现误差,比如经销商这段时间会不会库存偏低?被收购的经销商是否只是一部分经销商?等等。不过,BLUE ORCA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比较有力的证据,证明新秀丽在收购中存在做低存货的作风:根据新秀丽在英国的信息披露,新秀丽英国的子公司,在2015年收购Rolling Luggage的时候,曾将2百万英镑的存货,计提减值,按照1百万英镑入账。

简评:我觉得这个质疑较有可能成立,证据力较强。

前两项指控都是关于收购会计的指控,本质上会计记账方法并不影响公司的价值,但是可能会影响投资人对公司经营趋势的判断。比如将销售成本做低,可以暂时做高公司的利润,这些利润实际上是通过收购会计的手段,转入了无形资产、商誉之中,长远来看必然通过无形资产和商誉的摊销来抵消掉利润,本质上是将眼前的成本转变成为了未来的摊销费用,起到了延迟确认成本和费用的作用,导致投资人高估公司当前的盈利能力注意到新秀丽截至2017年底无形资产和商誉合计3136m,这是每年利润的10倍!净资产的1.7倍!净资产只有1832m,这要是做资产减值,净资产分分钟变负值,的确是个潜在的巨雷。真这么减值能把公司减光,但这有点不符合常识啊,新秀丽照说是个不错的生意,东西不错,大家都看得到,难道还不能赚钱么? 答案也许是:能赚钱,但是被人偷了?BLUE ORCA后面的报告中就有这方面的着笔。此外,现在能赚钱不代表以后也能赚钱,如果BLUE ORCA的这些质疑都是准确的,那只能说明新秀丽看起来还算稳定的盈利能力,其实并不像看起来的那样稳定,而是在快速下滑。

3. 存货估值越来越高

2011-2017年,存货中按照市场价值评估的比例从22%提升至42%,这意味着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由于毛利率在50%多一点,100万元的销售额,50万元的成本,其中每年有1.5万元的存货由市场价格改为成本价出货,最多则可以贡献毛利润大约0.75万元,也就是提升毛利率0.75%,净利润率也提升0.75%,由于新秀丽净利润率比较低,只有7-8%左右,所以这相当于每年的净利润都被夸大了最多达10%!如果2018年一次性将20%的存货改为成本法记账,将市价法比率恢复至2011年的22%,则一次性减少的净利润大约为全年净利润的60%,即:10%*6=60%,或者:20%*50%*(50%/8%)=62.5%。当然这是最大可能的影响,因为成本计价的存货和市价法计价的存货之间,是否真的会有高达50%的毛利差还存在不确定。如果二者之间的价差没有这么大,那么影响也会相应减小。

简评:这一项指控还是比较严重的!不过这些记账方法都是年报中已经披露了的,不算造假。但从利润影响程度来看,似乎这一项是最值得重点关注的?

4. CEO简历造假

CEO在多个场合(包括投资者会议、之前在美国上市的时候SEC披露)注明是博士,但BLUE ORCA通过调查获知,他虽然曾经在Union Institute and University in Cincinnati读过书,但并未获得博士学位!不过我注意到新秀丽年报中,CEO Mr. Ramesh Dungarmal Tainwala的简历中并未提到他获得博世学位,只提到了获得印度的管理硕士学位。所以,造假没有呢,似乎过去糊弄过,但至少在港股年报的正是披露中,并未造假。

简评:这项指控很不光彩,证据力强,但可能是过去时?欺骗港股投资者的行为不明显。

5. 关联公司存在重大审计问题的嫌疑

关联公司Samsonite South Asia由新秀丽和CEO分别持股60%和40%,除发生关联交易外,奇怪的地方时,新秀丽一直由KPMG审计,此关联公司2015年也由KPMG的当地下属公司审计,但是2016年却突然改为一家当地的其他小审计师负责审计,并且一年后,再次换了一家更不知名的小审计师。

新秀丽2017年关联买卖交易金额22m US$,主要是向CEO家族控制的关联公司Abhishri采购行李箱产品,以及向其控制的Bagzone出售产品。关联交易金额看起来不大,但新秀丽利润率不高,一年扣非净利润也就250m左右,如果真转移利润还是会有较大影响的。

BLUE ORCA还发现CEO还有一些其他关联交易未披露。证据是这些公司有员工email登记的是@samsonite邮箱,但公司却是由CEO家族成员注册的。

简评:这个质疑逻辑合理,证据力较强。

6. 其他问题

2016年和2017年年报的审计报告中都有一句话类似:We tested a sample of manual journal entries recorded to revenue during the month ended December 31, 2017,BLUE ORCA认为这么大的公司居然还手工做账?除非是做假账,为什么要手工做?

新秀丽,看起来在一个不错的行业里,但是过去一些年,硬是做不出利润来?这是我不太明白的一点。

@管我财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新秀丽(01910)$

全部讨论

2018-07-29 11:15

做空报告花费这么多人力,物力为什么不利用它赚钱的,请联系17512061647

2018-05-24 18:40

商誉不摊销,只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