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语录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3喜欢:2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投资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能把上市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然后理性的去想应该怎么做。

2、巴菲特语:伟大企业的定义在25年或30年仍然能够保持其伟大企业地位的企业。

3、没有强大的文化,就不会有伟大的公司,只有强大的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吸收到好的人才,并留住他们。

4、所谓好公司,我觉得应该是有原则的公司,不是单纯利润导向的公司。是那些知道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该做,然后去追求高效率的把事情做对的公司。事情做对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谁都会犯错误,好公司也不例外。

5、多数人在投资时很习惯去看看有没有把事情做对这一点,从而会很容易掉进短期表现当中。即使是伟大的企业,在做对的事情的过程中也是可能会犯错的因为把事情做对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长期投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能够坚信坚持做对的事情的,有能力的公司最后会把事情做对。

6、如果没有取之有道的约束,利润导向很容易不择手段。国内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严重。

7、从五年十年角度看,CEO至关重要。从10至50年的角度看,董事会很重要,因为董事会能找出好的CEO从更长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维持有一个好的董事会。GE就是一个好例子。好的公司之所以是好公司,必然会有些好的产品,但所谓好的产品寿命是非常有限的,所谓好的生意模式可以让好的产品的寿命大幅度提高。

8、模式越好,投资的确定性越高,或者叫做风险越低。

9、对的生意、对的人、对的价格。企业文化和创始人对公司影响很大,首先要看商业模式(指路明灯)。

好的生意模式就是能长期产生很多现金流的模式。企业持续赚很多钱,长期持续的现金流。预示着未来的盈利能力很强。商业模式像马,管理层加企业文化像骑师,经营结果就是比赛结果。不过,企业经营不像赛马那么短时间而已。

差异化是好商业模式的前提,产品差异化程度越低,行业内企业越难赚到钱。

10、考虑这三类储蓄账户,伟大的账户支付非常可观的利息,而且会随着时间不断的增长。

优秀的账户,如果你不断的增加存款的话,利息也会很具有吸引力。

最后糟糕的账户,不但利息令人失望,你还要不断的掏钱来维持这种少的可怜的回报。

11、投资确实就是买的未来的现金流折现。未来现金流折现最大保障就是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里最强的就是垄断或者叫护城河。没有定价权的企业很难成为伟大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个很宽的护城河。

护城河就是竞争优势好的商业模式,一般都有很强的护城河。

护城河不是一成不变的,看懂护城河对投资很重要。

企业文化对建立和维护护城河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2、所谓好的企业文化,大概指的就是“利润之上”的追求,但利润至上绝对不可能成为好的企业文化,好的企业文化未必能形成好的生意模式,个人觉得好的生意模式是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的,所以是必要条件。但好的企业文化不是拥有好的生意模式的充分条件。

13、陈明永对本分的新含义。

1)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把握住我们应该做的合理方向。

2)本分要求,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通过批判性思考与抓住事物的本质。

3)本分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出现问题时,首先要求责于己。

4)本分规范了与人合作的态度。我不占人便宜。

5)本分高于诚信,即使没有承诺,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也要做到。

成功的组成要素。10%的运气加30%的善良加60%的努力。

14、正确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正确的事情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一旦发现是不正确的事情,就要马上停止,不管多大的代价,往往都会是最小的代价。

举个投资里最简单的例子,发现买错了股票或公司就应该赶紧离开,不然越到后面损失越大。但大部分人往往会希望等到回本后再说。同时,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比如买了个好公司,亏钱卖股票不容易,但如果懂得沉没成本以及机会成本的概念的话,就容易很多。

15、没人可以保证自己只做对的事情,所以需要建立一个Stop doing list。

16、要做对的事情,实际上是通过不做不对的事情来实现的。这就是为什么要有stop doing list,意思就是不做不对的事情,或者是立刻停止做那些不对的事情。也许每个人或者公司都应该积累自己的stop doing list,如果能尽量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又努力的把事情做对,长时间来看,区别是巨大的。

