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的请注意:风险等级发生调整,“最坏情况下可能失去全部本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原油宝这只蝴蝶煽动的翅膀,还在继续影响市场。这几天有朋友跟我说,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竟然变化了。

交行公告,对个人产品风险等级名称和等级表述以及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等级表述进行调整,相关调整将于6月12日起正式执行。

谷雨留意到,一般银行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一般按监管要求是5个级别,而交行一直挺特别的,风险等级有6个,只不过名称及描述均发生相应变化。

具体来看,原先风险等级名称分别为:极低风险产品(1R)、低风险产品(2R)、较低风险产品(3R)、中等风险产品(4R)、较高风险产品(5R)、高风险产品(6R)。

调整后分别为:1R(保守型)、2R(稳健型)、3R(平衡型)、4R(增长型)、5R(进取型)、6R(激进型)。对于产品风险等级的表述,则更加强调风险和波动,同时加强对本金兑付风险的提示。

例如,原先低风险产品(2R),指理财产品的总体风险程度很低,收益波动很小,虽然存在一些可能对产品本金和收益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但产品本金出现损失和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很小。

调整后的2R(稳健型)则指:该类产品的风险较低,不保证所投资金的偿付,收益或利益浮动且波动相对可控

而对于产品回报的描述,此前是说“换取中期超过银行存款的回报潜力,以达到资金保值目的”,调整后则变为“具有一定升值能力”,更加模糊了。

再如,原先较低风险产品(3R),指理财产品的总体风险程度较低,虽然存在一些可能对产品本金和收益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但产品本金出现损失和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较小。

调整后的3R(平衡型)则指,该类产品的风险中等,所投资金存在一定亏损风险,收益或利益浮动且有一定波动。

原油宝事件引起市场巨大反应后,我和银行做产品经理的朋友开玩笑:你们也得自查折腾好一阵子了。

交行的动作也算快的,但是改风险等级描述这样的做法,总让人觉得是在甩锅:呐,如果亏到渣都没了,别怪我没告诉你哈!

做投资光看风险等级就行了?

说实话,从业十几年,我从来不看风险等级的。按照规定,风险等级的划分大多数的标准是底层资产的投向,但是具体怎么划分,每家机构的风险等级划分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

我们之前课程讲过,一般标准的划分方法是这样的:

但是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有一些很奇特的现象,比如过去两年,非常容易违约的单一非标项目信托,一旦暴雷本金都拿不回来,按照交行这样划分是不是应该归为6R?

但是实际上各家信托公司都会标一个2R。而一个结构化策略,只是因为用了期权这样的金融衍生品来做保值,级别就要定到5R,这合理吗?

如何正确地评价各类产品的风险等级,我觉得整个市场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下次你问我有什么产品可以投资的时候,千万不要问我风险等级是什么哈,这个指标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辨别风险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辨别风险,只需要抓住两点:规避道德风险,接受市场风险

道德风险就是那个可能会本金打水漂的风险,可能是管理人不规范,可能是投资标的货不对板,可能是资金链形不成闭环,可能是风险点没有完全告知……总之就是骗你没商量。而市场风险只是波动而已,这是我们的收益来源,应该欣然接纳。

我们在《做投资,抛开波动率谈回报都是耍流氓》一文里提到,波动率影响最终收益,并不是产品不好,是投资人的认知和产品还匹配不了。

但是投资人的认知是可以提升的,也就是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谁是天生就会跑步的呢?不都是从爬开始,慢慢站立起来到走,再摔过跤受过伤,才真正学会了跑步。

你要说波动和风险,今年的市场也是给大家上了难得的一课。我们基金训练营的学员们,刚进来的时候都是小白,之前只会做三个月一年的银行理财。连指数基金和主动管理基金都搞不懂,天天来问要不要赎回,涨了也问,跌了也问。

这样的投资人,是不是就是风险承受能力低呢?是不是就不应该投股票型基金呢?显然不是的。他们只是缺乏对市场的认知,不知道风险的边界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