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抓紧最后的红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朋友们,

短短几天,市面上已经有几十款保险产品“突袭”式通知即将下架!

而最后的窗口期,监管也给到了明确的时间:7月31日

下架的产品包括在售的热门年金险、增额寿、重疾险、定寿.....

注意,不仅是储蓄险,

重疾险、定期寿险也会下架。

简单来说:

过了7月31日,很难再买到比现在更好的保险产品,要么收益低,要么保费高或同等保费对应的保障下降,影响还是很大的!

01

这次停售的标准,是监管要求下架预定利率大于3%的保险产品。

再直白点,就是要把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

「预定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保险公司在给产品定价时,计划给客户的利率回报。

在储蓄险(年金、增额寿等)上,体现为收益。

在重疾险上,体现为保费+保障责任。

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给客户的利率回报下调了。

对于储蓄险,新产品的收益会明显下降。

别小看0.5%的变化,储蓄险都是复利计息,时间一拉长,差距会很大。

以某款热门增额寿为例,35岁男,每年买3万,缴费10年,一共投入30万。

预定利率为3.5%的产品比3%的产品收益,10年多2万,20年多7万,30年多13万。

60年后,本息和会是按3%预定利率的1.4倍!

对于重疾险和定期寿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保费上涨。

有机构做了分析报告:

7月之后的重疾险会涨价16.4%,定期寿险涨价3.5%。

打个比方,现在买重疾险可能只需5000元,后续买的新产品可能就要5820元。

又或者同等条件下同样是5000元的保费,现在买的保障比后面的更多更好。

总的来说就是:

后续的产品能给到客户的利率回报变少了,以后很难买到比现在更好的。

02

人们总说:

没保险发生风险叫不幸;

没保险没发生风险叫侥幸;

有保险发生风险叫庆幸;

有保险没发生风险叫万幸

我更倾向于认为,保险配置是为了让被保人感受确定性之美。

我们没法预测下一个交易日股市怎么走,但保险会把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写进合同,所以我们可以用年金或增额寿做养老/孩子教育规划:

案例一:100w的退休计划案例二:我31岁,女儿两岁不到,放弃了60万学费补助

我们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但保险可以明确发生意外可以获得多少钱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比如: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又或者背负高额房贷的,一定要为自己配置一份定期寿险,至少保障到60岁,这期间如果自己发生意外,明确有一笔钱能覆盖家庭债务,协助家人度过最难的一段时间。

而如果家庭条件不错,家人们都建议配置上重疾险。人一生中,患重大疾病的几率是72.18%,健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话题。工作压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环境污染等因素使我们的身体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重疾险保障显得尤为重要。重疾险能够为我们提供全面的经济和医疗支持,让我们在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时能够专注治疗,而不必为高昂的治疗费用而烦恼。

现在,天花板级别的增额寿、养老金、重疾、定寿只剩下10天时间了,真诚的希望大家要赶紧下一个定论:

这个定论不一定是买,而是明确自己是否需要买。

如果确实有需要,建议抓紧这个窗口期,享受最后的红利。

03

其实我个人还是挺感慨的。

接触保险多年,我经历了两次预定利率下调:

第一次是2019年,预定利率从4.025%→3.5%。

那时候我写过很多文章解释保险的优势、下调的意义……

当时股市行情好,还有不少4%、5%的理财可以买得到,大家也不怎么待见所谓的保险。

后来经历了几年股市的毒打,还有疫情的突袭,才意识到安全和保障的重要性。

等保险终于成为香饽饽,没想到监管又来砍一刀,预定利率从3.5%→3%。

现在不买,等00后、10后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时候,

或许那时候我们还会感慨再一次下调。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产品但仍有疑问,可以扫码预约顾问,免费的随便聊。

长按二维码预约顾问或浏览热门险种

如果你更喜欢微信沟通的形式,对养老规划、健康保障有疑问,可以扫码添加我朋友泡芙的微信,她会给到您更专业的建议,不妨交个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