17、找到你自己的北斗星。我还想起了老巴说过的,明知是坑就别再往下挖了,千万别拿时间不当成本,我见过太多聪明的人,忙碌一辈子也忙不明白的原因,大概就是没有自己的北斗星,凡事决策时都是从眼前利益着想,30年后的差异是巨大的。

北斗星指的是价值观,就是要有stop doing list。

18、普通人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可以变得很不普通。

19、Stop doing list没有捷径,要靠自己去积累,去攒,去体悟。Stop doing就是发现错,就要停,时间长了效果就很明显,很多人放不下眼前的诱惑,30年后还在那儿,错了一定要停,要抵抗住短期的诱惑。

20、投资三不原则。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21、不要走捷径。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22、不盲目扩大自己的能力圈。

23、不要频繁决策。不要一年做20个决策,一年做20个决策,肯定会出错,那不是价值投资,一辈子做20个决策就够了。

24、不做短期的投资。

25、对有负债的公司不太愿意重仓。

26、其实价值投资,是所谓投资的唯一一条路,不存在什么捷径,不存在什么窍门。如果你想走轻松的路,我保证他比艰难的路更长,更痛苦。

27、段永平对投资的基本理解。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所以同样的价钱买的公司是不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区别上市,只是给了个退出的方便而已。

2)公司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就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买股票应该在公司股价低于其内在价值时买,至于应该是40%还是50%的安全边际,还是其他数字则完全是投资人自己的机会成本情况决定。

3)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不是算法,是思维模式,不要企图拿计算器算出来,当然拿计算器算一下也没什么错。

4)不懂不做。能力圈是一个人判断公司的内在价值的必要前提。

5)护城河是用来判断公司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6)企业文化是护城河的重要部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很强企业文化的企业,可以有一个很宽的护城河。

7)理性的面对市场每天的波动,仔细的检查每一个自己的投资理由及其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28、个人认为,大多数基金都很难真正做到价值投资。主要是因为基金的结构造成的。由于基金往往是用年来衡量考核。投资人也往往是根据上一年的业绩来决定是否投进去,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往往在最应该买股票的时候,很多基金却会在市场里狂卖,因为股东们很恐慌,要赎回,而往往股价很高的时候却有很多基金去狂买,因为这个时候往往很多股东愿意投钱进来。基金的大部分是收年费的,有钱时总想干点啥,不然股东可能会有意见。基金一般而言很难搞价值投资,因为一年甚至一个季度一考核的机制是很难不做短线的。

29、关于巴菲特投资理念。

我们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真正的伟大的投资理念常常用简单的一句话就能概括。

我们寻找的是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并且有一群既能干又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的人来管理的企业。当发现具备这些特征的企业,而且我们又能以合理的价格购买时,我们几乎不可能出错。

段永平:其实他这一句话概括的还是格雷厄姆的三点好业务好管理好价格。

就是用相对于内在价值来说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入业务一流,而且管理一流的优秀的上市公司股票。

公司好坏比较容易分析,好人往往也是大家公认的,好公司也往往是大家公认的,但你买入时支付的股价是便宜还是太贵,分析起来就难多了。

这么简单,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做价值投资呢?就像投资一样,一辈子悟不出来的多数都是由于自己拒绝去想长远的东西,短期的诱惑实在太多了。

30、长期而言,十年或二十年以上坚持只投好的商业模式,好的企业文化的公司大概率上是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而且这种投资方法让人很愉快,不需要整天瞎操心。

简言之,投资人每次做投资决定时,如果想的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最后的结果很难不好,不然就难说了。

要找到自己想清楚十年,二十年的公司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生有那么十个八个机会就非常非常好了。

如果你能用十年的眼光看,人们眼里的不确定性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如果你不是用十年的眼光看,那么你看的是什么呢?

从未来十年或20年后往回到现在,选择企业从三个方面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买入价格三个方面看。

以十年的时间长度与视角去投资企业会是什么样子?

从十年后企业是什么样子的状况再反过来看,现在企业的状况估值是否合适?

看懂的意思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远大于当时市值。

评估企业先看商业模式及企业赚钱的能力,利润和净现金流一直都是杠杠的,而且竞争对手哪怕很长时间内也很难抢,谁的生意很难抢,再想想为什么?

