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市面上90%的股票都无法准确估值,把握剩余的10%亦可投资致富。——何以解忧?唯有本文!

发布于: 雪球转发:36回复:267喜欢:279

2000年科技股大泡沫之时,巴菲特曾假设自己是一位大学教授。并计划给学生们出一张考卷,题目就是如何估值市面上的科技股。令人意外的是,巴菲特对于所有给出答案的学生都判不及格,反倒是那些“交白卷”的学生才能获得及格分数。也就是说,巴菲特认为:当时的科技股根本无法准确估值,甚至是完全无法估值!

针对这一问题,巴菲特也曾在股东信里给出过解释。巴菲特坦言:市面上90%的股票都无法准确估值,把握剩余的10%亦可投资致富。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无论是我们熟知的市盈率还是股息率,甚至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PEG和DCF。这些估值法方法,都是在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这就依赖于优秀企业,仍将继续优秀。否则的话,所有估值方法都将翻车。而现实则是,优秀企业真的真的就具有了强大“惯性”。除了少数彻底平庸之外,多数则仍将继续优秀。尤其是在那些变化不大的行业里,这种“惯性”绝对是肉眼可见的!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有效把握剩余的10%,建立一个由优秀公司所组成的股票池,并适时增减。低估才买高估就卖,便可投资致富!!!

接下来要说的是,为了学习巴菲特,笔者发明了一个叫作“市赚率”的估值指标。其公式为:市赚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PR=PE/ROE)。当市赚率等于1PR为合理估值,大于1PR和小于1PR则为高估和低估。上世纪80年代,巴菲特两次建仓可口可乐。1988年的市赚率估值是0.474PR,1989年的市赚率估值是0.326PR。两年平均下来,刚好就是0.4PR。

比较巧合的是,从那时起,用“40美分买入1美元”就成了巴菲特的口头禅。再加上巴菲特90%的投资案例均符合市赚率低估买入标准,所以市赚率很可能就是巴菲特的投资秘密。

考虑到国企央企无法收购,只能通过股价上涨和股利支付来实现价值回归。笔者又以贵州茅台为标杆,加入了N这个修正系数(PR=N*PE/ROE)。股利支付率≥50%的企业,修正系数为1.0(50%除以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修正系数为2.0(50%除以25%);50%>股利支付率>25%的企业,例如30%的企业,修正系数为1.67(50%除以30%)。巴菲特曾经在股东信里透露过,他自己会以可口可乐作为“估值锚”。反观笔者,则选择了国内的价投标杆贵州茅台作为“估值锚”。修正市赚率的出现,也一并解决了茅台与银行的估值差问题。

同样的道理,考虑到PE=PB/ROE,所以市赚率还有一个推导出来的第二公式(PR=PB/ROE/ROE)。在估值周期股时,可以将MRQ PB和多年ROE平均值代入到第二公式。巴菲特当年投资中国石油,市值仅为370亿美元,市赚率估值则为0.38PR。巴菲特给出1000亿美元的内在价值,采用了四舍五入的计算方法。

文章的最后还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啥是优秀企业?如果仅从表象来看,那就是连续多年稳定的高ROE数据,比如说茅台五粮液皆是如此。不过也有翻车的时候,比如说地产股当中的万科,突然之间连续多年的高ROE就崩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个人能力圈了。至少又在国家发布三条红线政策之后,及时撤离地产股,才算是基本合格的个人能力圈。

文章的最最后要说的是,周期股并不具备连续多年稳定的高ROE数据。咋办?那就只能看景气周期里的ROE数据。仅以“三桶油”为例,上一景气周期里,只有中国海油的ROE明显超过了10%,优秀还是显而易见的!在萧条周期里以低PB将其买入,并用第二公式毛估估,多多少少还是靠谱的!

