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概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33喜欢:19

$鱼跃医疗(SZ002223)$ $可孚医疗(SZ301087)$ $迈瑞医疗(SZ300760)$

医疗器械是高估值行业,是A股重要赛道,当前169个股票,基于中报数据,咋样呢?

一、估值

医疗ETF的K线,会让人觉得行业跌幅够大了,如512170相对202107跌幅已达58%,但这个只能代表目前相对最高位的落差,与当前的静态估值没任何关系。

动态PE(半年报利润*2=预测年度利润):均值75.3倍中间值39倍鱼跃11.24倒数第一;

TTM-[PE:均值91.1倍,33个亏损股没有值,中值35.9鱼跃14.6,底部位置,比它更低的,基本都是受核算检测影响的股票;

PB:均值高达7.93中间值2.99,刚好是鱼跃同行怡和嘉业,鱼跃3.12;有8个破净股,46个PB低于2,这与过去3年多,很多器械股大赚了一把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今年利润跌回到疫情前、甚至更差,但净资产的确更丰厚了,落袋为安的最佳代表为九安,有些形成了一大把应收,典型如迪安,有些高潮时不知进退,很多就变成了不赚钱的产能,典型如手套等防护类股票;

大面上看,行业虽然距离估值高峰已有较大滑落,但依然是一个很高估值的状态;因为收入、利润的增长,以及ROE其实是难以匹配的;

二、成长

231H收入保持增长的103个,增速超过20%的只有57个,占比只有33.7%;鱼跃增速40.2%,是第23名;

利润同比增长的只有90个,低于收入正增长的数量;增速超过20%的只有68个,反倒比收入好些;增速超40%的有45个,鱼跃89%,第21名;

收入、利润同时增长超过30%的,共29个,占比17.1%鱼跃是其中之一;

这29个股票,市值均值140亿,最高是爱美客鱼跃第3;PB均值为5.38,TTM-PE均值为50.4,动态PE均值高达120倍;鱼跃除了PB属于偏后,PE与均值那差距就大了。

这部分股票的半年ROE均值只有6.3而已,鱼跃第4名,为13.87;

三、盈利能力

行业毛利率均值50.4%,比这高的行业除了酿酒、医药,基本没其他的了。软件、互联网、银行、券商高毛利率股票占比较高,但平均值也达不到;

平均净利润率14.6%,医药行业扣除净利润率为负,剩余243个股票,平均净利润率达到16.8%,算是一个很高的水平了,PB均值3.15,PE-TTM是42.7,都远低于器械股;哪怕相对一个估值较高的医药行业,器械的估值中枢都高了很多。医药本身也是处于行业的底部区间。有些行业,处于历史底部,其估值中枢也会高于其他行业的历史高位,这是行业天然的差异,基本是无法改变的行业基因长期存在的现象,更多要看其合理或科学性

鱼跃毛利率51.7%,只是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不过净利润率上半年创历史新高,达到29.75%,排在第30名;盈利能力超过30%的股票清单如下:

这批具备极高盈利能力的股票,这个小群体的估值如何?

PB均值5.02,PE-TTM为32.6,动态PE为29.6,鱼跃依然离均值有很大的差异。无论哪个PE,在2024年年底前,能达到25倍,我都满意了。鱼跃无论是放在高成长、还是高盈利的群体中,都是估值最低的,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如果放到规模化器械股里面呢?

四、业务规模

收入均值才10.98亿,中间值更是只有5.24亿,收入高于20亿的只有25个股票,理邦这种聚焦器械行业30年的公司,上半年收入才10.9亿,欧普康式是7.8亿,开立医疗10.4亿,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医疗器械行业是典型的高盈利,但规模也很难做大的行业。

平均净利润才1.88亿,中间值才0.76亿,万东医疗;半年利润超5亿的才仅仅只有13个公司而已,占比只有7.7%;

赚钱又快又多,这是多么多么难的事情,有这种股票,估值也会一直高高在上,典型如爱尔眼科,联影,迈瑞,等到他们市值巨大后,估值依然难以低于30倍;

鱼跃收入、利润、经营性现金流都在前几位;

新华医疗只看器械,不看商业、设备,其实只有20亿;迪安诊断相对是中毛利率、低利润率性质,规模对它很重要,真正高毛利率,净利润率稳定20%以上,且规模比鱼跃高的就只有迈瑞、爱尔、联影了。

这个行业收入的高增长,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没有并购更是如此。爱尔商誉54亿,过去逐年增长,并购是它的杀手锏。鱼跃这块还有空间。

五、市值与其他

行业当前总市值21749亿,略低于茅台的2.33万亿,略高于移动的2.07万亿

千亿及以上,只有2家,迈瑞和爱尔;500~1000亿也只有3家,200~500亿为16家,200亿以上总共21家;均值128.7亿,中间值58亿;百亿及以下120家;

整个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A股公司,头部还是太少太弱,中间梯队也不够;

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21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0.83%。预计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规模将突破1.8万亿。

上半年,行业研发投入总共才134亿,均值0.8亿,平均研发投入/收入=0.8/10.98=7.3%;

普遍负债率比较低,低于40%的有123家,市值大于200亿的22家公司,均值才25.6%;

总体上来看,行业成长速度比较快,毛利率高,盈利能力较强,负债率低。

回到鱼跃,其规模、盈利、成长都是行业领先,但估值在最后,不过要是看鱼跃的年线,它又是一个长期大牛股。客观来讲,只有这种公司才适合长期持有,因为估值很少透支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价值股的典型代表。

