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客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5喜欢:25
丁总可以说是量化里的价值派,最近刚去拜访了一家做量化的机构,恰好我也分享个怎么在量化机构路演中问清基本信息的办法,万一大家准备和量化分手问清楚来也不迟哈哈。
Q1:你们因子结构如何?基本面因子和量价因子有没有恒定的配比?
解释:
基本面因子=财务数据+股东数据,考察的是公司基本面,收益来源于公司基本面转好;
量价因子=股票的交易价格+成交量+资金的流向,考察的是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收益一是来源于被吓到的投资者错误买卖造成的错误定价,二是追随聪明的投资者。
这样问能问出这家量化机构是基本面选手,还是纯纯博弈选手,问出风格后咱们可以根据自己偏好去挑。
Q2:所使用因子半衰期如何?
解释:
一个优秀的因子需要在不同的调仓周期中表现稳定,比如那种,这家量化机构回答他们一年只添加1个因子的,听起来就很牛逼,再看看业绩曲线,如果能够匹配这句话,那么就说明他们的模型真的很牛逼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市场结构巨变会让绝大部分因子加速失效,因此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问出他们的因子在市场结构巨变下能不能稳住。
Q3:生成信号各因子权重多少?
解释:
这个就是要问出这家机构有没有做信号过滤?要是一个因子出信号就马上下一单,这就完蛋了,风险太大了。
还得问出来,各因子之间的权重是等比例的,还是会手工调?一定要这家机构讲出来可以考据的计算办法,不讲清楚不行的,还不如点支香求神仙,逻辑感觉不可靠赶紧跑。

热门回复

能这样问的是高手了,对方可能会有压力和怀疑,你到底是客户还是同行[大笑]
最近看了这轮小市值的流动性危机演绎,我感觉还有一个点是【因子的逻辑闭合问题】,其实有些因子挖出来,他有表面逻辑,但他的逻辑是无法闭合和。有些因子可能是一个偶然的因素形成超额,然后依次被不同阈值的模型发现并形成资金流入,从而不断正反馈不断自我强化这个因子。形成的盘面就可能出现从10涨到100,期间不同阈值的模型在不用的时间挖出因子然后加入全部赚钱,直到另一个意外发生,又依次触及各个模型的止损,股价瞬间DUANG回10的过程。其实这波纯粹的小市值模型就有点这个味道。

哎呀,迟关注振东总了[大笑][献花花]

[献花花][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