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药国内这么卷,国外却不卷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6回复:83喜欢:123

说说我的个人看法吧。3点造成的。

1:国内审批标准更松。

更宽松的审批造成药品上市成本变低。在海外一个药物成为标准疗法,后续的me too类药物必须头对头进行PK才能获批。这就导致临床难度极大的增加,时间也变长。最后me too研发成本高于首发FIC。高额的me too研发成本让很多企业放弃me too。另外很多三高类药物国外都必须做CVOT心血管事件获益临床。这种临床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临床时间少则3年,多则5年。成本非常恐怖,不是一般企业玩得起的。

我用糖尿病兼减肥药GLP1作为例子。目前卖的最好的市场领导者是司美格鲁肽还有新秀礼来的GLP1/GIP双靶点药物Tirzepatide。这2个药物现在卖的这么好,背后是超大规模临床竞争。司美格鲁肽上市的时候对手是礼来的度拉糖肽。诺和诺德为了抢占市场直接开了7~8个超大规模3期临床头对头度拉糖肽,不同剂量,不同病人,不同细分适应症全部头对头。获得效优以后开始大卖。后来礼来的Tirzepatide也是走同样的路子,开了N个和司美格鲁肽头对头的三期临床来证明自己的药物更优秀。所以在大卖的背后这2个药物的研发开支都是天文数字,几十亿美元。这种背景下新入者自然不多,知难而退。

2:国内卖药不规范。

国内大家都在超适应症卖药。而国外则严格按照适应症卖药。超适应症卖药进一步大幅度降低了me too的研发成本。因为企业只需要找到一个小的偏门适应症上市,比如PD1找霍奇金淋巴瘤上市,然后开始卖给大病种肺癌,胃癌,肝癌病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就有利可图,用很低的成本找一个小适应症上市药物,然后违规超适应症销售给更多的病人。再结合第一条审批更容易,导致大量企业扎堆做同样的靶点药物。反观看国外,一个PD1找小适应症上市那么也只能卖给这些少量的病人。想卖给肺癌患者?对不起,请和K药头对头做3期临床。耗时5~8年,成本超高还不一定能临床成功。。。企业又知难而退了。还有一点是医生用药问题,国外医药分离,医生主要根据指南推荐来开药,所以没有先发医生认知优势和指南推荐优势的me too很难说服大量医生使用。

3:2015~2020年资本疯狂涌入这个领域。

这段时候企业成立和融资都非常容易。进一步大幅度增加了供给。并且国内生理学基础研究薄弱,大家都做成熟靶点,自然非常拥挤。

整体来说最核心的是1和2点。药品上市难度低,me too成本低。卖药又能直接超适应症面向大市场。企业自然会卷。而在国外则反过来药品上市难,me too成本高,卖药严格按照适应症,自然供给就少了。实际上国外现在纯me too(立项就是me too)非常非常少。海外的“me too”其实是争夺首发FIC失败的产品。

精彩讨论

炒股几年没咋赚钱2023-10-18 15:48

我们医院靠中药,走医保的都不赚钱

张小丰2023-10-18 18:08

首先me better就不是卷。因为不是同质化产品,是更好的产品。 你指的“卷死腹中”正是我文章里面说的审批严格导致上市的药物不卷啊。一个绝大部分药品上市以后每年涨价一直涨到专利到期的市场怎么能叫卷呢。
另外你举的例子PD1,国外有很多PD1但其实每个PD1都是FIC适应症上市的。FIC并不是指同一个靶点的首发,也是指一个适应症的首发。具体来讲O药K药几乎是同时上市的,它们两个算FIC。然后T药是TNBC的FIC上市,I药是NSCLC3期病人的FIC,L药是CSCC的FIC。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FIC开始发展。主要份额也在先发优势适应症上。
另一个例子ADC热门靶点,也没卷啊,市场一直是更好的药物上市替代老一代产品。

张小丰2023-10-18 17:06

可以啊,但标准疗法不是一个药。大部分会有多个选择。 末线的定于就是“目前能用的都用了,还是没办法”既然已经属于无药可医的阶段,那么自然没有标准疗法

张小丰2023-10-18 23:07

国外卷的是抢FIC,国内卷是海量me too同质化竞争打价格战,国外的商业化不卷。

经常性悲观2023-10-18 17:09

国内的确是制度性内卷,各行各业都有这种倾向。表面上降低了门槛,增加了供给,实际上增加都是低效供给。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内卷,人均收入水平低。也许这种做法提高了就业率?

全部讨论

2023-10-18 15:48

我们医院靠中药,走医保的都不赚钱

国内的确是制度性内卷,各行各业都有这种倾向。表面上降低了门槛,增加了供给,实际上增加都是低效供给。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内卷,人均收入水平低。也许这种做法提高了就业率?

国外不卷?
是谁给你的假象?
仿制药企业根本就卷不进去

2023-10-18 15:51

粉丝之间比药企之间还要卷。。。
药企还能共存,粉丝就只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请问怎么才能进入标准疗法?传奇的BCMA二线、一线未来头对头成功能不能成为标准疗法!?末线呢,末线没有标准疗法吗?为啥末线传奇上市,但其他要不需和它头对头也上市了?

2023-10-18 15:58

其实从产业链上说,上边审批宽松,下边准入反而严格,使用反而无监管,顶多医保砍砍医院费用,也不会一个患者一个患者较真。导致了新药你也有覆盖和报销的效率问题,要等挂网,要等医保谈判,要等各省文件。也就是说me too出来,完全可以等谈判价格取胜。甚至直接去抢存量也没有问题。如果准入有效率,后期监管有效,me too的空间将大大缩小。其实监管可以参考健康商保,不符合就是不给报

2023-10-18 21:21

豪森的GLP-1降糖2019年进的医保,然后在GLP-1靶点减肥适应症去年火的时候,跟进慢,GLP1/GIP双靶点才刚到II期,国内糖尿病大药厂都这么慢的反应,所以,创新药在国内是真的慢,且不容易。就比如,键凯服务的国外重症肌无力即将上市,国外用MRNA技术路线,MRNA中的LNP专利2028年到期,且LNP专利只授权了Modena和BioNTech,国内MRNA只能干等专利到期。斯威号称自主的LNP专利,其控制人被限制高消费。

2023-10-18 15:59

如果不让这些me too上市,很多企业就活不了了

2023-10-18 15:47

请问,礼来的Tirzepatide比司美格鲁肽优,后者为什么还在大卖而不是淘汰后者?

2023-10-18 17:08

核心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同虚设,一家成功了,挖几个人微改分子式就搞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