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回顾】超哥投资体系大公开

发布于: 雪球转发:64回复:24喜欢:172

》》》点此观看直播回放《《《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节来啦!基金学习大礼包派送中:年度好书免费邮到家+雪球独家策略报告限量送,点击直播间弹窗/直播回顾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后,基金学习大礼包立马拿到手!

#好市发声,浪底淘金# 百位大咖齐聚2023雪球基金直播节

【直播主题】超哥投资体系大公开

【直播嘉宾】@刘志超 雪球人气用户

【直播看点】

1.投资理念:价值为舵,情绪为风。

2.投资策略:阿尔法+贝塔+风控。

3.投资者现阶段该怎么办。

以下为完整直播回顾:

畅超哥:大家好,我最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进行一些思考,把之前一些零散的投资策略,包括投资理念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提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提炼出来的这些投资理念和策略。

我们通常在股票市场里投资会分为价值派和市场派或者是偏量化的,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具体的操作策略,我们首先要把市场中投资收益的来源搞清楚。市场的收益来源就是阿尔法和贝塔,阿尔法主要是根据这个公司本身,我认为是市场里收益的主要来源,公司具体的增长,包括它的价值重估。

比如原本被低估的公司,有了一些新的业务,带着它进行了一些新的业务或是第二曲线,本质上来说是公司带给我们的价值。这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大家是没有异议的,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基本面投资,大家基本上对投资的收益是来自于优秀公司的成长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大家有时候会有一点不太确定,就是市场本身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超额的收益。以传统的价值投资,或者是基本面投资的眼光来看,认为市场的牛市或者熊市,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控制这个市场的,或者是去影响这个市场。我们既然不能对外界的环境,对市场进行一些影响或者控制,那我们可以不关注它,不在意它,把重点放在公司本身,放在阿尔法本身就可以。

如果从长期来看,它的投资收益可能会在市场的牛熊状态间上下波动,长期来看对收益本身,你不关注它可能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另外一点我们也要看到,市场本身是具有一个很明显的周期性的状态,且在牛市和熊市当中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

牛市里面的乘风破浪是市场带来的,牛市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回报率非常好,但是反过来看,牛市接下来的熊市里面的惊涛骇浪也是市场带来的。如果我们把市场里面特别极端的牛市和特别极端的熊市这两个波峰和波谷都去掉,就是在一个比较温和的状态,或者说日常从谨慎乐观到谨慎悲观的这种正常的市场状态,不知道投资的效果会不会更好。

但是从投资者的投资心理来说,经历了牛市之后的大幅回撤,心理上是挺难受的,相信这两年对大家的伤害是比较深的。所以我会主要把重心放在公司阿尔法本身,但是不会完全不会在意市场的影响。

投资者中有一个现象,如果市场在恐慌中大幅下跌,不管是基本面的投资者还是偏价值的投资者,包括我也在内,比如在前两年新冠刚出来的时候美股接连熔断,我们都有很强的信心,以很乐观的心态去买入股票。我们知道那时候股票是便宜的,有恐慌的情况可以大胆买入。

问题是,你可以接受它在熊市的时候,或者在极端恐慌的时候,我们可以拿着盆去接这种天上掉下来的便宜的股票,反过来为什么不能在牛市的时候,特别极端特别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同样勇敢地把持仓的股票进行一些减持,甚至是把自己减到一个比较轻仓的状态呢?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

市场本身的周期性,它在牛市、熊市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我们也知道它在熊市极端恐慌的时候,应该大胆地买入并持有,那为什么在牛市极端乐观的时候,我们不去勇敢的卖出,反倒认为可以拿着股票穿越牛熊呢?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

对我来说,公司本身的研究一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的这个投资理念第一部分叫做“价值投资为舵”,下面还有一个部分叫做“以市场情绪为风”。我把投资比喻成一个航行,要非常谨慎,才能把这艘船开得更久远,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一块暗礁,或者刮来一阵台风,市场里并不都是微风和煦。

价值投资为舵是重点,我在之前也分享过一些文章,我说公司的价值,不太说它的盈利性或者用户增长等单一指标。因为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判断一个公司有没有价值主要还是以它有没有商业价值来判断。

