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超声波,何以遥遥领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5喜欢:32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评价汇顶科技在生物识别领域的地位,那必然是——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千呼万唤,千难万阻,千辛万苦,千山万水,汇顶科技历经三年研发,在今天发布的VIVO 100X ultra上,首次正式官宣汇顶的王牌产品,超声波指纹。同时还有触控+音频三件套,这是目前单台手机,汇顶产品单机价值最高的一款手机。

本文有点长,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指纹识别的前世今生

2013年9月,手机指纹鼻祖苹果,在iPhone5s上发布了首款电容指纹,一款划时代的产品掀起空前的关注,一批厂商蜂拥而上,引发各种底部、背面、侧面电容指纹爆发式增长。

2016年9月,小米5s全球首次发布超声波指纹,只不过当时的超声波指纹是集成在Home按键中,并非如今主流的屏下超声波,最终只是昙花一现。

2017 年,在vivo Xplay 6 改装机上,首发了高通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随后,vivo又推出了全球首款搭载超声波指纹手机——vivo X20 Plus UD。

2017年9月,指纹识别走到十字路口,一时间质疑声四起。苹果在iPhoneX新机发布中,令人震惊的取消了电容指纹,正式采用人脸识别作为替代并沿用至今。那一年,摆在安卓厂商面前的问题,跟还是不跟?对汇顶科技来说,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2018年3月,拐点初现,第一台屏幕指纹量产机面世。vivo X20 Plus采用了美国新思Synaptics提供的光学指纹(准直器方案)。随后的vivo X21进一步对指纹技术进行优化,这时的供应商除了美国厂商外,多了一家中国企业的身影——汇顶科技

2018年6月,vivo继续与汇顶科技合作,vivo NEX旗舰版上使用了汇顶科技独供的屏下光学指纹方案,这种方案的重大创新,是采用透镜式方案,替代了以往准直镜方案。这就是沿用至今的短焦指纹,汇顶作为这种技术的开创者,打造出当时的爆款产品。

2019年11月,小米发布CC9 Pro,首次采用汇顶科技的超薄光学指纹。这种指纹创新采用微透镜 + 微准直的方式,综合前几代指纹的技术优势。

2021年1月,三星S21首发高通第二代3D超声波指纹,对光学指纹发起重大挑战,逐步占据一席之地。

2021年8月,国产手机厂商纷纷跟进超声波。魅族18携超声波指纹回归国内视野,随后vivo也成为超声波指纹的最大支持者,iQOO系列、vivo X数字系列、X Fold系列、X Note系列,先后发布了广域超声波、折叠屏双超声波等产品。

2021年也是一个屏幕面板的技术拐点,在国产手机大面积跟进超声波指纹后,汇顶在当年也随之上马了超声波指纹项目研发。

2023年,VIVO子品牌iQOO11Pro首发新一代高通超声波指纹,还并没有采用汇顶的超声波指纹,不过在设备信息代码库中发现,预留了汇顶超声波指纹的信息。

2024年2月,还是iQOO11Pro,汇顶以二供身份进入该机型,公司官网也首次更新了超声波产品信息。

2024年5月,VIVO X100 ultra发布,汇顶的超声波指纹,终于迎来首次商用官宣。

VIVO是汇顶的真兄弟、亲兄弟。在各类指纹的推广中,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特别是2017年,在指纹发展的十字路口、生死存亡之际,得到vivo力挺,当然也凭借汇顶自身的技术突破,在面对苹果放弃指纹的情况下,在短焦指纹领域打了一场翻身仗,并于2019年迎来业绩全面爆发。

