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5喜欢:1
平安银行的三条出路
1. 由汇丰银行进行收购,纳入汇丰的版图,成为一个彻底的、真正的外资银行。A股的外资股,比如重庆啤酒等都不错,重视股东回报,也遵纪守法。中国平安目前是汇丰的第一大股东,占比8.66%;第二大股东是黑石,占比8.19%。 如果把中国平安平安银行52%的股权转化为汇丰控股的股权,不仅可以巩固和扩大中国平安在汇丰控股的地位,也可以引进汇丰银行的专业人才、管理技能和全球化视野;同时也可兑现中国入世的承诺,体现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姿态。
2. 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大股东的实力决定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如果不能由汇丰收购,那么可以引进深圳市政府国资加入,或者中国平安直接返售给深圳市政府。2009年200多亿的收购价,按照目前股本和净资产比例1000亿卖给国资,14年时间赚个3-4倍,也说得过去了。银行和保险、资管的协同作用体现不出来,把银行留在手里太浪费了。虽然深圳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前沿,但形势比人强,该认也得认,重新改回国资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深圳政府缺少这样一个金融牌照和金融机构。回头路,该走也得走。
3. 内生发展,脱胎换骨。 这里有两点需要马明哲先生注意,第一,经营思路上要从规模银行转变为价值银行,认真回报股东和客户。传统粗放的银行模式,不可能再继续给股东创造价值。看一看麦肯锡对中国40家主要银行历年的评级,无论RAROC还是EVA,平安银行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要注重短期的资产规模和回报,要进行必要的风险调整,才是真正的回报。第二,选人务必要慎之又慎,不能以个人好恶和所谓背景关系来决定重要岗位的人选。2012年马总从民生银行挖来的高管,沿袭了民生的假大空冲规模战法,把平安银行祸害够呛,务必引以为戒。当下国有大行盲目冲规模,别看当期收益有一点亮点,苦日子还在后头。平银认识到了这一点,算是正确的选择。
结论:在银行板块中,平安银行是弹性最大、选择可能最多的银行,大概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全部讨论

2023-12-12 18:33

还把外资当块宝啊,外资行在内地都干不下去了没看见么,而且$汇丰控股(00005)$ 出卖中国的事情你是假装不知道的吧。

2023-12-12 17:57

也是搞笑,光想着怎么动作拉升股价,然后好解套跑路。大股东没好处的事情会干?好不容易培育这么多年的银行业,怎么可能放手,别yy.q,有时间赶紧割肉买招商

2023-12-12 20:36

还迷信鸦片贩子银行啊!想卖还是卖你自己容易点

2023-12-12 17:38

重组或者换大股东是平安银行后面跨越发展的唯一选择。还在搞传统规模,开门店那样的套路是没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