就像亚马逊多少年不盈利,但是它的股价一直是稳步上涨的,因为市场能清晰的看到它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包括拼多多有一段时间也不盈利,它也是在稳步上涨的,也是同样的原因。包括我们知道字节跳动现在也还没有盈利,但是它在各个具体的子行业中商业价值非常强,所以即便没上市也是投资者非常认可的公司。所以我们还是要关注它本身的商业价值,一家公司的商业价值是多维度、多方面的。所以在不同的行业,包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判断它商业价值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我重点会关注一些这个公司的商业价值增长的可能性和空间,就像大家知道我过往买得比较多的跟大家分享比较多的,不是那种单纯的白马股,有很多是处于二线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一些二线消费类、餐饮类的公司,我认为这类公司增长的空间更大一些。

有时候在市场上有一些公司的商业价值会阶段性的低估或者高估,我认为这种情况不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市场当然有时候会犯错,它也会纠错,但是它有时候纠错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有时候又需要一些催化剂,这些我们都没有办法去把握,所以这种投资机会可以辅助的关注一下。

以及,公司是要在一个持续增长的,规模足够大的行业当中进行选择。我目前主要看的行业还是在互联网行业、消费类行业以及医药类行业。我觉得这三个行业都属于能持续增长,并且本身规模也很大,在这其中如果有一些管理出色,模式有创新的公司,最好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竞争壁垒,那就可能是不错的投资标的。竞争壁垒还要具体的看一下,如果这个公司提供的服务和产品是偏向于实用性的,那我们更多的要关注这个产品本身对用户的黏性,产品本身生产的成本,或者效率方面的改进,这是偏实用性的。

如果是偏精神属性,那么品牌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说的很多产品对于用户的忠诚度,或者用户会愿意给它付出更高的利润率,更高的价格,去买同类产品中它们家的产品或者服务,这些就是会凝结在品牌这个东西上。品牌这方面是可以去关注的一个点。

有一些公司的经营数据是比较稳健的,本身是是优秀公司,商业价值持续增长,是偏向于市场公认的大白马的股票。比如腾讯茅台,比如爱马仕集团,它们的商业价值会随着公司的发展持续地增长,可以预见性是比较强的。

另外有一些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犯了产品和服务以外的经营错误。它跟用户去接触的东西,比如它的产品或者服务是没有问题的,这点是不能出任何问题的。但除此以外,可能公司犯了扩张太激进的错误,或者是一些并非是致命性的财务上的错误。公司短期的时候可能被市场抛弃了。但是由于它的产品和服务给用户提供了价值,有足够的粘性,公司股价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回来。

这个比较明显的一点,最近比较火的就是茅台和瑞幸的酱香拿铁。瑞幸就是典型的这么一家公司。做美股投资我们知道,瑞幸的财务造假,已经被踢到粉单市场去了,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实际上在线下瑞幸本身给用户提供的产品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所以,很多消费者对于你是不是上市公司,或者到底有没有财务造假,大家根本都不关心也不在意。只要你产品给我提供的是ok的,它对于用户就有粘性,即便股票已经是在粉单市场交易了,它并不妨碍它继续运营,在运营中去把错误改正过来,把原来这些犯错的管理层踢掉。消费者们还是会继续支持它的产品,继续给它一个机会回到正轨上。

另外一方面,之前看的Snapchat这家公司,有一段时间它的变现做的比较差。在管理层方面,斯皮格尔当时还是年轻人,在很多经营管理方面犯了一些错误,但是snapchat的产品本身对于用户粘性是比较大的。一段时间它的用户量维持得比较好,单个用户估值非常低的。所以那一段时间我重点关注了它。

我记得它跟陌陌的市值有一段时间是重合的,如果我持有陌陌,而同等的价格我可以换成在世界范围内有将近一个多亿日活产品的这样一家公司,相比持有一个只有国内业务月活8000万的公司,我认为换成snapchat是一个更优的配置方法。后来它也涨上来了,主要还是因为它提供的服务对于用户本身的粘性是比较高的,所以它有机会去改正错误。