商业模式经常要看的东西不外是护城河是否长期坚固,产品的差异化的持续性,包括企业文化。

长期的毛利率是否合理,产品的可替代性,长期的净现金流长期而言其实就是净利润是否满意。

31、其实投资和我做企业是一样的,是不是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我首先看他是否健康长久,这是看得见的,如果这个企业急功近利,那我就敬而远之,不管他短期内看起来有多么红火。

企业形式是以利益还是以是非为标准?如果凡是以利益为准绳的,这样的企业不好。

32、关注企业应该只能从关注产品开始,没有例外。强大的产品是必要条件。

33、麦肯锡7s模型简称7s模型是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战略,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共同价值观。

34、投资公式。

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Time=Good result。

35、投资里没有充要条件,就是没有数学公式可以用的意思,所以不存在投资里的充要条件是什么的问题。投资里最难的就是没有具有充分条件的投资,只能从概率的角度考虑。

越了解的公司决策的把握越大,但从来没有100%的赢面,安全边际,应该指的是自己的了解度,投资里没有数学上100%的东西。

36、能力圈的意思就是你能判断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范围,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本身有多大重要的多。

能力圈是诚实的对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这样的态度,然后如果能看懂一个东西,那他就是在我能力圈内,否则就不是。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儿,远远比能力圈有多大重要。

投资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倒在能力圈外的,虽然大多数最后都不明白为什么中的招。股市上那些长期亏钱的大都属于不知道自己能力圈有多大的人们。

37、所谓安全边际,指的是应该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价钱。

什么价格买入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资金的机会成本。我的安全边际的理解是对公司的理解度,而不是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

对一个伟大的公司而言,有时候一点点价格差别十年后都不是事儿,但因为差那么点价格而错过了一个好公司,就可能是大事儿。

38、其实任何股票都只有一个真正的买家,那就是公司自己。

回归到投资的本质,公司的价值是公司在未来创造的现金流折,现就是公司本身的创造利润的价值,投资就是投公司的创造现金流及利润的能力。与二级交易市场无关,作为股东只需要盯着公司的运营情况,不需要被市场情绪或价格涨跌左右,二级市场价格市值高低或公司没关系,只不过是市场参与者的情绪表达,对真正投资者来说,二级市场只是给了一个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渠道而已。最终,作为股东实现终极退出,只有公司回购股东的股份作为终极单一股东,理论上讲,公司可以回购掉所有股东的股份,是公司处于无所有人的状态。

39、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可以用来排除那些你不喜欢的公司,但不能作为核心指标去决定你是否要投的公司。

这个指标如果好的话,你首先要看的是债务,如果没有债务问题,则马上要看企业文化,看这种获利是否可以持续,最后还是要回到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

40、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是其未来自由现金流的折现。所谓现在公司的净值,应该是指被包括在未来现金流里面的。

未来现金流折现只是一个概念或思考方式。一般来讲,任何人只要试图用未来现金流的计算公式去计算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就说明其实他还不太懂他在干什么。公司价值实际上只和其未来净现金流折现有关,净资产只是产生现金流工具而已。

41、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针对公司的内在价值,未来现金流折现其实是根据公司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等多个层面,包括竞争力,护城河等进行评估,至少相对于目前来说,未来具有良好的盈利,合理的成长空间,对未来经营净现金流合理评估折现,远低于当前价格,则可为买入点。

42、市盈率是历史数据的意思是你不能单靠市盈率去推测公司未来收益,不然会中招的。市盈率是倒后镜,不能作为能不能投资的标准,关键是未来的盈利能力,看不懂的再低也别碰。

一般情况下,12倍的长期市盈率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43、买股票和这只股票过去是多少钱没关系。卖股票和买入成本无关。买入和卖出股票唯一的标准就是对标的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折现(企业估值)的判断。

44、你们只要把公司想象成一家非上市公司,没有股价的变化就明白了,不过绝大多数人大概做不到这点。

客观讲,没办法将一家公司看成非上市公司来投资的话,最后多数是会亏钱的。

若你是价值投资者,市场上的股价高低变动与你何干?