汇顶和VIVO的铁,还要追溯到当年还是做固定电话芯片的汇顶,和VIVO前身步步高集团,在电话机产品合作上就结下了深厚友谊。这里要真心的感谢老铁支持。

二、指纹市场的竞争格局

1.从技术路径看,指纹识别技术领域,一共出现三类四种主流技术,电容指纹、光学指纹(短焦光学指纹/超薄光学指纹)、超声波指纹。三类四种指纹技术各有其优劣势。

电容指纹:优点是便宜,技术成熟,解锁速度也很快,但无法放置于屏幕下方,主要放在手机侧面。现在一般在低端机型中使用,但由于折叠屏的屏幕特性,在折叠屏中也被广泛采用。

短焦光学指纹:技术成熟,价格适中,是中端机型的主流选择。由于镜头模组较厚,影响内部结构堆叠,因此只能放在屏幕最下端,影响手指解锁的舒适度。同时在湿手、油手或者暗光环境下,对解锁效率有一定影响。

超薄光学指纹:汇顶独创指纹技术,采用细小的微透镜列阵组成的薄膜镜片,替代厚重的传统镜头,使得厚度只有原来镜头式指纹的十分之一,不受空间堆叠影响,可以摆放在屏幕任何位置。性能上优于短焦指纹,价格比短焦贵,但比超声波便宜。

超声波指纹:性能上无疑是最优选择,湿手、油手、暗光、强光,任何环境都能自如应对。稍有的缺陷在于不适用硬屏,但目前软屏在中高端已成为主流。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贵,这是影响产品推广上量的主要原因。曾经高通超声波一家独大之时,只有在高端旗舰机型中才能见到超声波的身影。未来在汇顶带动下,将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产品。

2.从商用情况看,我汇总了近年来手机指纹商用情况。

三星是超声波指纹的坚定支持者,国产魅族和vivo(iQOO)也随后加入了高通超声波行列。

小米、OPPO(一加、真我)、谷歌中兴系三机,则是汇顶超薄指纹的支持者,21年因为大环境影响,华为、小米、OPPO一度从超薄指纹降级短焦指纹,目前除了华为基本回归。

随着OLED替代LCD屏幕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像红米Note等千元机型,也在逐渐从侧面指纹升级为短焦光学指纹。

当然,还有有一些比较抠门的厂商,5000以上旗舰机还在采用镜头式指纹。华为曾经是最早一批采用超薄指纹的客户,但目前仍然采用短焦指纹。荣耀是从始至终、一如既往采用短焦指纹,确实是抠,希望他好自为之。

以下我汇总了全球安卓系旗舰手机的指纹运用情况。

3.从竞争格局看汇顶科技一直光学指纹的领导者,即使在激烈的价格战下,市占率2023年还维持在70%,其他入局者包含神盾、思立微、极豪。而超声波对手只有一家高通

在研发超声波的这些年,汇顶光学指纹受到了很大挑战,主要压力来自于OPPO与韦尔豪威投资成立的极豪科技。这家由旷世的算法团队和豪威的CMOS团队组成的技术班底。极豪CEO是一个90后,30岁不到掌舵极豪科技。曾经全国奥数金牌,保送清华计算机系,随后成为旷世科技的5号人物,凭借在算法上的独特优势,把短焦光学和侧面指纹卷出了天际,率先把光学指纹解锁速度降到200ms以内,随后突破了100ms,这个速度已经和超声波指纹没有太大差异。

不得不说清华系做技术确实很强,很多硬件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算法攻克,在数字竞赛上一路风头正劲。

但商业赛场,不同于数学竞赛,即使极豪算法水平再强,能把解锁速度卷到极致,但几十毫秒的解锁速度优势,对消费者体验微乎其微。关键在于综合性能。

这几年,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汇顶科技在又一次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如今,汇顶推出了超声波指纹,彻底阻断了追赶者的步伐,这包括极豪在内的所有光学指纹厂商,这是他们远远所无法触及的技术领域。等待他们的,除了技术竞争以外,还将面临面板技术路径的大变革。

三、光学指纹的生死命门

在面板发展的大趋势下,催生了透光屏、低透光屏的发展。面对这种屏幕,光学指纹在高端机型中将面临终结,而超声波指纹是目前的唯一解。

到底什么是不透光屏幕、低透光屏?

