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倍估值VS十年新低:A股消费加点仓?(06.19)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123喜欢:88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这怕是当下消费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一边是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恒生消费,代表着Z时代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者关注情绪价值、注重社交属性、关注文化认同,体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一边是以茅台为代表的中证消费,代表着逐渐老去的一代消费能力的下滑,在消费断层、库存高企、出海乏力,再叠加这政策纷扰的挤压下,颇有些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奈。

现在全网热追LABUBU,泡泡玛特PEttm升至104倍、PB升至30.5倍,成为2025年上半年最耀眼的新星。与之相对的,贵州茅台的PEttm从21年年初的72倍跌至当前20.11倍,PB从22倍跌至6.94倍,暂时还见不到起色。

在以往的消费类文章中,61曾多次提及:恒生消费可选消费行业占比较高,能跟以必选消费为主的A股消费类指数,形成较好的互补。

但目前这一波上涨后,恒生消费已经脱离低估,进入正常估值阶段,部分样本进入高估。而A股大部分消费类指数继续低位震荡下行,尤其中证消费估值跌至近10年新低,大部分样本处于低估范畴。

因此,在最冷的时候,我们不妨“关心”一下A股消费……

一、震荡下行多年,中证消费估值跌至新低!

常言道:恐高都是苦命人。

但这或许是没吃过估值的亏,不是泡泡玛特不刺激,而是新低更有性价比。

经过多年的回调,中证消费指数估值不断回落,PE从2021年大白马牛市的67.7倍,回落至当下的18.78倍,近日再创近10年新低,可谓惨淡如斯。

(图1:中证消费近10年市盈率变化图,数据源:Wind)

从图1可见,自2021年年初起,中证消费指数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指数点位从31700余点,一路回落至当前的15619.74点(未含分红)。

在指数回落的初期,指数估值不降反升,这是因为指数盈利能力见高回落导致。行业指数比较容易碰到类似的双杀,类似的情况在中证医疗也有出现,因此行业指数需要提高安全边际,严格控制仓位比例。

到2022年6月中旬,指数估值升至近10年最高的67.70倍,而后指数盈利水平开始趋稳,指数估值与指数点位进入双降通道。从点位与估值的下降趋势看,中证消费的盈利能力整体尚可,估值下行速度更快。

(图2:中证消费近10年市净率变化图,数据源:Wind)

从图2可见,市净率的变化相对平稳,整体跟指数点位的趋势同步。2021年顶部时指数PB最高为11.28倍,经过4年半的下行,目前PB跌至4.10倍,近10年百分位为17.22%,同样处于低估。

从全历史数据看,指数在2013-2014年、2016年、2018年底、2024年9月及当下有过四轮PB低估。

因此,纯从估值的角度,目前中证消费类指数已经处于5年一遇的低估机会,有计划A股消费仓位的,不妨关注一二。

二、复苏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耐心一点

我们一起经历过这轮中概互联的“微笑曲线”过程,也经历过中证医疗下行三年有余,目前仍在底部震荡的现状。因此,如果准备介入消费类指数,同样需要有3-5年的心理准备。

因为虽然从估值的角度来说,当下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不表示,未来不会再次出现盈利能力下滑,被动抬升估值的可能。

当然,站在PB处于低估的范畴,再回撤的深度其实也有限,只是我们需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我们先从历史数据,看看基于当下估值,未来的盈利胜率和赔率。

1、市盈率

(图3:基于指数市盈率水平,未来1年收益率分布 数据源:Wind)

基于指数市盈率历史数据,当前PE = 18.78倍,因为样本较少,未来1年的胜率为100%,收益率近80%左右。

2、市净率

(图4:基于指数市净率水平,未来1年收益率分布 数据源:Wind)

从市净率数据看,当前PB=4.10倍,未来1年的胜率95%+,收益率约在-1.55%-60.47%区间。

3、小结

以当前的估值看,A股消费类指数整体的风险较低,未来潜在的胜率与收益率均较高。即便回撤,其潜在的回撤深度也相对有限。

当然,如果指数盈利能力继续下滑,被动抬高估值,类似中证医疗一样,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需要我们充分理解潜在的风险。

而站在资产配置的角度,消费类指数在前些年一直没能低估,是很多人翘首以盼的标的。而当下行业欢迎受挫、整体风偏降低、消费复苏较缓,才能出现眼前的估值水平。

行业进入困顿期,我们接受的一般都是负面消息,致使在估值较低区间,反而不愿意介入。而泡泡玛特一路走高,反而有一群贪婪者一往无前,这是人性使然。

61很少去预判行业或企业的发展趋势,归根结底是没有这个能力,只是看历史长河中哪些行业会更加经久不衰一些,并且建立完整的策略体系。另外在行业指数的选择上,主要聚焦医药、消费和科技,并且选择尽量分散一些的指数,避免细分行业。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告诉我酒这个事,一时半会怕是没不了。

基于此,61将会在近日增加一些A股消费类仓位,目前持有的消费50指数浮盈6%左右,后续会继续选择该指数。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行业类指数仓位不宜过高,单行业最好限制在20%以内。

没有行业指数计划,或风险偏好较低的朋友,看看就好哈。

三、61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四、“61”指数基金估值表(0371期)

=================

因半年度调仓,部分指数估值变化较大,比如红利质量和500质量这两个老面孔。

=================

数据整理不易,还望多多点赞支持!

