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基金的定投周期?(61指数估值11.27)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78喜欢:59

近年在内部承压、外部加息的大背景下,A、H股市场一路下探。市场跌跌不休既给了我们足够的定投机会,也时刻挑战着我们的现金流与心态。

有些朋友比较心急,关注的指数低估后,常常管不住手、频繁开黑车,致使仓位起步阶段就开始过重,后续如果继续下探,很容易弹尽粮绝。较重的仓位增加了成本摊薄的难度,会对长期目标形成干扰。

有些朋友比较审慎,当指数低估后,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希望等到更低的估值。当市场出现类似年初的反弹时,受市场情绪干扰、担心机会不再来,然后心急火燎地去追涨,也容易破坏既定的定投计划。

这些超出计划的情绪化操作,是指数定投路上的拦路虎。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优化基金的定投周期?

一、成本的“钝化”现象

先举个例子:

开启定投后,假如第一期成本是1元,第二期成本是0.6元,则持仓平均成本为0.8元,持仓成本会有出现明显的下降。

但如果你已经在1元附近定投了100期,平均成本为1元;即便101期成本降至0.6元,定投第101期后,持仓成本变为 (100 × 1 + 0.6)= 0.996元,分摊效果极不明显。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成本“钝化”现象。

因为在一个成本附近,定投的期数很多、累计了大量这个成本的份额,即便最新一笔的价格大幅下降,但受限于单次定投的数量很小,对整个持仓的成本影响微乎其微。

二、如何改变这个现状?

1、拉开时间

不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密集的开黑车,市场波动短期看剧烈无比,拉长看则稀松平常。以我们常关注的中概互联(513050)为例,此指数看似跌宕起伏,波动极大。但拉长时间看,从2022年3月至今,一直在1元左右波动。

如果心急火燎的想降低持仓成本,频繁开黑车,容易过早的打完子弹,快速加重仓位。过重的仓位既影响后续降本,更由于弹尽粮绝而导致心态失衡,得不偿失。

常态来说,一个指数的低估定投周期一般设定为1-2年,采用周定投或月定投均可。波动越低的指数低估较难出现(如宽基指数),定投周期可稍微收紧;波动较大,指数有明显的高峰低估的指数(如行业指数),则建议拉长定投周期。

2、拉开估值

对比时间,估值则是一个更具效果的量化指标。比如某宽基指数进入低估后,我们一倍定投额;当温度低于10度时,定投2倍;当温度低于5度时,则定投2-N倍。

为更进一步增加控本有效性,也可以采用金字塔加仓模式:

当估值处于15-20度时:逐步定投或加仓,但合计只买计划仓位的30%;

当估值处于10-15度时:继续定投或加仓,累计加仓至60%;

当估值处于0-10度时:最终累计加仓至100%仓位;

基于类似计划,从计划伊始便能算出大致的持仓成本。如果结合持有时间与止盈目标,能八九不离十的算出该投资计划的潜在年化收益率。

3、关注波动周期

1)沪深300全历史PE趋势图

2)沪深300全历史PB趋势图

上图是沪深300全历史PE、PB估值趋势图,红框内为低估区间,从估值数据看,沪深300PE比PB更难低估。在结合PE和PB之后,沪深300低估周期一般在半年至两年为主,近十年看,沪深300低估周期一般在4个月到一年不等。

基于指数的历史波动数据,我们就可以制定该指数的低估定投周期。一般来说,越核心的宽基指数波动越小,倾向性明显的板块宽基或行业指数,波动更剧烈,低估时间也往往越久。

因此,结合历史数据,进一步优化定投周期:宽基指数可以设定6-18个月的定投周期,行业指数可以设定1-3年的定投周期。

三、要点小结

本文提到的定投周期是指买入周期,而非买入、持有、止盈的整个周期。从A股的历史数据看,大部分指数需要配合高估(或盈利)止盈,而不是傻傻的长持不动。

止盈并非否定“长期主义”,等估值下来了,我们仍然会再次接回来。基于经济、货币大周期的估值回归,是投资A股的主要超额来源。

我们基于指数的波动周期,基于个人的资金现状,基于标的的仓位管理,然后制定契合指数波动的定投周期。

然后基于估值,在不同的估值区间,逐步定投计划内的仓位。到目标仓位后,安心躺平,耐心等待指数估值回归的那一天,然后按不同条件止盈,直至开启下一轮定投。

四、全市场估值仪表盘

五、“61”指数基金估值表(0216期)

========================

增加指数温度后,不少朋友可能对不同指数的定投策略,有了一些新的疑惑。后续61将择机对主要指数一一分享定投策略,其中就会包含定投周期这个指标。

========================

扩展阅读>>> 61指数基金文章目录(2023)

@今日话题 @ETF星推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中证500ETF(SH510500)$ $红利ETF(SH510880)$

#雪球ETF星推官# #雪球星计划#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及标的仅为个人思考,请结合自身需求,严控风险,独立决策。

全部讨论

越来越觉得定投就是个骗局

2023-11-27 15:00

六亿老师,我想问一下,你的中证红利和红利低波的股息率是不是在股息率加权下的股息率呢,还是市值加权下的股息率?

2023-11-27 11:04

出道以来还未曾定投过

2023-11-28 15:14

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515180红利etf易方达每年跟中证红利收益差那么多,不是追踪指数吗,4年收益多了十几个点。

2023-11-27 10:34

小本记下,宽基指数可以设定6-18个月的定投周期,行业指数可以设定1-3年的定投周期! $指数派滚雪球(TIAA047002)$ $沪深300(SH000300)$ $北证50(BJ899050)$

2023-11-27 10:48

不要傻傻的按照时间定投了。要定投就按照价格定投,如下降5%,加仓一份,再降5%,加仓两份,金字塔加仓法。

2023-12-03 20:54

六亿老师好,老师上图“沪深300全历史PE、PB趋势图”,为什么红框内为低估区间?低估区间不是那条20%的绿色虚线吗?老师在“定投第十课”中也说绿色虚线是低估线呀,那红框是根据什么框出来的呢?

2023-11-27 10:38

北证50一个月涨了 50%,A股真没有价值投资,已经决定下次反弹离开A股了,等什么时候沪深300跌到2500再考虑回来

2023-11-27 10:11

讲真的,还定投啥?就北证这个样子,一堆老而破的公司在这里恶炒,别的指数能有啥好反馈?估值逻辑都给你打破了。

2023-11-27 10:34

感谢六亿老师带大家温故知新。定投周期,或周或月;定投仓位,行基严格控制仓位。定投做好3年—5年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