@今日话题 @勤劳的超超啊 @周期及其趋势 @陆冲河 @博士王神经 @曹国公李景隆

$贵州茅台(SH600519)$ $中国海洋石油(00883)$ $万科A(SZ000002)$

精彩讨论

日新客03-03 21:35

丁总可以说是量化里的价值派,最近刚去拜访了一家做量化的机构,恰好我也分享个怎么在量化机构路演中问清基本信息的办法,万一大家准备和量化分手问清楚来也不迟哈哈。
Q1:你们因子结构如何?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有没有恒定的配比?
解释:
基本面因子=财务数据+股东数据,考察的是公司基本面,收益来源于公司基本面转好;
量价因子=股票的交易价格+成交量+资金的流向,考察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收益一是来源于被吓到的投资者错误买卖造成的错误定价,二是追随聪明的投资者。
这样问能问出这家量化机构是基本面选手,还是纯纯博弈选手,问出风格后咱们可以根据自己偏好去挑。
Q2:所使用因子半衰期如何?
解释:
一个优秀的因子需要在不同的调仓周期中表现稳定,比如那种,这家量化机构回答他们一年只添加1个因子的,听起来就很牛逼,再看看业绩曲线,如果能够匹配这句话,那么就说明他们的模型真的很牛逼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市场结构巨变会让绝大部分因子加速失效,因此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问出他们的因子在市场结构巨变下能不能稳住。
Q3:生成信号各因子权重多少?
解释:
这个就是要问出这家机构有没有做信号过滤?要是一个因子出信号就马上下一单,这就完蛋了,风险太大了。
还得问出来,各因子之间的权重是等比例的,还是会手工调?一定要这家机构讲出来可以考据的计算办法,不讲清楚不行的,还不如点支香求神仙,逻辑感觉不可靠赶紧跑。

ericwarn丁宁03-02 21:06

本文的意思是,90%的股票都属于7尺栏杆,看到直接躲开就成了。在剩余的10%股票里,优中选优,或者是逢低买入,亦可投资致富。这剩下的10%,就是可以轻松跨越的1尺栏杆。

ericwarn丁宁03-02 21:38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市场先生很多时候都是对的。所以生搬硬套市赚率公式,投资收益并不会明显提高。上周的文章,与球友探讨了神奇公式在国内股市不太成功的现象。最后发现,如果把神奇公式或市赚率局限在优秀公司的股票池里,胜率就会大幅提高了。

等机会上门03-03 09:29

$泸州老窖(SZ000568)$ 当时我145全仓泸州老窖的时候,就是17倍市盈率。今年泸州老窖的ROE估计也在34%以上。那我就是花了五毛买了一元的东西,符合价值投资的所有标准。另外我觉得个人投资者只要懂4-5个股票,就能稳稳赚钱。我这几年赚钱的大头,也就靠长安汽车,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万泰生物。

ericwarn丁宁03-02 21:23

优秀企业真的真的就具有了强大“惯性”。除了少数彻底平庸之外,多数则仍将继续优秀。尤其是在那些变化不大的行业里,这种“惯性”绝对是肉眼可见的!——里外里就是在下注,但并不是下注短期,而是下注长期优秀企业继续优秀。

全部讨论

不可能,连巴菲特自己都难以把握,还是要靠运气。

03-02 23:34

其实我觉得也不用估值,按照巴菲特所说的,直接定投标普500指数即可,可以跑赢百分之八九十的基金经理,可惜我们这边没有VOO

历史上一贯优秀,经历过几个周期摔打的,一般没问题。地产的问题是从未经历过大周期,所以不能给出答案。2000年的科技股也一样,没经历过的事情不要赌。

03-31 17:01

市面上90%的股票都无法准确估值,把握剩余的10%亦可投资致富。
——把握1%就行(红利低波ETF持仓个股也就全部A股的1%)。

03-02 21:16

未来本质上是未知的,我现在感觉到市场出价确实有期合理成分

03-02 21:51

不知道“有效把握剩余的10%”,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学费太贵

03-04 05:08

学习了。最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看完楼主的文章豁然开朗。PR这个指标深得精髓

03-10 10:52

在市赚率的启发下完善了自己估值模式,在年前年后的风浪中保持了正收益,感谢楼主!对于ROE的持继性判断,我觉得是更高层次的认知,避免出现估值陷阱。譬如中国飞鹤在三段人口稳步减少的情况下,从刚发的预告来看,ROE降到了15的水平。24年出生人口会反弹,但三段总人口仍然还是逐步减少的趋势。如果没有第二曲线,飞鹤估值港币在低于270亿时才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腾讯最大问题是大股东退出体量太大,接盘资金一方面有限,另外也想剩机捡个便宜,此时流动性博弈在相当时间是核心。

03-14 17:12

请问近期有没有符合条件的股票进入交易视野?

03-03 12:55

学习,研究的好文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