从字面理解,这种屏幕无法或者很难被光线穿透,面板下的传感器无法读取屏幕上方的指纹图像,导致光学指纹读取失效。只有超声波自身的穿透特性,不依赖光线照射,可以穿过不透或低透光的屏幕,获取指纹数据。

不透光屏幕,一直存在折叠屏上。由于屏幕需要反复折叠,厂商采用更加轻薄的面板,但面板薄到一定程度时,屏幕刚性大幅下降。厂商选择在玻璃层和发光层下方增加一个支撑层,一般为钛合金材料,使得强度更高、韧性更好。但是,放在钛合金层下面的传感器,就一点光都透不过去。

2021年,一种新型的不透光屏加快落地。三星Galaxy Z Fold3首次发布了名为Eco² OLED屏幕,三星内部称之为Pol-less,国产的京东方称之为COE,天马称之为CFOT。这种屏幕与普通OLED相比,可将功耗降低25%,透光率提升33%。而最新Eco² OLED Plus技术可将功耗再降低37%,透光率则突破性提高160%。这将是面板发展的终极趋势,此类屏幕最大的技术变革,是取消了偏光镜,让屏幕厚度下降了40-100微米。取而代之的是采用了彩色滤光膜,这种滤光膜具有不透光特性,填充在彩色像素之间,让面板密不透光。

这种屏幕依然会在折叠屏中成为主流,但最关键的是,无偏光镜技术的这种pol-less技术,未来还会逐渐在直板手机中得到普及。

从面板设计的大趋势来说,屏幕像素单元的密度越来越高,设计电路复杂度越来越大,像素间的间隙越来越小,透光性能越来越差,这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手机前置的摄像头,还能通过挖孔的方式解决,而体积更大的指纹传感器,只有超声波指纹唯一出路。

四、生物识别的终极对决

全球手机市场大概12亿上下的出货量,扣去苹果2亿多的出货量,安卓手机大概还有9亿多的市场份额。这9亿多的机型,是汇顶的主战场。
超声波指纹的短期目标客户是5000万到8000万量级的安卓旗舰机型,长期目标锁定1-2亿出货量的次旗舰和中端顶配机型,哪怕与高通各分一半市场,掐指一算,带来的业绩增量未来可达到20-30亿甚至更高水平。

下面简单展望一下超声波指纹的未来格局。

1.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

汇顶超声波指纹的面世,无疑向世界宣布,我是全球的指纹老大,不可撼动的老大,毫无争议的老大。从2021年启动超声波研发立项,一版定案,2024年初小批量供应,24年中启动放量。哪怕高通你再厉害,再多专利封锁,3年时间,超声波指纹说做就做出来了。这个研发速度以及商业转换速度足以体现实力。

很多人说,超声波指纹不是汇顶独创的,只是跟在高通后面的复制产品,体现不了创新力。讨论这个问题可以创新药领域来解释,一款产品成为First in class固然重要,但要成为Best in class才是终极目标。FIC确实有很大几率成为BIC,因为有先手优势、有专利卡位,但被后来者弯道超车也很常见。

汇顶的竞争优势,性能与成本,让超声波指纹不再是高端机型的专属,形成了具备大众普及化的技术条件。

我不是第一家,但我要成为最好的一家。

2.不可逆转的屏幕趋势

前文已谈到了低透光屏、不透光屏的发展大趋势,这是超声波指纹“被动”放量的市场需求所在,也是汇顶加快超声波指纹研发的初衷,更是光学指纹在中高端市场走向衰退的技术趋势。

这种屏幕已发展了好几年,在今年4月的投资交流会上被张总首次提及,在中高端机型中,随着屏幕反光结构、线路走线布局的改变,像pol-less这种不透光屏幕加快商用,可以说光学指纹已经走向了末路,厂商不得不选择新的替代方案。这也是为什么汇顶在这三年,集中全公司上下最强的资源力量投入到超声波指纹研发中。

