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养老投资是买入银行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100喜欢:32

最近关于个人养老金的话题聊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年轻人也关注未来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如何配置自己的资产这是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那么今天我也来聊下对养老投资的一些看法。

首先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今年4月正式对外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提到养老金的三个要点:

首先个人账户制全部由个人承担,完全实行完全积累,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支取,每年12000元享受国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这和社保养老金是不一样的,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国家是强制单位为其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险其中就包含了养老保险,而今天说的个人养老金是你投资指定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理财或者存款,年金险基金及FOF基金等等,每年限额12000元,收益是不确定的,取决于具体理财产品的运作水平,产品封闭运行,钱到了退休后才可以取,参不参加由投资者自己决定。

再者这个制度主要是应对老龄化的趋势,所以国家就出了这个制度,为了应对老龄化趋势下的人们养老金不够,有人一定会好奇,我自己理财就行,为什么要把本来就不多的钱放个人养老金那里去投资呢?其实核心的一点很简单,那就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进行投资会有税收优惠,有的人可能对此疑惑,这个一点也不吸引人,但如果你换个角度理解,假如你本来就有养老理财的需要,计划买年金险,买养老目标FOF基金,买银行理财和存款等等,原本买就买了,就当长线攒钱,现在可以抵个税用,这么一想的话,幸福感是不是会提升很多呢?所以个人养老金最大的吸引点在于税收优惠。

按照2018年试点中的税收优惠政策,若以上限额度每年12000元计算,每年可享受1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而今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从7.5%降为3%,这意味着税收优惠得到实质的落实,不管是每年12000元的限额税前扣除,还是暂不对投资收益征税,都将激励更多居民参与养老保险的第三支柱的投资。

所以个人养老金的规划可以提升居民老年的生活水平,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其次也将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在发达国家个人养老金是市场的主要长期资金,也是互相成就的关系,那么除了个人养老金以外,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为自己制定一套合理,且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配置呢?

个人认为最简单的就是买入低估值,资产质量不错的银行股,没有比这样更稳妥的养老投资模式,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因为银行股有着特殊的属性,那就是高分红,对于有着养老需求的投资者而言,高分红是最适合这类投资者的,我们打个比方,比如说投资者有100万,要是买入分红达到5%左右的银行股,那么每年不算股价上涨的收益,也就是业绩增速与估值修复,那么5万则可以作为你的零用钱,或者理解为提升养老生活的资金,加上你的个人养老金与退休金,那么你的生活品质相对来说是不错的。

而且很多银行股的分红都长年保持在5%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即使我们就算分红是5%,以100万计算,那么每年5万折合到月收入的话就是4000左右,试问一下,要是未来当你退休以后每个月多4000元左右的零花钱,那你的生活品质当然胜过一些普通的老年人,所以高分红的优秀银行股尤其适合有着养老需求的投资者。

不仅如此,银行还具备作为养老投资的特点,那就是低估值,银行股仿佛一直都是低估值代表的存在,在我的印象里,银行股的低估值好像长达10年左右,即使未来估值会有修正,但是由于经济的周期,银行股还是会回到低估值的区间,所以银行板块的低估值应该可以说是常态,那么这样的估值就给了投资者配置的理由,或者说创造了买入的安全边际。

要知道养老的投资最重要的是稳健,不是获得超额收益,而是要获得相对的合理回报,那么银行股的低估值则是建立稳健的基础上,从而追求相对收益的投资逻辑,要是估值修正那么你的收益会更高,即使估值没有修正,买入极限低估值的银行,未来估值提升也能够带来50%左右的收益,我们把时间拉长为10年,那么年化则可以多赚取5%左右的收益,所以低估值的条件也是适合养老投资的模式。

那么除了高分红,低估值,最为重要的就是银行的业绩增速,很多人总是认为银行股是傻大粗,股价不怎么会拉升,是缺乏想象力的蓝筹股,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投资者按照10年左右的维度,把银行板块与其他行业对比的话,你会发现收益超过银行板块的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就是银行的稳健增速,这是由于行业的经营特点所决定的,银行股也许没有那么强的爆发力,但是业绩增速的稳健会带来长期不错的收益回报,就像龟兔赛跑一样,银行板块就像是那只慢悠悠的乌龟,但是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只要是长线投资银行股的那些人收益一定会逊色于那些热门赛道的。

而且银行股的业绩还是非常确定的,只要是经营稳健的大银行,资产质量较为优秀的,那么每年5%~10%左右的业绩增速应该没问题,主要是因为M2的增速,很多人不太理解这样的表达意思,那么你就记住只要经济增速是向上的,也就是GDP仍然处于向上的趋势,人均收入还在提高,那么银行的业绩就会不断的创出新高,这就是金融行业的特点,业绩的增速本质是市场上的货币量,那么试问货币会有天花板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银行的业绩也不存在所谓的天花板,因此只要是资产质量,风控体系完善的银行,业绩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创出新高,也许业绩增速会放缓,但是创出历史新高则是必然的,这不是一个会不断退步的行业,而是会不断前进的行业,这是投资银行股的主要逻辑。

因此高分红,低估值,稳健的业绩增速是养老投资者的首选,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低估值且优秀的银行股毫无疑问是值得那些有着养老需求规划的投资者配置的,那么如何挑选长期持有的银行呢?

