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息环境下:大涨过后的银行股,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17回复:371喜欢:166

#市赚率投资指数基金#

5月20日,国内降息,国有六大行和部分股份行也启动了年内首次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首次跌破“1%”,国内正式进入低息时代!与此同时,最近一段时间的银行股却出现了大涨,不在创新高,就在创新高的路上。那么,大涨过后的银行股,是否还有投资价值呢?

银行指数的股息率:并不能直接挂钩无风险利率

低息环境下,高股息的银行股受到追捧。仅以近期关注度极高的银行AH指数为例,4月30日最新公告的股息率便高达7.3%。也正是因此,进入到5月份之后,投资者对其趋之如骛,也就理所当然。

不过话又说回来,很多投资者认为:股息率要与无风险利率直接挂钩才对。只要股息率能够达到无风险利率的2倍以上,就不算高估。这样计算的话,人民币10年期国债利率目前是1.7%,2倍的话就是3.4%。仍以股息率高达7.3%的银行AH指数为例,要在4月30日的基础上再涨1倍以上才算高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实际上,这样的假设也并不成立。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最近几年里美元的10年期国债利率。2020年,美国因为疫情大幅降息,10年期国债利率只有0.5%。2023年,美国因为高通胀大幅升息,10年期国债利率高达5%。短短几年时间,美股企业的分红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无风险利率却整整上涨了10倍。如果股息率直接挂钩无风险利率,那么美股应该下跌10倍才对!然而,这样的事情并未发生!由此可见,股息率并不能直接挂钩无风险利率!

银行AH指数:一个会自动AH搬砖套利的银行指数

目前来看,银行股的相关指数有很多。但长期来看,还是跨市场的银行AH指数更易胜出。仍以银行AH指数为例,自发布以来的近12年里,包含分红再投的全受益指数对比,银行AH指数累计涨了近3倍,年化收益超12%。关键是它的最大回撤还是相关指数里最低的,真正实现了“涨得多跌得少”!

仔细看看该指数的编制方案,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会自动AH搬砖套利的银行指数!编制规则翻译成白话文就是:AH两地上市的银行股,如果短期内A股上涨过多,就会切换成同一公司的H股。如果短期内H股上涨过多,就会切换为同一公司的A股。如此的动态调整,便相当于一个“低买高卖”的AH搬砖套利策略!

去年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AH搬砖套利》的文章。提过一种高级玩法:当AH溢价率逼近历史最低时,搬砖部分H股仓位到A股;当AH溢价率逼近近一年平均时,搬砖部分A股仓位回到H股。这样一来一回,便可顺利完成部分仓位的搬砖套利,吃到一个小差价。至于银行AH指数的搬砖套利,其实也与我的策略不谋而合!

凭借着独特的搬砖特性,4月30日最新公告里的股息率一项。银行AH指数的股息率甚至高达7.3%,反观中证银行指数的股息率则是略逊一筹的6.33%。也正是因此,跟踪银行AH指数的银行ETF优选(517900),今年以来的份额暴增了80%!

40美分买入1美元:揭秘了内在价值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要说的是,为了学习巴菲特,我发明了一个叫作“市赚率”的估值参数。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考虑到ROE是个百分数,所以真实公式是:PR=PE/ROE/100。1988年和1989年,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市赚率平均值刚好就是0.4PR。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巴菲特的口头禅。巴菲特4折5折6折买股,我也照猫画虎4折5折6折买股。如果是指数基金,则可放宽到7折左右每月定投。

针对“赚假钱”的公司,我又以50%股利支付率作为标杆,加入了N这个修正系数(PR=N*PE/ROE/100)。股利支付率≥50%的企业,修正系数为1.0(50%除以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修正系数为2.0(50%除以25%);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例如35%的企业,修正系数为1.43(50%除以35%)。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经常念叨DCF现金流折现,并把长期国债利率作为折现率估值股票。简单来说,就是低息环境可以提升股票市场对高估值的容忍度,反之则亦然。根据DCF计算器的数据测算,低息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会上移至1.1PR~1.4PR之间。高息环境下,市赚率的合理估值则会下移至0.7PR~0.9PR之间。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曾在股东信里分析过两个案例,合理估值均为0.8PR左右,也刚好符合当时的高息环境。

估值行业类指数基金:选出行业龙头即可

估值行业类指数基金,我最常用的方案就是选出行业龙头进行估值。最典型的,就是中概互联ETF(513220),我会选出腾讯控股作为行业龙头进行估值。如果腾讯高估了,就意味着中概互联高估的概率很大了。反观前文提及的银行ETF优选(517900),我会选出招商银行作为行业龙头进行估值。如果招行高估了,就代表银行ETF优选高估的概率很大了。

今日收盘,招商银行的TTM 市盈率为7.46PE,TTM ROE为14.01%。股利支付率为35%,修正系数为1.43。招商银行的修正市赚率=N*PE/ROE/100=1.43*7.46/14.01%/100=0.76PR。考虑到目前的低息环境,所以银行ETF优选(517900)基本算是7折左右的定投舒适区。

最后要说的是,当招商银行的修正市赚率涨到1PR附近时,我会提醒广大读者越涨越卖。到那时,少数读者肯定会反驳:现在是低息环境,所以“这次不一样”。借用投资大师邓普顿的名言:股市里最贵的就是这句话!