这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得超声波者,得高端机的天下。

选择超声波,解锁速度快并不是替代的必要理由,而是迎合了面板发展的大趋势,是高端机型不得不替换超声波指纹的历史必然。

3.持续厚增的单机价值

超声波指纹,是目前汇顶全产品矩阵中,单价最高的一颗芯片。

价格这东西比较敏感,在网络平台也没必要探讨太明白。可以肯定是随着时间推移与规模出货,单颗芯片成本必然逐步下降。

正如前文表格中所示,高通超声波指纹大概在5美元多,以往的单点超声波是8×8mm的传感面积,新版超声波被汇顶卷到了5×5mm,只有上一代版本面积的40%多。晶圆成本是最大的刚性成本,在满足同样性能的情况下,sensor面积越小,晶圆成本越低。

sensor面积大幅下降后,单价肯定也是大幅下降的,将大幅低于原来的5美元,甚至我相信未来会下探到3美元+。

一定有人要问,价格不是贵越好吗,降价也会是好事吗?

有一条商业铁律,只有降价才能放量。通过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达到规模量产的条件,实现以价换量。

单价和营收的关系是一条正态分布曲线,单价高昂、出货量较小,营收较低。单价下降到一个极值,出货量大幅增加,营收达到峰值。但是再往后即使继续下降成本、增加出货量,但营收体量增加的不明显,甚至可能下滑。

4.稳步扩大的目标客户

超声波指纹的先期定位聚焦高端市场,成为旗舰机型的标配。客户对象分为三类,市场拓展分为三步走。

第一类,是VIVO/iQOO等一直采用高通超声波的厂商,本身对超声波有采购需求,并乐于接受替代方案。这里还包括三星,汇顶明年最重要的目标客户,没有之一。即使是菊厂的高端机出货量级,相比起来也差距太远了。

这种直接挖对手墙角的方式,属于直接增量。

第二类,是小米、OPPO/一加/真我,以及谷歌等一直采用汇顶超薄指纹的客户,3美元多的超薄指纹都用了,再贵那么一点,用个超声波也不是太大问题。

这类型属于相对增量,可以理解为左手打右手,虽然是自己打自己,超声波换超薄,但单机价值有一定提升。

第三类,是高端机型还在执迷不悟使用短焦指纹的两个H客户。这两个比较麻烦,因为他们2家都推了3D人脸识别,所以对指纹升级的需求相对弱一些。荣耀今年已经开案了超声波,至于菊厂,今年先暂时忽略。

从市场拓展来看,分三步走。

第一步,占领安卓系的旗舰直板机型,有量,价高,对配置升级的需求大。MOV是主力部队,三星是未来第一目标客户,毕竟目前在全球高端手机市场,能和苹果一拼的只有三星。

第二步,渗透安卓的次旗舰或者中端流量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能否放量的关键。这类型有量支撑,也有差异化需求,一旦下探成功,放量可期。

第三步,拓展安卓折叠屏机型,目前折叠屏出货量还小,不过在快速增长阶段。关键在于,内外屏可以各上一颗超声波,一机顶俩。

国产高端机年销量,也就曾经的华为MATE40系列能超2000万,现在仍然还起不来。除此之外,只剩小米的数字系列达到千万量级,其他品牌还是有点具体。国产手机,能上千万级出货量的都在中端机型。所以未来的中端机,才是决定超声波能否放量的核心因素。

5.渐进增长的业绩贡献

很多人问超声波指纹算不算汇顶的爆款产品,如果爆款的定义是指17年的屏下光学指纹,那超声波应该不算。

2018年汇顶屏下光学指纹开启规模化商用,差不多就像2024年的超声波。但光学指纹爆发力太强了,在2019年1年时间,光学指纹从30亿暴增到54亿,一年时间净增加24亿,迎来一夜暴富,堪称为顶级爆款产品。超声波要突破20亿营收,我估计怎么样也要2-3年以上。

