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模式和董宇辉模式之分析比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目前传统电商式微,直播带货发展的如火如荼,本质是直播电商模式对货架电商模式的优势和取代。

经过几年的发展,直播电商的模式又出现了分化,可称为李佳琦模式和董宇辉模式。

李佳琦模式具体是什么?可简称为成本与规模优势。

开始通过低价快速吸引粉丝,粉丝数量增加导致销量增加,销量增加又导致更低的进货价,这有两个具体因素能降低进货价:一是销量增加引起产量增加,产量增加摊薄固定成本(研发、设计、管理、厂房、广告等),导致生产成本降低;二是销量增加使李佳琦的销量占生产厂家全部销量的比重增加,甚至能决定一家企业的生死,而李佳琦卖谁的产品都一样,所以规模的增大增加了李佳琦的价格谈判筹码,得到的进货价格更低。这样反复加强,最终形成网络效应:你如果是生产厂家找李佳琦带货会带来最高的整体利润,你如果是消费者在李佳琦这能拿到全网最低价的商品,所以大家都不得不去找李佳琦,甚至可能在细分行业形成垄断之势。

董宇辉模式是什么?可总结为高附加值模式。

东方甄选的毛利超过43%,仅仅是一家经销商,这样的毛利简直不能再高(普通经销商能有20%的毛利已经非常好了,还是线下模式,线上模式由于成本低,毛利更低)。奇特之处就在于价格奇高,销量还非常好,年销量达到50亿级别。原因就在于董宇辉提供了商品之外的高附加值,这个附加值包括情绪价值、鸡汤价值、文学价值等,这几种价值跟商品没有直接关系,但给人以美好的感觉,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就有很多消费者为他的高价商品埋单。

下面分析一下这两种模式的优劣及发展前景。(注意这里并不是讲李佳琦和董宇辉个人或者公司层面的比较,而是两种模式的比较)

李佳琦模式是商业活动中的普遍通用模式。他为生产厂家和消费者带来了最大效益,可以说是在同等商品供应(品质和数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节约了社会资源,生产厂家最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消费者最大程度节约了钱,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这种模式成功的企业也非常多,例如:沃尔玛,可谓把成本和规模做到了极致。这种模式可以大鱼吃小鱼,强者恒强(只要不犯战略错误),长期看更有希望走到终点。

相比之下,董宇辉模式只是在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首先虽然他的文学造诣可以带来高价值,但这个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贬值的,原因一:毕竟小作文再美,听多了也就没有新鲜感了,即便他的水平还在提升,但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的更快(需求提升更快,快到难以满足)。原因二:看到了文学带货的价值之后,可能很快将有第二个董宇辉出现,类似的造星计划出台(就像现在的偶像天团练习生的培养),组织一个团队写小作文,同时招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背出来,这个模式就可以复制了,这样的附加值供应多了(物以稀为贵),竞争加剧,价值也就变低了(虽然现在还没出现,但不保证以后不会出现,毕竟这样做利润丰厚)。

在附加值降低之后,短期内让董宇辉学习新的有价值的销售技能也几乎不可能,或者说他的特长就只有文学造诣,你让他表演武术(假设表演武术能卖货的话),估计这辈子都没戏了,这同样需要天赋和几十年的修炼。即便又找到一个武术非常非常厉害的人带货,过一段时间,人们再次审美疲劳怎么办?所以这个模式形式无论如何变幻,终究都难以长期持续。高附加值失去后,想继续发展就不得不回到规模和成本路线,这正说明李佳琦模式的优势。

李佳琦模式更有优势一个证据就是:京东在与拼多多的竞争中明显优势不再。京东就属于高附加值模式,送货快,质量和服务好,价格高,而拼多多就一点——便宜。目前京东的高附加值贬值了,一个原因是各大电商的速度、信誉和质量都上来了,抵消了京东的部分优势,另外一个是快一点慢一点对于消费者来讲意义减小了,如果想到货早,早一天下单不就完了?在商品品质大体相当的前提下,人们还是更关注成本。

综合下来,李佳琦模式从商业的本质角度去分析,生命力更加强大,事实也证明李佳琦几次带货翻车事件,仍然没有动摇其老大的地位,而东方甄选只是一个小作文风波,股价就掉了近百亿,且在小作文事件前股价已经跌跌不休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