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再现新规,利好还是利空,你怎么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说起定增,那是我的心头痛。

经常有客户问我,有没有投资失败的案例,当然有啦!从业这么久,吃的最大的亏就是定增。

2015-2016年,定向增发由于发行条件相对宽松、定价时点选择灵活、发行风险小,受到上市公司追捧,投资机构也推出了很多定增专项产品,那时的定增简单来看就是“打折买股票”,还是打到骨折的那种。

这一切在2017年2月证监会正式出台定增新规之后掉头转向,新规收紧定增规模、限制定增定价和频率,拉长解禁期限,叠加后来的熊市,造成了大批亏损的定增产品。

这下,政策再次变化,核心要点是把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锁定期由原来的“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

图片来源:嘉实财富

这个政策其实最早是去年的11月8日发布了一个征求意见稿,之后市场连跌了几天,才又掉头向上。

市场给出的不良反应,我理解大部分散户害怕减持放松,会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这次靴子落地,我们看到2月14日的市场,尾盘是上扬的,那么是否是靴子落地的时候市场消化了情绪?且看周一的市场再说。

但是这个事情长期来说是一个利好,特别是在疫情对经济影响深远的时候,出台这样的强心针,对于上市公司的民企来说,肯定是好事。上市公司融资更容易了,有了资金,也更容易发展壮大,民企将进入强者恒强,大吃小的阶段。搜集了一下,政府最近密集出台的对民企的扶持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1月22日发布,力挺民企改革发展。这份文件被外界称为“民企新28条”。

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通知称,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2月2日,苏州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包括:确保小微企业信贷余额不下降,确保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免中小企业房租、中小企业税费延期交纳税款等。

2月5日,深圳国资全国园区拟免深圳市属国企园区内民营企业租户2个月租金,各项减免约9亿。

2月6日下午,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若干政策措施》称,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不能正常经营的民营承租企业免收第一个月租金,减半收取第二、三个月租金。

2月6晚上海清算所分别发布《关于减免重点疫区机构相关费用的通知》和《关于减免民营企业相关费用的通知》,在之前大幅降低债券业务收费基础上,进一步免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重点疫区机构和民营企业相关费用。

2月7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称,今年以至今后,毫无疑问,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仍然是我们金融系统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需要改革完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和税收政策,完善针对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和激励约束机制。

还有下周2月20日即将到来的LPR下降……

中国的民企就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政策的春风,会对我们的投资带来什么影响呢?

看好创业板

最近一直在和客户沟通,坚定地拿住创业板和科技类,不要怕回调。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疫情对经济影响看起来很大,而股市最近表现地如此“亢奋”,事实上我认为今年这波行情就是科技驱动的,而科技板块的企业并没有受到疫情影响,很多甚至受到封闭政策的影响加快了消费从线下往线上转移的速度。从这个角度讲,今年行情的主基调没有改变,也不应该过早担忧。即使市场出现短暂回调,那也是绝好的上车机会。长期来看,创业板的空间还很大,当然要坚定持有。去年我在群里的一段话,现在依然有效。

看好券商板块

这个逻辑很明显,定增新规增加了投行业务机会,所以会有利于券商板块。目前券商股估值较低,未来随着再融资业务的增加,券商股的整体盈利也有望提升。那些再融资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券商更具性价比。

看好创投基金

定增开闸,上市公司更容易融到钱,并购会再次活跃,对于创投基金来说,退出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之前我们说了,科技类的机会,一级市场比二级市场要多,退出方式的松绑,对创投基金会更加利好。

总结一下,用李迅雷的话说,今年的投资,是要投资“政策积极”而不是“经济企稳”。我们的资产配置,都该用这个思路去检验一下。

具体的投资机会,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塔拉庄园财富规划”

全部讨论

2020-02-15 23:08

定增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