扩展阅读:《指数基金文章目录列表》(新手必看)

$消费ETF(SZ159928)$ $消费50ETF(SH515650)$ $恒生消费ETF(SH513970)$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全部讨论

补充一下主要消费指数的定位和白酒含量:
1、中证消费:主要消费核心指数,白酒占比37.95%
2、消费龙头:主要龙头+可选龙头,白酒占比28.09%
3、CS消费50:主要龙头+可选龙头(剔除乘用车),白酒占比29.88%
4、CS食品饮料:主要消费-食品饮料主题指数,白酒占比45.05%
5、细分食品:主要消费-细分食品饮料指数,白酒占比55.06%
6、中证酒:三级细分酒主题指数,白酒占比87.60%
7、中证白酒:三级细分白酒主题指数,白酒占比100%
8、消费红利:消费+红利,占比17.45%
9、恒生消费:泛消费类,可选消费占比较高(68.89%),不含白酒。
受必选消费市值较大影响,中证消费算是A股的消费基准,为了平衡行业可以考虑搭配恒生消费提升分散度。也可以采用消费龙头或CS消费50(两者共同样本占60%),实现单指数分散。

白酒这种糟粕,就应该被历史淘汰

06-19 11:55

还记得几年前一直说消费,医药是长牛行业,现在都没人提了

06-19 10:30

我的医疗和消费持仓已经3年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好难熬。买得足够低太重要了。仓位控制也是太重要,不过这些都得自己吃亏的经验教训才最深刻。别人的劝告总是印象不深,只有自己深套难受反思的时候,才想起,前人不是早提醒过了吗?自己怎么就不听呢!哎,都是泪啊!

06-19 16:32

$中证医疗(SZ399989)$ $中证消费(SH000932)$
消费和医疗目前都在连跌五年的路上,这样的品种肯定会被不少人视作垃圾,冷嘲热讽是少不了的,不过,我偏偏就喜欢捡这样的辣鸡。

06-19 10:34

我买的酒ETF目前3成仓,但是也控制在3成不会再增加了。单一行业重仓都是亏损的源头。

这几天我也看了看消费指数、饮料食品指数的成份股,其白酒占比太大,现在白酒跌了这么多,自然指数估值也就低了。如果是想赚指数估值上升的钱,还不如直接买白酒股,可问题是白酒啥时候能涨上去呢?

06-19 12:40

风险喜好偏低,我就看看。不会单买行业基金。

06-19 10:32

六亿老师,像消费行业中消费龙头,中证消费、消费50,消费红利,该如何选择呢。

消费降级不要加了吧
茅台片仔宁德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A股代有牛股出,一代新核换旧核。
过去多年A股市场,讲了一个核心资产的故事,也讲了各种茅的故事。只是股市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没有什么股票可以一直牛逼,即使各种茅也不例外,都脱逃不了时代冲浪的命运。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股市没有只涨不跌的票!因为历史会不断重复,因为人性会不断重复。
各种茅的故事,虽然不会继续讲下去;但是核心资产的故事,还会继续讲下去;只是,故事会换新的主角。前几年炒烂了的核心资产与各种茅;以后几年都是打酱油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新的主角将是新的核心资产。而它们,主要将出在在历史底部持续横盘多年的低波动高股息中,而不是那些被炒烂的过去品种与标的。
未来的几年,将重复过去几年的故事,只不过赛道换了,标的也换了。拥抱新核心资产,抛弃旧核心资产;A股代有牛股出,一代新核换旧核。多从银行与周期性行业中,寻找各种新的核心资产,国家资产。
在近年的大跌行情中逆势而为,有的已经突破开动主升浪了,更多的还在底部蠢蠢欲动,
它们没有被暴风雨吹倒,而是坚强的屹立着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在以后的几年必将勇担大任。
他们是机构集中抱团的体现,他们是群雁起飞前的一种现象,后势十分值得期待。
市场经过多年系统性休整,结束了一个完整的结构性牛熊生命周期。2025又是慢牛新周期全新起点,2025年是慢牛开局之年。把握骑牛历史机遇!
请不要再等到,全网都喊怕高的都是苦命人这种大忽悠人的鬼话才开始买!
请不要再等到,看股息不看估值不看未来不看股价位置的胡话才开始买!
请不要再等到,任何大V砖家在吹捧高位银行板块和股票才开始买!
当下:又一超级板块与银行阵营结盟,集体突破长期底部走出大趋势群起攻之,大有携手助力股市高质量发展之意!***没抬杠的意思,个人观点仅供笑话,博主见谅,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