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2年弟弟想给孩子买个学区房。他工作没多少年,已是二套了,手里也没多少钱,好在公积金挺多够每月还贷的,可首付肯定是困难的。虽没向我开口,老头子已看出来大家的不易,提议把县城里的房子给卖了。

老头子原来在晋南小县城地方国企里,厂里建的家属院,2000年右左建的二层带院小楼,老两口退休后给弟弟他们看孩子,房子也就空了有五六年了。老头想着卖了 弟弟的首付也就是解决了。可内心又有点舍不得,那是他们的住了半辈子的地方,是最早一批从小山村里搬到县城里的人,是他们的青春、也是他们的荣耀,还是他们最后和最大一点资产。

老头子和我商量:给卖了吧 我兄弟俩一人一半 也不留恋厂里的那些人情事事了;要不全给我吧,我付一半给弟弟 他首付先解决了,房子也够大的 谁回来 或两家子里一起回来都够住的,啥时候回来都有个地儿。我当时股票也赚了点钱,没多想就说我留着吧,是给老两口尽一份孝心,也给自个留个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大家的无言的期待。

可这两年的发展总不尽人意,股票连着亏了两年,公司的生意也半死不活的。23年又想着把孩子转天津来上学,又购置一套房。一下子压力大了起来,想想能周转的也就老家的那套房了。人一穷了,就要换个角度来说事了。那房子已经闲置了五六年了,我和弟弟几乎也不会举家搬回去了,也就偶尔春节或清明回去呆几天,那村里还有房可以住的。当时建的房子巷子只有3米,车子进来出不去也没有停车库。户型也偏老了,不像现在新建的套房结构。再者现在大城市化,小县城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个个说着都挺有道理,先说服自己,再一一说给老两口。老头子一听也大概知道我的想法,也没让我费心,他直接回去带中介挂了出去。

23年四月老头子回家,问了问熟人 给第一波中介报75W,一开始人来人住的,老头子也信心实足,可三个月过去了,连个议价都没有。老头子也有点慌了,连忙给中介说降10W,又来了一大波人,前前后后老头都没心气了,钥匙给了中介自己来看吧,终于来一个议价,前前后后看了六七次的,在房子里指指点点说了一大堆毛病了,老头子都不想理睬了,后来又通过其它熟悉的人过来问 绕过中介再降5W(在小地方,三拐四绕总能找到的互相认识的人)老头彻底无语了。又给我分析说,现在买个地基都要30W,盖个框架也要30W。我们这个还是国有产权,还有装修啥的,怎么说也得65呀。(我们那边小产权的很多)

算了算了先不卖了,给办好产证再说,以前也没想过要卖,建房时都只办了土地证,房产证也一直没办,正好我家在最南边 前面他们厂里的铁路线,其它人也怕办证时这个签字麻烦,老头子又东跑西跑把所有的手续给走完,把产证给办下来,给了熟悉的中介钥匙,去云南过冬了。

24年春节期间,又来了一波看房潮,可能是外出务工的人员回来了。年轻人喜欢新建小区的 大花园大地库的, 村里转县城的 喜欢便宜的,我们这个看着单价便宜,可面积大,总价不便宜的,总之 看的人多,真正想要的人少。有个跑大车生意的司机看上了,人很爽快,不以挑毛病来压价格,直接说60可以成交,终于在中介多方口舌下 以 62.5成交了。年后也快就到清明了,老头子3月初就赶回去了,当天下了飞机就去办手续,一个月了过去了,对方的贷款手续在还没办下来,都在等。

老头一个人也乐意在村里呆着,邻居们家里有点家具或家电的问题,他都能帮着捣鼓捣鼓,人家也送他很多种的蔬菜水果或吃的,熟悉的老朋友直接在人家家里吃一顿,东拉西扯能聊一个下午的,苹果多的还给我们寄过来点。 村里的红白喜事,人家没来我们的家办的事 觉得不好意思没请他来出份子钱,他也不在意,谁家有事都去了,上个份子钱,给人家招呼两天 吃上几顿。现在村里 年轻的老人也少,很多和他差不多岁数的还去外面在打点零工的,他很快就成了白事里的主力军,很像当年我的爷爷,并乐此不疲。可能是又找到他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