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汇总:嘉实、华夏、兴全基金等229家明星机构调研工业富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工业富联

重点机构: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中欧基金、易方达基金、泓德基金

调研摘要:

问:请问公司2023年、2024年Q1利润贡献点主要有哪些?您对2024年获利成长有什么样的预期及展望?

答:2023年以来,尽管外部环境充满挑战与不确定性,公司还是把握住了行业机遇,财务及营运表现稳健向上。公司2023年全年、2024年第一季度都实现了三率三升,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创上市新高、净资产持续提高。主要动能来自于AI产业蓬勃发展,带动AI服务器需求大幅提升,AI在云计算占比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以最新第一季表现来看,云计算业务已经占整体收入近五成,创下单季新高。AI服务器占板块整体收入近四成,收入同比增长近两倍,环比呈近双位数比率增长。生成式AI服务器同比增加近三倍,环比亦呈双位数比率增长。通用服务器较去年同期实现双位数比率增长,同时实现个位数比率环比增长。同时,网通产品中如交换机路由器成长显著,预计2024年这部分业务也将在AI的带动下持续成长。

问:2023年以来,AI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带来显著的成长机遇,我们从财报上看到AI的贡献也答:在持续增长,想请问AI贡献在24年能达到什么水平,以及如何实现?

2023年公司AI相关业务体量接近600亿元,约占云计算总收入30%,高于2022年20%水平。2024年预计AI贡献占公司云计算总收入40%,AI服务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

公司将继续推动AI生态系统的发展及应用,完善全球产能布局,积极加大研发投入,更好地满足客户在新产品开发、快速量产、全球交付等方面的需求。继续专注于AI产业价值链上游的GPU模组、基板及后端AI服务器设计与系统集成等业务,充分利用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及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2024年,我们会携手客户,共同推出新一代生成式服务器,当前已有新产品的订单能见度,敬请期待。

问:怎么看当前公司在AI服务器领域的行业地位?在当前行业竞争格局比较激烈的情况下,答:您认为公司突出优势是什么?

谈到核心竞争能力,公司当前已经覆盖AI全产业链,包括价值链上游的GPU模组、基板及后端AI服务器设计与系统集成等业务,是行业内少有的可以提供从模组、基板、服务器、高速交换机、液冷系统、整机到数据中心的全供应链服务的厂商。

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以及全球重要据点的生产基地,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也可以让我们在整个AI产业链中占据更为主导的地位,相信未来可以使得我们在行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券商研报:

冠盛股份

重点机构:

兴全基金:夏斯亭、厉之千

中欧基金:李波

富国基金:杨栋、毕天宇、孙柏蔚、冯升

泓德基金:于浩成

华夏基金:柯若凡、季新星

汇添富基金:董霄

嘉实基金:刘帅、李昂、杨骏骋、刘岚、李广胜

交银施罗德基金:高王峰

景顺长城:孟棋、张明

调研摘要:

问题一:首先想跟公司了解一下,2023年收入分地区来看我们北美增速比较快,南美增速比较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2023年,南美市场呈现大致约为36%的负增长,这主要源于南美汽车保有量较高的两个国家,巴西和阿根廷受地缘政治动荡的影响,两国经济陷入短暂停滞。因其市场基数较低,2024年南美可能是预期增速最高的区域市场。南美市场营收负增长仅为短暂现象,因为下游需求刚性的。另外由于外储不足导致的结算问题今年有望得到缓解,但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被推迟将产生一定潜在影响。另一方面,自去年三季度末开始,北美市场订单量呈现放量增长,并持续至今。我们认为这可能源于补库需求。此前北美地区迅速加息导致供应链中间环节不愿备货,从而使库存水平偏低。

问题二:关于贸易壁垒对汽车零部件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公司目前有什么感受吗?

答:政策端对新能源整车产业链的影响较大,但后市场影响较小,目前尚未看到政策调整。如果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导致全品类加征高额关税,我们已经做好应对准备。我们在马来西亚设立的供应链中心可以绕过美国关税壁垒,实现以马来西亚制造出口,避免对中国产品的高额关税。此外公司调价机制健全,我们与客户达成协议,当关税加征时会通过调价将部分成本转移给客户。

问题三:马来工厂的的产能建设情况如何?

答:马来工厂的产能非常灵活,当初主要是为了针对传动轴的关税应对准备,传动轴在北美的销售占比超过一半,目前该品类享有关税豁免待遇。当前我们尚未遭遇关税边际变化的影响,去年曾计划年底开始加征关税,但关税豁免期已延长至5月底,我们在此期间已做好相应准备。若关税政策在其他品类产生边际变化,我们将迅速响应终端市场的变动,并将部分加工工序转移到马来西亚完成,从而有效规避北美政策压力。

问题四:公司的分红政策是怎样的?

答:2023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公司将综合考虑实际经营情况和相关规则,综合评估选择合理的分红方案将一直秉承让股东增值的理念努力经营。

券商研报:

中控技术

重点机构:高毅资产、泓德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基金、汇添富基金

调研摘要:

问:2023年度公司仪表仪器板块收入快速增长,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业务情况?

答:仪器仪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但目前国产化率仍有提升空间,部分高端产品对外依赖程度仍较高,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步伐加快,中控技术致力于攻克仪器仪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中控技术仪器仪表业务板块涵盖多个产品线,2023年公司仪器仪表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同比增长80.27%,控制系统+仪表实现营业收入16.95亿,同比增长25.62%。

2023年,公司完成了对荷兰Hobré公司的收购,并获得在中国市场的首个高端分析仪订单突破,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高端仪器仪表领域的产品谱系,推动了该项业务营收增长。未来,公司将加快提升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大国际化投入,不断提升仪器仪表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问:2023年公司S2B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能否介绍一下该项业务服务模式?

答:S2B业务是中控技术打造的新型商业模式,2023年公司大力推广平台业务,构建行业生态圈,通过S2B平台推广第三方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8.97亿,同比增长117.07%。

公司S2B数智化服务平台基于1个智慧中枢(融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3种创新业务“数智商城”、“数智解决方案”、“数智服务”,为客户提供工业生产全生命周期工业品、技术与服务。2023年,公司全面升级“5S店+S2B平台”一站式工业服务新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数智供应链体系,从全国走向全球,为国内外客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实现降本增效。

问:公司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构建方面有怎样的进展?

答:公司迎着全球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及双碳战略的新发展机遇,积极构建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技术革新,深入参与全球先进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变革,重点耕耘“AI+数据”领域的产品及技术。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3年研发费用90,780.70万元,同比增长31.1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3%;研发人员2,219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4.28%,同比增加6.07%;累计拥有知识产权1299个,2023年新增202个。公司依托扎实的工业数据基础,在工业AI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打造了“1+2+N”智能工厂新架构,引领智能工厂建设的行业新标准;构建4大数据基座+1个智能引擎,助力流程工业企业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自主运行和卓越运营,实现“安全、质量、低碳、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