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还是悲观?2024年体感经济形势展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体感经济,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的真实感受,而不是某些经济数据,核心是钱更好赚还是更难赚了,收入是高了还是低了,日子过得更好了,还是更窘迫了,对未来是更有信心了还是更没信心了。

先说结论——悲观,不认可的可以划走了。虽然人们态度上应该乐观,但客观的结论还是比较悲观,且听我慢慢道来。

1、房地产和基建仍将持续萎缩。

房地产和基建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经济支柱,相关产业链占经济比重曾经超过30%,目前也有20%左右。

房地产开销售额持续减少,今年11.66万亿,下降10%,虽然相对高峰18万亿已经跌去40%,但仍不能企稳,因为之前的开发量已经过剩。

房价持续回落,这个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但个人更倾向于房价持续下跌。原因嘛,还是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太高了,城市化也接近尾声,人口已经开始减少,原因太多了,就不展开分析了。

基建特别是地方基建持续萎缩。地方债的问题只能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地方政府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继续砸基建了,不用赘述。

2、互联网经济持续冲击实体经济。

互联网经济到头了吗?显然没有。

目前互联网经济的风口是直播带货,仍将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相比实体店的缺点是与人的距离远,是冷冰冰的,所以实体店始终有他的存在意义,但直播带货进一步消弭了实体店仅剩的优势,放大了网络的优势。

一个直播店的销量相当于1万甚至是十万个实体店。所以实体经济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3、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

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的应用,正在快速的取代白领的工作岗位,这将造成大量年轻人的失业,如:编辑,翻译,客服,码农,甚至是医生,律师,金融分析师等等,大都是相对高薪的行业。

就像当年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作坊一样,终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福利,但首先带来的却是大量失业的阵痛。

4、康波周期。康波周期从萧条进入了衰退,世界大的经济环境不好,对国内也会带来重大不利影响,毕竟我们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5、大的经济管理能力不足。

这一点就不展开讲了,展开讲文章就发不出去了。就举一个例子,我们宣布经济增速5.2%的当天,股市暴跌。

其实核心内容总结起来就两点:

1、新经济增量不足,老经济又在萎缩。

增量部分无非是汽车,新能源,科技产品等等。其规模不够大,几千万到一亿人口的国家可以,中国14亿人的经济体不可能只靠汽车业就向前发展。而真正的高科技我国在目前是不具备强的竞争实力的,比如芯片,比如航空发动机。

2、分配体系出了问题。

看老百姓存款数据。13亿老百姓的存款量只占到总存款量的10%左右,财富分配严重不均衡,而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不会产生多么大的消费的。

健康、养老、孩子、房贷、股市,甚至高油价,高税收等支出还在持续让老百姓失血。前提是楼市前些年还是老百姓财富增加的手段,现在也变成财富缩水的无底洞。(从生育率也能看出问题)

缺少百姓财富保障体系。一是杀富体制,指的是对财富存量收税的制度,例如投资收益税、遗产税,资产外流税等等,只能说富人的钱来的太容易了。二是济贫体制,核心是缺少真正的工会体系。这一点就不展开讲了,你懂的。结果的区别就像故事里讲的,某地发现了金矿,最后这个地方发展成一个城镇还是只留下一个矿坑。

虽然有很多有利因素,如我们的人均GDP还不算高,我们的老百姓很聪明很勤奋,我们的受教育程度还在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持续快速提高等等,但不足以弥补不利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2024年GDP还能一如既往维持5%以上的增长,但作为老百姓的我们的感觉可能并不会像数据那样美好。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全部讨论

写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