我们对于公司的商业价值,还是要更深入地了解,更深入地研究。刚才我也讲了,商业价值不仅简单地等同于盈利情况,也是要看公司所处的行业。我相信在互联网行业,包括在餐饮行业还有医药类行业,所处的行业不同,对于这个公司是否有商业价值,判断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们看互联网公司看得比较多的,早期会看它的用户数据。如果是医药类公司,我们可能就要首先看它研究的这些药,针对的相对应的病症的市场到底是有多大,它的可能性有多高,公司的管线到底有多少潜力药,哪些它可以成功通过一期、二期、三期最终成功上市。这些可能性,包括它对应的病症的市场是多大。这些都是有各个行业的商业价值。你不能一概地以它现在有没有盈利作为评价商业价值的标准。

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如果只看盈利,当时直播行业的YY、虎牙很早就实现了盈利,YY在雪球港美股投资者当中是讨论的比较充分的一家公司了,做直播它一开始就盈利了,它这么多年来,包括陌陌也确实是一直在盈利的。但是它们的商业价值没有办法不停地增大。商业价值的天花板太低了。同样的时间,字节从什么样的状态、增长到现在的状态。而yy陌陌的商业价值,经历这么久增长到现在基本上只能维持在比较小的子行业的范围内,这个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一个案例。

一方面我们要看它的商业价值能不能增长。因为对于股市投资股票投资来说,除了分红派更倾向于把股票当做一种债券的某种形式看待的这种理念或者策略,在股市里最明显的一点,是去跟着市场提供给我们的一些,不管是生产力进步,还是商业模式创新,它提供一种效率的提升或者增长,这方面可以让我们去享受它的商业价值增长的机会。 我认为看一个公司,无论是大公司、龙头型白马型公司,还是说二线的三线的,或者是创新型的公司,主要还是看它未来能不能有业务的增长,收入的增长。它的商业价值能不能持续增长。

反过来说,像这种龙头型的或者现在已经是大白马的公司,我们也要注意一点,就是它的商业价值是否遭到挑战,或者是遭到颠覆式创新的破坏。因为我们也知道这种创新常常出现,特别是在美股如果做的投资比较久,我们也知道美股基本上是世界范围内创新的主要来源。如果有一个新的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可能就会把原来的有些公司赖以为生的收于,或者利润的主要来源,就把它一下给搞死了,这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除此以外就是一些正常性的挑战、过招、竞争。比如我们看到商业价值是否遇到挑战,比如流媒体这个行业有很多的巨头或者竞争者,都想跳进来分一杯羹。但是这种情况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成熟的业务,不同的人来进行竞争,肯定会多多少少影响到本身在行业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不管是它的用户,还是它的提价,或者是价格的影响,肯定会有影响的。

但是长期来看,如果龙头公司提供优秀内容的能力确实经受住了考验,在成本或者各方面,效率确实比其他同行业的公司要优要高,那最终它也会守住自己的位置。但是也不一定,可能会有新的公司分走了它的用户,它被迫降低利润率,这些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这种都是正常的竞争挑战。

颠覆性创新的话,我们今年刚好遇到了Open AI的横空出世,这种肯定会对行业会产生颠覆式的破坏,有一些可能已经显现出来了,大多数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现在应该还是早期的比较通用的大模型,要向一些垂直的行业进行渗透优化过渡,到时候肯定会对一些行业有颠覆性的影响。大家可以把它当成案例,或者把它当成具体的投资机会来研究了解一下。

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些公司的商业价值以后,最终还是要回到投资操作本身。有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公司的商业价值没有遇到挑战,也没有什么颠覆性的破坏,它就是我们可以长期持有的。长期持有不是一句空话,一句拍脑袋的话。

有一句话说长期持有得靠信仰,我是不认同这种说法的,长期持有实际上是不断的短期跟踪,短期印证之下产生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说我买了它以后,屁股一坐往那一扔,因为我对它有信仰,长期下来再来看它会怎么样。不是这样子的,在持有过程中需要你通过观察,看它的商业价值是不是有增长,是不是遭受到了挑战,或者是有没有颠覆性的破坏。这些如果答案都是有利于你的持仓的,那你自然会长期持有,持有是跟踪、验证之后的结果,我不会卖的。

