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和资产,甚至任何东西都开始定价,是金融行业从业者的无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看了螺丝钉的文章,你的工作和资产究竟值多少钱,第一感觉就是可怕;对人和资产,甚至任何东西都开始定价,是金融行业从业者的无情。

文章中列举的相对估值法,就是货比三家,自身相对于不同时间,或与同行业者进行比较所得出的估值法;

而绝对估值法,则是按照现金流和折现率对一切有现金流的资产进行估值。比如股票、房产和你的工作。

对上述2个估值方法进行衍生,其实可以对一切资产、人和工作进行估值,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选择工作、配偶和关键时刻的做出重大的选择。

举个例子:你刚刚大学毕业,步入职场,可选择的工作包括公务员、国企、私企、创业等,在有限的选择继续深入信息之后,你可能会有几个相对而言的比较选项,那么采取估值法对其进行理性的比较更有利于你做出长久正确的选择。

国企工作工资20w,民企工作工资30w,但折现率5%作为市场平均折现率,这个民企开出的30w工作,折现回估值就是30/5%=600w;而国企相对于稳定,折现率更低,20/4%=500w的折现后估值。 从而做出你择业的判断。

再举个例子,你择偶的时候,也有部分不确定因素,来衡量人的价值,选择高价值的配偶。(这听起来挺可悲又可恶的,不是应该把爱情放在第一位嘛?)这次我们选择把价值放在第一位。一号选手有一套市区价值400w的房子,但是她的工作收入相对较低,比如10w一年;二号选手有一套市区价值100w的商铺,他的工作收入相对较高,比如20w一年;三号选手没有房产,但是他的工作收入30w一年。按照价值计算,三位选手20年的总计价值为600w、500w,600w;这样看在择偶的时候,有房产可以抵扣的相对而言是少奋斗至少20年。对于不少女性想要高富帅,男性想要当赘婿,应该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支持大家去做这样的选择。因为从价值的角度来讲,人家不过是去选择更高价值的配偶而已。当然尽调完善的话,在择偶的时候还需要关注配偶家庭里的负资产(赌博的老爹、网贷的弟弟和生病的娘)

推而广之,很多事情的决策应该是有基于价值大小的判断的,比如你的时间、你的精力,花在什么事情上,获得的现金流和价值增长也可以进行折现计算。

但反过来说,总是以价格来定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你的情感、爱情、亲情都被折算成价格,你是个无情的计算器,你的眼里就只有钱,所以可能也过得并不开心。

在这里奉劝大家,工具只是工具,什么时候使用,或者用成什么样子,完全看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