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投资福尔莫斯 投资杂感(四)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7

 

投资的“宿命”——投资需要哪些能力?

    从1994年年初入股市至今,投资让人着迷,引人入胜。就像在当年学习研究物理世界里对自然界神奇的内在简单法则决定缤纷世界的现象一样,看似杂乱无章的市场却是由表面看起来毫无关联的最基本的东西决定,这种久违的体会不能不让人对市场敬畏。如果说这是“科学”的成分,那么投资显然还需要另外的东西,那就是对世界综合的或更高的认识观——艺术性的成分。在我看来,好的投资人至少需要两点:与众不同的正常思维习惯。在市场下跌时,人的天性中恐惧、怀疑的一面会像洪水决堤一样涌出,而在大幅上涨时想象力膨胀而忘乎所以的预期也会像闷在心里的话不得不说一样的冲动起来。在大幅波动的市场中始终保持正常的思考,是一种人性中最难得的习惯之一。但是,习惯实际上是天性,是难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反思等改变的。一个人长期看只要不犯大错就基本上是个成功的投资人了,而“不犯大错”,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出众的习惯。从我个人来看,一个人只要他犯过致命性的投资大错,我很难相信他以后能“变”成一个好的投资人。对未来格局演变的出众认识。仅仅不犯大错,可以基本做到成功,但想做到卓越还不够。对投资的对象未来的格局演变有合理的“预期”则是另有一个几乎“困难无比”的要求。这种能力也有两个方面:一,通过具体领域里理性的总结或理论的学习找到“预期”企业未来格局演变的能力;二、以对人类行为的领悟——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企业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期。如果前者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那么后者更像是“命中注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不是通过具体的学习能模仿的,只能是自己长期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行为方式的体现。很多大投资家都强调,要从哲学、历史中去学习,而不是仅从商学院中去学投资,我想正是这个意思。    这样说,并非是单纯的“宿命”论,而是说投资之道其实也是“功夫在诗外”,既要有商学院里的基本知识,更要靠自身长期的人生修炼、对世界对社会认识的感悟。而投资的结果,也许才是这种努力结果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