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第一位原理(二)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直接说结论,值得长期投资的股票判定的第一性原理就是 判断公司是否能持续盈利!

先来举个例子,有个老板花了100万元开了一家饭店,饭店经营了5年,饭店从开办以来就每年盈亏平衡,不赚不赔,现在老板有其他的计划了,考虑把饭店按原价100万卖给你,你愿意接手不?

肯定不愿意啊,拿着100万买个银行理财或者国债不香吗,每年妥妥的4万块利息到手。

除非这家饭店,每年能给带来超过银行理财的收益,才会吸引别人买入。所以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大约是4%,那么饭店每年的盈利至少要达到4万,才可能吸引人买入。

换一种思维来看,如果饭店每年的净收入是2万元,那么多少钱买入这家饭店才划算呢,如果要同样的达到4个点的收益,那么就是2/(4%)=50,50万元买入这家饭店才是合理的。

如果这家饭店每年盈利是8万元呢?你愿意花多少钱买入呢,8/(4%)=200万元,这个时候显得很惊讶,它竟然值200万元

这个例子里面已经把许多的场景信息给简化了,比如饭店是否会折旧、每年饭店是否会分红、净利润是否会用作购置新的资产等等。先不要纠结这些细节,关注这个思考方式。

其实这个例子就是股票里面的真实交易场景,收购这家饭店的总价其实就是股票市值。也就是说 市值 = 每年净利润 / (投资收益率)。换算成股票价格的话,就是

每股价格 = 每股每年净利润 / (投资收益率)。

这个其实就是P(股票价格)= E(每股净利润) * PE。PE就是投资收益率的倒数,如果股票价格的是100元,而这个股票每股利润是4元,那么PE就是25,就意味着这家公司每年能给股票的持有者带来4%的利润。

所以企业是否盈利才是股票是否可以买入的第一性原理,如果一家企业不赚钱,那么他就毫无价值。

接受这个思维了之后,后面再去进阶就容易得多了,所以的分析公司的财务,最后都是为了确定企业是否能否持续的盈利,比如企业的利润是否靠主营业的收入来的而不是卖房子、卖地。是否产生的利润已经拿到了真实的现金收入而不是应收账款、每年的利润是否在增长。

利润持续增长的企业价值有多大呢?2007年是中国股市最疯狂的时候,迄今各大各大指数也没有越过这座高峰,但是优质的企业,即便买在了山顶,估值达到了100,到现在依然可以获得很好的回报,但是如果利润不增长甚至开始下降,那么较高的估值买入就会预示着未来大概率的亏损了。

所以判定一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就是看它背后的企业是否能够稳定的盈利。这么个很简单的生活道理,但是放在股市里面,很多人都忘记了,都在追涨杀跌,丝毫不顾及买入的是什么公司,只关心股票价格的涨跌,股票价格短期是投票机,长期却是称重机。

投资股票就是买入一门生意,只不过不是自己做,而是让别人来帮我们做。道理越简单,但是从心里面相信它却很难。但是不管你懂不懂,市场会不断的对你考试,每考试一次不通过,就要多交一次学费,而且学费是按比例来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