45、股票是由每个买家自己定价的。到你自己觉得便宜的时候才可以买,实际上和市场(别人)无关,啥时候你能看懂这句话?你的股票生涯基本上就是有机会持续赚钱了。如果看不懂,其实也没关系,因为大概85%的人是永远看不懂这句话的,这也是这些人早晚会亏在股市上的根本原因。非常有趣的是,我发现其实大部分人从事投资行业的专业人士其实也不是真的很明白这句话。

46、不管是对私有企业的企业主还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买卖时,参考的标准应该是企业内在价值,而不是过往成交的记录,这是最基本的价值概念。而且我认为永远也不会过时。买股票和成本无关,买股票和其以前到过什么价位无关,有关的东西永远只有一个,就是企业的内在价值。

47、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是指的是做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做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到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任何决策必须做出一定选择,被舍弃掉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即是这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对商业公司来说可以是利用一定的时间或资源生产一种商品时而失去的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其他最佳替代品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48、投机是刺激的游戏。投资是快乐的事情。

49、对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办法,就是以现在这样的价格,这家公司如果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你还买不买?如果你决定还买,这就叫投资,如果非上市公司,你就不买了,这就叫投机。

50、段永平对回报预期的看法

首先说明本人从来不预设回报预期,因为对本人而言,投资回报本来就和自己的预期无关。我对投资的认识是过程比结果重要,或者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过程对了,结果自然会好。

第二,长期而言,跑过银行存款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不然就是傻忙了。

第三,从保值的角度看,长期而言,投资回报至少要做到能保住购买力不变才叫不亏。也许是用黄金来衡量会有点意思。

51、做波段当然是投机啊,而且是典型的投机。投资的眼睛是看着投资标的,投机的眼睛是看着别人的。呵呵,总有些人在某些波段能赚到钱,而另一波人在同一个波段亏钱。

52、作为业余投资者,我觉得 12%的复合增长就不错了,好像芒格也认为 12%

是个过得去的回报,这样比较平常心些。12%的回报:10 年 3.1 倍,15 年 5.47

倍,20 年 9.65 倍,30 年 30 倍,40 年 93 倍。有这个心态,加上漫长的过程中

可能会碰到的大机会,实际超过 15%或更多也是可能的。

40 年复利 15%=268 倍,就已经很了不起了。40 年 20%=1469 倍。有些对冲基金有些年头回报好的原因往往和他们用 margin 有关,所以不能单纯比业绩的。当然连着比 40 年自然合理。不过,我是业余投资者,没那么多时间去看企业,所以不参加任何比赛哈,just for fun.

53、抄底就是投机,为什么被套牢后就成了价值投资了?老巴被套 citi 了吗?为什么没有?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不是口里喊几句价值投资就会成为价值投资的。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骨子里相信价值的。

54、在股票市场里,看图看线没有益处,只会让自己增加焦虑烦燥,只会让自己更加短视,观注市场波动,忽略公司基本面。看图看线难以在股市长期赚钱,赚钱的是教怎么看图看线的。

55、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是真的在骨子里具有“消费者导向”同时又具备实现“消费者导向”的能力的,这些公司最后往往会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公司”。

没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不大会真的有“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最后也不大可能成为“伟大的公司”。

具有“利润之上”的追求的公司往往多少具有了“消费者导向”的文化或叫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就有可能会慢慢变成“伟大的公司”。

公司是由人来经营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时间有可能会改变一些东西,让一些“伟大的公司”变回到不那么伟大。

全部讨论

2023-11-16 09:22

没有股价的变化就没有价值投资的机会,价投的要素之一就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入。即使不是上市公司也会有股价(被收购或被拍卖)的变化。

2023-11-16 09:17

41、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针对公司的内在价值,未来现金流折现其实是根据公司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等多个层面,包括竞争力,护城河等进行评估,至少相对于目前来说,未来具有良好的盈利,合理的成长空间,对未来经营净现金流合理评估折现,远低于当前价格(笔误),则可为买入点。
——当价格远低于评估值,则可以为买点。

02-14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