当年的屏下光学指纹,是手机迈向全面屏最关键的一块拼图,属于从0到1的技术变革,现在超声波是从1到2的优化升级,前者是有与没有的问题,后者是好与更好的问题,需求相对没有那么迫切与强烈。所以超声波很难是爆炸性的增长,只会以稳健上升的态势逐步渗透提升。

今年能用上汇顶超声波指纹的机型其实已经差不多明确了,覆盖MOV以及子品牌旗舰,估摸量级在2-3000万,有望5亿以上的营收贡献。至于明年,如果三星能有所动容,哪怕是二供,超声波贡献将突破十亿,次旗舰或中端流量机如果能顺利下沉,20-30亿营收也不是问题。

6.组合出击的产品矩阵

分析超声波,不能只看超声波,要从指纹产品矩阵来看。

汇顶的三类指纹产品矩阵已形成,市场推广策略可以总结为三个字:“向下卷”。

超声波牢牢占领高端,在旗舰直板机型、折叠屏机型中覆盖上量。高端机型虽然量级小,但动辄大几千、上万元的机型,对成本的包容度也会更大,在项目初期、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是推进项目落地的首选。

光学指纹占领中端,并向低端机渗透。光学能向低端机渗透的基础条件,在于OLED屏幕扩张增长。23年OLED屏幕占比首次超过50%,但如果抛去苹果,整个安卓市场OLED屏幕采用率大概30%多,空间还有很大。因为屏幕特性,LCD屏幕无法采用屏下指纹,被OLED替代后,将加快带动光学指纹的渗透拓展。

侧边指纹一方面捡漏还没有指纹识别的低端市场,一方面在折叠屏中锁定份额。虽然侧边指纹定位低端,但是出货量巨大,特别在手机机身轻薄化的趋势下,形成了超窄侧边指纹的微创新需求,提高了一定技术门槛。折叠屏手机目前大部分也是采用超窄侧边指纹,单价甚至比低端的光学指纹还贵。

超声波是指纹产品组合的价值先锋,光学指纹为基础中军,侧边指纹为量级后盾,通过组合出击的方式,高中低端全面布局、抢占市场。
现在就是超薄光学指纹有点尴尬,可能会就此淡出市场,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定位。

7.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

汇顶与那位海外对手相比,客户优势是天然形成的巨大优势。除了苹果和三星,中国手机厂商全球市占率接近60%。

如果要说锅铲替代,这个词太敏感了,现在强调对待外资企业必须一视同仁,反正就是撒开手公平竞争。竞争肯定是公平竞争,但客户就在家门口,除了小米北漂以外,其他华荣OV加上传音,5大手机厂商都在深圳或东莞。离客户近,沟通成本、服务优势都会集中体现。业务上的问题随叫随到,工作之余喝喝小酒、撸撸小串、唱唱小曲更方便联络感情。

十多年的客户基础,所建立的深厚友谊、形成的牢固伙伴关系,这是其他厂商不具备的。只要性能达标,MOV几家毫不犹豫纷纷支持超声波商用,给予了巨大的帮助与支持。

当然,高通的骁龙捆绑大法伤害性还是有点强,也有国产厂商就范,我相信这种行为持续不了多久,会一步步被瓦解。

8.悄然形成的小院高墙

整个芯片产业链上,涌现出许多大体量、高单价的热门赛道,相比之下,指纹芯片容易被忽视,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但从整体产业链竞争格局来看,指纹产品甚至远远好于许多热门赛道。

