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疫情下的投资策略#

发几个私募大佬的关注点

景林:具体到行业板块的影响,这次疫情事件会:
1-带动线上电商板块,服务提供商如在线教育培训行业以及在线医疗的渗透率预计能进一步提高
2-对依靠线下渠道的企业负面
3-对生物医药股亦有一定带动
4-对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影响非常有限。对一些吸粉业务还可能有些促进。因为未来对AI、虚拟现实(线上远程办公、教学、会诊等现实需求)和大数据、云服务等需求会快速增加。

凯丰:经济受到冲击,商品需求下降确定,初始跌幅会高于股票。虽然如此,我们认为如果抄底的话商品优先,然后才是股票。因为此次冲击,很多消费消失真的消失了,会影响股票盈利增速。而基建投资不会,只会递延。如果政府因此刺激的话,财政投资基建是见效最快的方法。雷曼带来的2008年四季度骤停,2009年3月美股见底,期间商品是大幅跑赢美股的。如果降准降息,股市反弹可能是减仓机会。利率债后面会面临调整。

东方港湾:危中有机, 正如 2003 年的非典点燃了中国电商的星星之火,成就了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商消费网络;新 型肺炎亦可能成为 21 世纪 20 年代云商业爆发的契机和导火索。线上教育、线上辅导、线上 问诊、线上办公等新的商业模式或因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轨道。

沣沛:结构分化是A股在未来相当时间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现在更多的思考 是,什么行业具备中长期不可逆转的趋势,什么行业在下跌之后会快速回归原 有的增长轨道,什么行业会在资本市场率先创出新高。从行业自身内在逻辑和 可能会有的政策逆周期调节考虑,我们认为,这个突破口大概率是科技方向, 包括这次疫情当中出现或加强的在线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以及这次事 件中暴露出来需要加强的方向,比如医疗信息化、检测设备、系统管理等。青 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任何事件都挡不住技术进步,挡不住我们的社会和生 活进入更便捷、更智能、更个性的大趋势。因此,我们充满信心,不需要太 久,很多标的会创出新高,相应指数也会创出新高。

观富: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高端制造如科技、5G、电动车依旧是我们的投资主线,虽然短期存在补跌风险,但组合将不会大幅减持这部分品种。
2.重视消费股超跌后的买入机会,但是不急于一时,重点在于买入节奏的控制。
3.关注货币政策等宏观政策层面对冲力度加大带来的结构性机会,现有的周期行业持仓会继续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