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增还是递减——再谈茅台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0喜欢:10

2023年贵州茅台已经放出了年度业绩预告,同比增长17%,市盈率已不足30倍,这种情况下,贵州茅台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篇文章我们按照价值理论进行分析,看看有什么结论。

角度一

首先从2024年开始茅台出厂价从969提升到1169,提价幅度超过20%。其实在2023年出厂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业绩也实现了17%的增长,是销量增长所致。所以保守估计2024年业绩至少还能增长20%。

另外,茅台53度飞天市场真实的终端零售价格在2700元/瓶,所以以目前零售价格为基础,其理论出厂提价极限应在2000元/瓶左右,按照每两年提价一次,每次提价20%,达到极限大约还需要6年。如果销量不变,按照目前股价,届时市盈率大约在15倍以内,甚至是12倍左右,对于一个历史和未来一段时间盈利稳定增长的企业,且在A股上市的公司来讲,确实不算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目前的股价是有支撑的。

角度二

如果我们把出厂价格先提至2000元/瓶,这样折算利润增加一倍多之后,市盈率大约12-15倍左右,这个市盈率是否合理,只需要分析后续茅台酒的价格和销量,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1、价格。

茅台飞天53度的价格从2020年涨到3000元后,已经进入了漫漫熊途,从3000到2800,再到2750,三年多的时间,价格回到2700左右,至今不见抬头,未来会不会重回上涨之路?个人其实并不乐观。

首先、茅台作为投资品,已经几年没有涨价,投资回报为负,投资者信心已经松动,以前人为堪比黄金,现在看远不及黄金。

其次、茅台作为收藏品,其年产量接近1亿瓶,且产量还在快速增长,完全不能称为稀有,所以收藏价值不大(即便年份增长可能会更好喝)。且开瓶率极低,收藏量巨大,可能成为价格的定时炸弹。

第三、茅台作为消费品,会不会随着CPI或者货币超发而提价?结论是并不会,因为茅台并不是粮食之类的廉价大宗物资,且产量也不是基本稳定不变(粮食之类的量很稳定,价才可能提)。

2、销量。

一是全国白酒销量从2016年左右的1300多万吨,降至2023年的400多万吨,已经是膝盖斩了,你说对高端白酒没有任何影响,我是不信的。以上数据说明:不但原有酒友喝白酒少了,而且年轻人几乎不喝白酒了,出现了断代,一旦出现断代,后续市场将持续萎缩,可能会无限接近于零,想想还是很可怕的。所以结论是:茅台想培养年轻人成为固定酒友,不太可能。

二是之前文章分析茅台酒的消费主体是谁?你会说是有钱人,对,但不准确,因为并不是所有有钱人都喝白酒、喝茅台

其实白酒消费主体是工程相关行业,这个工程指两个方面:房地产和基建,工程相关行业是白酒的主要消费群体,白酒基数高自然茅台消费量就高。高科技企业再有钱也不会大量消费茅台,因为基本都不喝酒。这两年白酒消费严重下滑,其原因也是房地产和基建行业衰退造成的。但为什么茅台不受影响?是不是茅台主要消费群体并不是工程相关行业?是不是分析有偏差,并不是。那是因为基建行业中有一块是没有出现下滑的。那就是国家基建行业,也就是依托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基建项目,因为国家财政支出没有减少,甚至还在增长,而这类项目大都投资巨大,利润率相对很高,利润高自然有钱消费茅台。

但国家基建行业接下来还能像前两年那样滋润吗?显然不能,首先是大的经济环境不好,税收增长是有难度的。另外地方债务危机迫在眉睫,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会逐年加大,导致基建开支捉襟见肘,必受不利影响,那个时候就应该是茅台销量下滑的时候了。

综上分析,按照价值投资规律,从5年以上的长期看,一个长期营收和利润递减的公司,估值15倍的话,还是有些贵了。(并不意味这股价一定大幅快速下滑,但长期持有大概率是不赚钱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全部讨论

著名作家吴晓波刚刚出了一本茅台传,在《茅台传》序言中写道,我写《茅台传》,只为了回答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地球上最普通的物质,能酿造出最复杂、醇厚的酒,并且成就全球市值最高的酒企和中国A股市值最高的制造企业?……
🙏🙏有人妄言茅台不行了,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了,业绩成长停滞不前了,年轻人不喝白酒了,社会消费也萎缩了……
🙏🙏如果你读读此书或者只须读个梗概,可能就会让你的思维会豁然开朗,会一扫你的鼠目寸光。
👍👍认知决定眼光,格局决定财富。

01-09 17:12

按照你这种严苛的分析方法,还是没有哪一家公司比茅台好

01-10 09:46

分析的还是有些道理

男人一般要过四十岁,才能感受到茅台的好。

果然是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