去年离开鱼跃后,并不清楚啥时候会回来,当前的市值,如不是创历史新高的业绩,很可能也不会回来,中报总体上实在超预期,虽然还不是最理想的每条线都高成长,有涨有跌,换个角度看,也给未来的增长留下了一些空间与余地。

全部讨论

2023-09-14 21:51

医疗器械再细分有医用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微创医疗,家用医疗器械鱼跃医疗,三诺生物,可孚医疗,怡和嘉业等,医疗诊断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基因测序的华大基因,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长春高新等,医美爱美客,华熙生物,珀莱雅等。前两年被爆炒过的细分最近一两年跌的也很多,内窥镜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家用器械鱼跃都算是比较强势抗跌的了。这个行业长期看肯定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只是现在有些细分可能还没跌透。市场一旦见底这个板块大概率是可以排进前三名的优质赛道。

2023-09-16 11:14

$欧普康视(SZ300595)$ $惠泰医疗(SH688617)$ $爱美客(SZ300896)$
A股医疗器械行业,长期估值中枢在各行中领先,可能比白酒的估值大多数还要高。
但这个行业极低的研发费用及费率,仔细看数据,还是让我非常的惊讶的。
欧普康视2年前高峰千亿市值,但研发投入少到差点吓死我。18~22年5年时间总共1亿出头。这样的研发投入,怎么就维持了长期的高毛利率?这样的公司巅峰给千亿市值?这点极其可怜的研发投入,会有核心技术和创新?靠什么维持市场地位?靠营销和管理?如果逻辑上这都行,就不存在美丽国极限打压HW、DJI等一众公司的事情了。
欧普这种研发投入,动态PE15~20,可能我才会愿意考虑是否适合建仓了?
248亿的惠泰医疗,也是2021年开始研发费用才过亿,今年可能首次过2亿;
被市场诟病较多的乐普,算是A股医疗器械研发投入前几的公司了,但它摊子那么大,每年几亿的投入,就搞出了国内好几个领先的心脑血管相关器械。
爱美客千亿市值的公司,研发费用也是近2年刚过亿。
反过来想,研发投入远高于器械的家电企业,如果做TO C端的家用器械,逻辑上产品竞争力是很容易追上来的,但事实上也不是如此。
这个行业,可能还有很多隐藏在"研发费用投入"之外的一些东西。
但言而总之,研发投入实在太低的行业或公司,长期竞争力难以乐观。

2023-09-06 08:54

$鱼跃医疗(SZ002223)$ $可孚医疗(SZ301087)$ $蓝帆医疗(SZ002382)$
阿里健康研究院、天猫健康发布《诊疗家庭化消费趋 势洞察》,由于亚健康、专业康复、老龄等人群健康管理意识提升,家用医疗器械已经成为 很多家庭的必备“小家电”。
据 Eshare医械汇测算,2022年家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2086 亿元, 同比增长16.21%。看看过去7年的行业成长,这是妥妥的成长赛道呀。
鱼跃以2022年收入推算,扣除外销、临床部分,家用器械也就50亿左右,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当然每条细分子赛道拓展并不容易,比如可孚重点发展的听力业务,就算市场再大,鱼跃短时间内也拿不到什么市场份额,因为没有什么积累,也不是公司发力方向。另外,回顾疫情以来的POCT、诊断类医疗器械股,会发现哪怕是业内的公司,转型都是很不容易走出来的。
典型如蓝帆,走了并购的模式,巨额商誉收购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业务线,但培养、发展期一样很缓慢; 而绝大多数POCT诊断股,疫情的确赚了一笔钱,但业务模式、产品类型没有改变,像英科这种,多了巨额的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未来价值都会大幅下降。
231H,鱼跃主要是感染控制收入下滑较多,振德医疗也是如此,稍微有些共性。

2023-09-05 19:40

A股医疗器械行业去年研发费用超10亿的,仅仅只有2家迈瑞和联影,超4亿的只有11家而已,87家低于2亿,占比73%。$乐普医疗(SZ300003)$ 居然第3,$鱼跃医疗(SZ002223)$ 居然第8,$明德生物(SZ002932)$ 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的公司,高居行业第10。
这个行业历史上一直那么高的估值,的确也是太高了。

2023-09-02 21:24

哥们,看你最近发言较多,感觉你仓位有点重了。鱼跃的现在业绩无可挑剔,至于什么疫情受益股,纯粹扯淡,去年12月放开,今年456月业绩依然高增长,这也是疫情的原因,再说,熊市,鱼跃走的这样很不错了,去看看中证医疗指数都创新低了,市场很多不明就里的新兵蛋子。少来雪球,有时能远离噪音。我前几天看见一个哥们把鱼跃的呼吸机理解成是急诊icu用的,笑死……

2023-09-03 16:21

鱼跃的一个潜在风险是,呼吸机高增100%,而呼吸机属于耐用品,类似空调洗衣机,能使用十年以上。这几年购买的用户,十年内再也不会购买。疫情加速了潜在客户的兑现。而呼吸机在疫情期间,不仅仅销售额大幅上升,毛利率也大幅上升,疫情之后,存在量价齐跌的可能。其他增量方向,比如糖尿病的血糖管理,占比小且增长偏慢。

2023-09-03 15:47

市场够大,没有对手,持续高增长就可以,15年随便一个大城市的破烂小房子都是十倍。

2023-09-03 09:43

考虑一下鱼跃医疗以后几年的增长可能会降低导致缺乏溢价的几率。

2023-09-02 21:56

还是觉得鱼跃医疗符合好方向好公司好价格的标准,很难输,赢多少的问题,估计十年十倍吧

2023-09-21 08:16

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