光学指纹经过7-8年的市场沉淀,汇顶仍然牢牢占据70%以上的市占率,市占率超过5%的竞争者也只有台厂神盾和国产思立微,后起之秀极豪似乎已经越走越远。进入超声波市场,能与汇顶一战的只有高通,国产为零,而且会在至少未来3-5年内保持国产零竞争的状态。这就意味着,没人在后面卷你,也没人和你打价格战,至少保持3年以上的发展扩张红利,正好避开打得火热的中低端机,甚至还可以放开手脚在光学指纹上打价格战,自己牢牢占据高端市场。

像极豪这样喜欢卷参数、像思立微这样喜欢抄技术的企业,我建议各位老师们,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走自己的路,让同行无路可走。

9.留有后路的技术储备

一定有人提到指纹被人脸替代的问题。所以,分析指纹就不能只分析指纹,要从生物识别这个范畴来看。

生物识别在手机上的功能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屏幕解锁、应用登录、金融支付。安全性从低到高、逐步增加。指纹可以覆盖上述三类功能,人脸就要作区分了,如果像苹果以及极少数安卓手机使用的3D人脸识别技术,也能覆盖上述三类功能需求。但大多数安卓手机用的只是2D人脸或者配合红外做出的精度比较低的3D人脸,这类型人脸识别只能用于屏幕解锁,至于金融交易领域,远远无法达到安全性要求。相当于即使是去超市买东西也无法用人脸支付,如果没有指纹,那就只能干输密码。

制约人脸识别上量最根本原因,就是成本。所以除了不差钱且有结构光专利技术的苹果以外,没有一家安卓手机能放弃指纹识别,对,没有一家。

我特别希望3D人脸识别能被手机厂商广泛使用,因为不论是是3D结构光或者ToF两种主流3D人脸识别技术,汇顶都已取得商用或具备商用条件。

只要客户想推3D人脸,在有量的支撑下,汇顶就能进一步把成本做低,推成市场主流。毕竟结构光是贵的离谱,ToF价格也是高高在上。目测若干年范围内,手机厂商都不会有放弃指纹、只用人脸的方案。

10.一望无际的蓝海市场

超声波技术,是汇顶在传统光学基础上的一次突破升级。除了在指纹识别领域的广泛应用,超声波的应用市场十分广阔。

比如车载超声波雷达,用于倒车雷达的自动泊车应用领域。比如工业领域的超声波流量表计,工业机器人上的超声波避障功能,还有医疗领域的超声波检测设备等。

超声波的上限在哪,目前还无法估计,只是有些想象空间虽然美好但还太遥远,三年内落地不了的,先当做美丽的愿望,还看不到边,想想就好。

随着超声波推出,汇顶在光学指纹上,无惧几家小厂竞争,在超声波指纹上,拉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有价的保证,有量的支撑,还有屏幕低透光的大趋势,这为超声波放量扫清了道路。

今年选用汇顶超声波的机型已经基本画完圈圈了,真正的变量在于明年。

我想对那些还在执迷不悟用短焦指纹的甲方爸爸们说:客户体验在哪?品牌保证在哪?价值体现在哪?超声波指纹在哪?赶紧用上上上上!

超声波指纹,向上打开了天花板,向下稳住了基本盘,主导着这场反击大战全面打响。

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

$汇顶科技(SH603160)$

全部讨论

小陈是汇顶内部的fae吧,文案公司发给你的?

05-13 22:08

总舵主好快!

05-13 22:52

安全芯片是不是要等着NFC一起的,感觉从oppo两款产品之后没啥动力了

对华为自研超声指纹有点担心,怕华为自研出来

楼主,科普下华为为什么不用汇顶超声波?可以吗

05-13 22:35

陈总最长一文,汇顶深套看能否回本

05-13 22:32

总舵主的分析也是遥遥领先、遥遥领先、遥遥领先!

优秀博士论文级别的帖子总舵主牛

06-03 14:41

陈总,指纹芯片市场规模多大,包括超声波,光学和电容的合计大概有多少

06-03 00:10

华为自研超声波指纹,这对汇顶不算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