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股票还是基金,就是比谁能卷?!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1喜欢:9

 

看到冯波说的这段话,我颇有感触,前半句我认同,后半句我担心:

一个基金经能持续产生超越市场的认知吗?

随着年龄增大、规模增大,还能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吗?特别是随着现在A股的机构化,在越来越竞争激烈的研究层面,他能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吗?

我觉得挺难的!

·年龄增大必然精力下降,在认知层面,尤其是短期认知层面、新兴产业的认知层面,拼不过年轻人。

·规模增大,意味着只能投小部分流动性好的股票,这部分股票是机构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更难比市场有超额认知。规模大还意味着犯错成本提升,低于市场平均的认知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机构竞争加剧,大家都聪明,意味着要么拼谁更勤奋,要么拼谁更有胆量。

李晓星:每天5点起床,7点半开晨会

安昀:除了保洁阿姨,我每天最早到公司

钟帅:不是在调研,就是在调研的路上,路上也在调研

周智硕:每天晚上会把近3000份公告刷一遍

高兵: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休息是不可能休息的

陆彬:6点到公司,每周工作102小时

一个基金经理究竟如何才能保持超额认知?

我觉得应该有3个方面:

1、扬长避短,在能力圈内投资,专注和专业更容易带来持续的超额认知;

2、团队化和流程化投资,依靠团队可以弱化单人能力的影响,流程化可以保持认知的稳定性。

3、在长期因素和不变的因素上建立超额认知,超额收益也能延续的更久。在那些变化快和不稳定的因素上,即使建立了超额认知,也可能转瞬即逝。

总结一下,对基金经理来说:能专注、有体系、看长远,才能保持生命力。

于是问题又来到了我们这边,基金投资者怎么办?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很难保持持续的超额认知,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想要超额收益,就得不断去寻找有超额认知的经理。

我们能持续找到有超额认知的基金经理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也得在基金研究上有持续的超额认知?

这几年,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基金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好不容易挖掘到一个黑马,很快规模就上去了,要么忍受他的超额收益下降,要么又得去挖掘新的。

挖新人意味着风险,看对了是有超额收益,看错了可能就是负超额。现在市场挖掘新人的也越来越卷了,常常一个任职未满2年的基金经理,规模很快就百亿了。

 

我们在选基金上,能持续有超额认知吗?

我们本来就是散户,也很难建立持续的超额认知,所以留给我们的选项也不多了:

1、躺平算了,没有超额收益,就拿个平均收益也不错,随着A股机构占比的提升,平均收益也会越来越好;

2、交给FOF或投顾,让他们去卷吧,他们选基金经理比咱们有优势,只要有超额收益,多付点管理费也行;

3、长期持有那些能专注、有体系、看长远的基金经理,他们有长期的超额收益。

你会怎么选呢?欢迎留言探讨

还是你觉得自己更能卷,可以持续挖掘出黑马经理,战胜市场?

如果是的话

.....

麻烦私信告诉我名字[大笑]

关联阅读:

散户如何战胜fof和投顾?

2022年投资感慨:基金投资越来越难了

@今日话题 @雪球基金 @雪球达人秀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寻找热爱基金的你# #投资理财#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F003567)$ $建信中小盘先锋股票(F000729)$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F540008)$ 

全部讨论

2022-09-19 20:39

在基金投资这件事情上,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追求极致。
超额收益很明显的黑马经理长期来看会均值回归,要拿到这部分收益,他必须要领先市场挖掘公司,而你必须要领先投资者去发现他。做到其一不难,但是同时做到就很难,赔率过高容易翻车。
退而求其次,选择每年大概率稳定跑赢基准几个点的经理,长持下来效果也不差。我更加注重坚持投资理念并且有控制回撤能力的经理,长期来看,靠卷出来的阿尔法并不够稳定,但是回撤控制的阿尔法却是实打实的。
所以我现在很喜欢那些会控制回撤的中生代经理,不像老将虽然坚守理念但是波动极大,也不像黑马存在不稳定因素。至于规模,其实放宽到300亿以内,这轮下来,还是能找到一些不错的经理的。
总结就是,放低预期,均衡摊饼,先胜后战,耐心持有。

2023-02-28 18:45

基金经理收获超额收益,来自对宏观市场研究,公司研究,周期的研究,风险识别,控制,同时打破投资路径依赖。

2022-09-25 08:12

看到最后把钱交给了中欧超级股票全明星然后发现业绩超级差,卒

2022-09-21 15:41

写的深入人心

2022-09-20 12:10

能吧,今年感觉非常好

2022-09-20 09:17

内卷这个词是不是被用滥了?努力工作也叫卷?难道都躺平就舒服了?

2022-09-19 20:57

有时间写写量化策略及对应基金啊?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