$银行ETF优选(SH517900)$ $招商银行(SH600036)$ $中概互联ETF(SH513220)$

@今日话题 @闭嘴吧超超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直言不讳的勇敢 @平和宁境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精彩讨论

ericwarn丁宁06-27 12:33

发文至今刚好1个月,$银行AH优选ETF(SH517900)$ 上涨10%了,今年上涨25%了。今天回调,洗洗更健康?

ericwarn丁宁05-28 23:06

股息率和无风险利率之间是存在着强关联关系的,但是关联的是无风险利率的长期趋势,而不是目前的利率,因为无风险利率是一直在变化的。如果美国投资者认为美国国债利率能一直维持在现在这个位置,那么美股可能早就趴下了,现在这个情况说明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目前美国国债利率是短期的,长期并不能站在这个高利率的位置。客观上来看,现在我们这个情况,很多投资者有对我们的30年国债收益率会长期维持2%以下的预期,所以银行可能股价还会再上一个台阶,也包括其他利润稳定的红利股。——兄弟算是把股息率与利率的关系给说明白了,严重同意,

ericwarn丁宁05-28 22:00

我自己的体系里,四大行也早就高估了。去年开始,就转换成股份行里最低估的招商银行和城商行里最低估的成都银行。本来想建仓杭州银行,但分红偏少,所以一直在错过、错过、错过。——江苏银行目前7折,比招行还低估。$招商银行(SH600036)$ $成都银行(SH601838)$ $杭州银行(SH600926)$

ericwarn丁宁05-28 21:47

刚刚有位球友表示:银行股虽然大涨了,但却仍然处于极度扭曲的低估。不过他的观点,却跑不通回测。除非2007年那种疯牛再现,否则大涨后的银行股,很难继续出现暴涨,

ericwarn丁宁05-29 08:19

分红太抠的银行股,一旦成长证伪,就比较被动了,这是我对宁波银行的理解,$宁波银行(SZ002142)$

全部讨论

发文至今刚好1个月,$银行AH优选ETF(SH517900)$ 上涨10%了,今年上涨25%了。今天回调,洗洗更健康?

个人感觉更多是国家要求资金护盘引发的上涨,如果股市开始逐步活跃,经济好转可能就到顶了

横盘多日,银行ETF优选又要创新高了吗? $银行ETF优选(SH517900)$

股息率和无风险利率之间是存在着强关联关系的,但是关联的是无风险利率的长期趋势,而不是目前的利率,因为无风险利率是一直在变化的。如果美国投资者认为美国国债利率能一直维持在现在这个位置,那么美股可能早就趴下了,现在这个情况说明大多数投资者认为目前美国国债利率是短期的,长期并不能站在这个高利率的位置。客观上来看,现在我们这个情况,很多投资者有对我们的30年国债收益率会长期维持2%以下的预期,所以银行可能股价还会再上一个台阶,也包括其他利润稳定的红利股。

你这标题就有逻辑性错误,或者是你对银行股的任职还需要提高,银行股是人类金融史上,最大的错误定价,看一个股票是否值得投资,是看他的估值是否被低估,这和它之前涨了多少,没有关系,如果还是被严重低估,上涨就不会停止,明白了吧?

银行的利润是靠规模快速增长硬撑的,而分红是为了维护股价硬挤出来的,70%的利润留存根本不足以支撑规模快速增长对资本的消耗,一边分红一边还得注资,分出去的钱还得想办法再拿回来,实际无法给股东创造回报,没有回报的资产有低估的可能吗,一群傻叉

05-30 09:21

“股息率并不能直接挂钩无风险利率!”这话对了一半。
股息率其实只是不能直接挂钩目前的无风险利率!
因为它挂钩的是折现生命周期内无风险利率的加权平均值。

05-29 05:19

所有的重资产行业,包括房地产,银行,机械制造,船舶航运,航空,都要在盈利的前提下给尽可能低的估值。。因为对于这类公司,债是实实在在的债,但是资产可以默认为0,因为但凡这个行业无法盈利,那废铜烂铁根本没人接盘,卖废铁的钱可能都不够拆解废品的费用,所以现在银行股是严重高估,暂时没有任何投资价值

05-30 14:52

主流投资人对银行股还是缺乏足够的研究!有大而化之,形而上的趋势!把高估的招行作为研究银行的标杆存在巨大的偏见!

退金令环境下的银行股大涨,A股40家银行14万亿,超过美国银行(12万亿)。会不会步当年退房令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