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牛市 之 中药 20231124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26喜欢:113

老龄化导致心脑血管病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亿左右,随着1960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出生的人口以每年2000万的速度进入老年人行列。我国老龄人口会增加到近4亿,而这一进程至少要持续二十年以上。

银发经济浪潮下如何掘金? 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是减少的、但医药的消费是逐年增加的,尤其是慢性病。掘金当然要在老年慢性病这个黄金坑中来掘金。根据下面的统计,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第一杀手,因为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多数具有消费属性(相较于西药的纯集采属性),这就保证了在未来二十年这条赛道具备增量逻辑、渗透率提升逻辑、消费逻辑、甚至有提价逻辑。这不恰恰是类似茅台这样的消费品的逻辑吗?

产品力是基础

从2022年实体药店心脑血管中成药TOP20和2022年院内心脑血管中成药TOP20看,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以岭药业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达仁堂的速效救心丸、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昆药集团的血塞通软胶囊/注射用血塞通等。

安宫牛黄丸是中风的急救大药,但是价格昂贵,近年更是有用作保健的趋势(可能和1960年代的已富人群进入老龄有关)。血塞通胶囊、脑心通胶囊等也都可用于中风

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病急救的大药,价格便宜,既是急救药也有治疗和预防的功效。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也用于冠心病、心衰等治疗。

这些中成药解决了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冠心病、脑卒中(中风)、心衰等急重症的急救或者治疗保健的问题。

需求是引擎

首先是受益于中国的老龄化、医药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未来10~20年会保持旺盛的需求。1960~1970年代的人已经批量进入老龄化,而他们也是我国最早批量富起来的一代,也是造就茅台神话的那一代人。同样他们会造就心血管中药的繁荣,一是有消费能力、二是年龄大了就喝不动茅台了但为了长寿必须吃药。

以脑卒中(中风)目前每年1300万的病患看、中长期至少达到2600万的数量(因为老龄人口会从当前2亿翻番至4亿)。假设脑卒中患者中25%每季消费1颗安宫牛黄丸、老龄人口中5%每年常备1颗安宫牛黄丸,则安宫牛黄丸的市场空间将有600亿左右,这还没有考虑其产品涨价,考虑涨价则过千亿也非不可能。当前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占比达到7成,即使将来下降到1/3,年销售也有200亿(未考虑涨价因素),这或许也是同仁堂的估值很少低于40倍的原因吧。

冠心病目前每年1100万病患,中长期达到2200万应该没有疑问。长期的高血压往往会并发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因此对冠心病来讲,治疗和预防都很重要。假设冠心病患者有一半长期服用、高血压患者有10%定期服用中成药(类似消费品、未计算院内),则其年销售有200-300亿。对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药房销售不足10亿的单品来说,空间依然巨大。

公司怎么选

就像林园说的,医药尤其中药的重点是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又是重点。

未来二十年空间大、竞争小(独家品种、品牌口碑等)的大单品应是重点。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虽然面临竞争、但品牌口碑在所以虽然贵市占率最高;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达仁堂的速效救心丸是独家品种、而且疗效显著、是类消费的产品。以岭药业昆药集团也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未来空间巨大,就看哪个产品能抓住增量,深入人心、哪家就是王者。

全部讨论

2023-11-27 09:05

中药的门槛是个大问题,你所说的那些药随便一个地方中药厂全给生产了,而且中药是有一定的地域性的,市场越大越内卷。还是应该挖有门槛的心脑血管药企。

2023-11-26 16:01

中国的医药股很难成长为世界级万亿市值公司的原因,目前而言一是在国内有高悬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集采,走出去国外中药别人认可度低,西药搞不过欧美发达国家。

2023-11-26 16:22

我只看好昆药集团,三七粉以及血塞通,未来围绕三七保健品,从预防在先,防大于治,昆药集团前景美好。

2023-11-26 22:46

反者道之动,任何好事情都是从不好开始,我最看好步长制药。

2023-12-04 08:01

未来空间巨大,就看哪个公司能解决智能制造,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品能抓住增量,深入人心、哪家就是王者。$达仁堂(SH600329)$ $太极集团(SH600129)$ $同仁堂(SH600085)$

02-02 06:45

集采在路上

01-26 01:17

同仁堂、达仁堂、白药、片仔黄

01-14 00:18

2023-12-20 20:52

心脑血管药将来大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