个人认为从以下几个维度,比如说坏账率,拨备覆盖率,以及可以从客群质量等方面来衡量一家银行的成色,当然这些都是存量层面的理解,要是深入研究银行的投资者还可以从增量层面来理解,也就是动态的角度,比如说业务结构,或者是企业的战略发展,所处的区域环境等等,挑选几家银行作为你的资产配置,搞一个自己的组合基金,比如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挑选一些,然后组成属于你自己的银行指数基金,那么这样多元化的配置方式,可以加强你投资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不同的银行拉升会平滑你的投资收益,但这些都需要建立于高分红, 低估值,稳健的业绩增速,以及较为不错的资产质量的基础上,那么有了这些客观条件所挑选的银行股组合,作为你养老投资一定是非常不错的。

那么在这里有人问,以上这些都不懂怎么办呢?也就是不懂什么是优秀且便宜的银行,搞不懂投资的逻辑怎么办?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追求行业指数的收益,直接买入银行ETF(512800)也是可以的,获取相对的收益,追求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也是不错的投资策略。

虽然买入指数基金没有自己挑选个股带来的收益更出色,但是你要知道,你的出发需求是什么,也就是养老投资的规划,那么银行指数基金完全是能够胜任的,因为高分红,低估值,业绩增速,资产质量这些行业ETF也都具备,所以不管是买入优秀的低估值银行,还是参与行业ETF的投资,都适合那些有着养老规划的投资者。

以上这些就是对于个人养老金,以及养老投资规划的见解,对于养老的资产配置而言,追求超额收益压根不是主要的,资产配置的稳健,相对合理的收益才是你需要实现的目标,有很多的人总是在追逐极致的收益,确实他们也做到了非常出色的成绩,但是当你获得丰厚收益的时候,你真的快乐吗?赚取金钱的时候你获得了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驾驭金钱还是被金钱奴役,这也许是每一位投资者都需要扪心自问的,因为投资总是要正确的理解金钱,其实投资说到底还是为了让你更好的生活,追求真实的自己,要是投资并不能给你带来快乐,那么此时你走的道路未必是正确的,只有当投资给你带来的是正反馈,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思想变得更加丰富的时候,那么你才踏上了一条正确的大道,所以养老投资规划也是相同的道理,是为了让自己实现心中所想的自由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发布的观点全是自己个人的主观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不具备任何代表性,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如果你喜欢该系列文章可以加个关注,或者转发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我的养老投资规划#

$银行ETF(SH512800)$ $兴业银行(SH601166)$ $平安银行(SZ000001)$    

精彩讨论

TomorrowQi2022-10-22 15:36

我虽然我也重仓银行,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个股和行业etf风险极大,尤其时间越长,确定性越差,万一四大行都变成德意志银行那种尿性,或者日本银行那样子,容易出现财富破灭,最靠谱还是中证红利,300价值,基本面50这种,对于没有投资经验的,一定要避免个股和行业etf, 一定要都投资宽基

刚健的金融小码头2022-10-23 14:06

银行的高管才是银行的真正股东,一家三代在总部机关,拿一百万一年。

ETF很简单2022-10-22 21:29

养老适合买四大行。不求涨只求业绩别降

一年只做一波行情2022-10-22 18:01

这么多人看好招商银行,没有人担心董事长换人后的财务洗澡吗?难道是我想多了?有没有可能来个戴维斯双杀?

全部讨论

我虽然我也重仓银行,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个股和行业etf风险极大,尤其时间越长,确定性越差,万一四大行都变成德意志银行那种尿性,或者日本银行那样子,容易出现财富破灭,最靠谱还是中证红利,300价值,基本面50这种,对于没有投资经验的,一定要避免个股和行业etf, 一定要都投资宽基

2022-10-23 14:06

银行的高管才是银行的真正股东,一家三代在总部机关,拿一百万一年。

2022-10-22 21:29

养老适合买四大行。不求涨只求业绩别降

2022-10-22 18:01

这么多人看好招商银行,没有人担心董事长换人后的财务洗澡吗?难道是我想多了?有没有可能来个戴维斯双杀?

2022-10-23 06:17

银行指数基金是千万不能买,费用太高不如直接买银行股

2022-10-23 14:59

如果从上市第一天就买入银行ETF512800,到今天还是亏损的

2022-10-23 09:45

在市场中活下来核心的本质是远离泡沫,在市场中活得好,买入低估,拥抱泡沫。
银行业最强的逻辑在本币升值,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两个逻辑在,银行业就具备投资价值。今年是未来几年中,银行业难得的投资机遇,最好年底爆雷在挖个坑,机会就这么来临了! $平安银行(SZ000001)$ $兴业银行(SH601166)$ $招商银行(SH600036)$

2022-10-22 22:43

买入银行来作为养老投资的理由:高分红,低估值,稳健的业绩增速(M2一直增长)。
投资方法:构建城商行、股份制、国有行的组合,或者直接买银行ETF。

风险:单位行业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分量,需要设置上限。

2022-10-22 20:03

为什么不是存定期拿利息?

2022-10-22 19:08

现在的券商尤其是A股,完全不低估:看一眼AH比就一目了然。 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有人在买证券公司A股时不去看一眼港股~贵百分之几十甚至几倍! 今年三四季度,应该回避绝大部分有H股的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