而不是说我买的时候就决定要长期持有。然后我不管它不看它,不跟踪了,除非你有非常强大的商业洞察力,否则对于普通投资者这不是一个理性的投资方式。

如果公司遭遇了挑战,那么进行仓位的调整也是很正常的。如果有对整个行业或者公司有一些比较极端负面的,颠覆性的情况,我们还是应该果断一点把它卖出的。作为港美股投资者,应该在这两年遇到了很多这样的情况。无论是教培,还是电子烟行业,负面消息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想到最极端的情况,没有想到这个行业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没经历过,我们可以当学习经验,但既然经历过了,就要变成一个历史的锚点进行参考。

还有是风险控制。一般来说我们把风险控制分为投前、投中和投后。投前就是我们要以它的商业价值为考量,把我们日常研究的重心放在对公司的研究上。投中时候还是要持续的跟踪,持续跟踪也是对公司商业价值持续研究的延续。另外一方面尽量还是以一种板块化配置。

现在我专职做投资的时间也比较久了,我对投资者的建议就是,如果他想去专业做这个事情,还是建议他多去了解,多去学习,多去扩展不同行业的知识点。当然不是说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去投资了。整体上还是尽量要丰富自己投资的股票池,或者持仓的配置尽量有一些非相关性。

我个人现在的选择就是从互联网行业,消费行业,医药行业这三个行业去进行配置。它们整体上还是有非相关性的。另外一点就是投后的一些复盘的总结还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在投资中遇到一些不太好的经验,还是要多复盘,多总结一下。

投资理念下部分是市场情绪为风,刚才已经提前讲了不少了。我们都知道,大家来股票市场投资,证券行业也是其中的一个子行业,常说牛市要看证券。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正常的商业子行业来研究,会发现它确实是一个周期性很明显的行业,如果你是投资这个子行业,你肯定也会参考它行业本身的周期性特征特点来进行投资。

如果当行业来研究,看证券行业它是一个明显的周期性行业,投资者心理都明白。但是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投资其他行业的投资者,却不认为市场是周期性的,通常会认为我的股票最牛,可以穿越牛熊。当然也不是说那么绝对的完全不会,好的公司往长期看也是有不小概率可以创新高。但是参考最近这几年,包括过往牛熊市的转换,即便是最优秀的公司,股价本身的波动也是非常大的,腾讯阿里这种也可以跌百分之五六十,更别说各种中小公司,波动就更大了。

另外一点,市场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有一些雪球投资者大V经常说,牛市的第一阶段、第牛二阶段,牛三阶段,熊市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这种在市场比较久的投资者,他也会认为市场的阶段性是比较明显的。但要我说不用分那么细,一是分的细对于操作没太大的用,另外一方面分得越细,犯错的可能性越大。

其实就分成两种情况就行,一种是占90% 的情绪温和的情况,一种是占10%的情绪非常亢奋,非常极端的情况。要么是牛市特别亢奋,要么是熊市特别恐慌。分就这两个阶段就够了,市场90%的情况下都是属于一种从温和的乐观到温和的悲观,在这种情绪中间进行波动。

但是在市场情绪极度乐观和极度恐慌的时候,它的这种阶段的特征性是特别明显的。不止有一种方式或者一个视角能观测出来,不是说我们只去比较它的估值,它跟历史估值比是什么情况。因为市场参与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可以从很多种视角都可以得到这个答案。

比如美股港股,特别是美股,它在2021年年中年底那段时间是一个非常疯狂的状态。大家也都知道,我在雪球上也不止一次发帖告诉大家,这个时候要非常小心了。我有自己的观测视角,但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发现那个时候情绪太亢奋太激动了。我记得Ricky、苍老师他们也都通过自己观察的视角,得到了市场是比较亢奋,比较极端的结论。在这种特别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判断它的确定性更强一些,这时候可以参考进行一些仓位的操作变换。

在剩下90%的时间里,所谓的牛一、牛二或牛三,还有熊大熊二熊三,类似于这种阶段的时候,你不用关注那么多,也不用去把自己的操作复杂化,这个时候还是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你关注的公司身上。至于市场低迷、估值低廉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它,也都是老生常谈了。

市场低迷估值低廉的时候,正常情况下我们当然应该更理性地看待它,胆子要更大一些,买入优秀的公司坚定持有。

大多数在雪球上关注我,聊天时间比较久的球友,都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虽然自己不是主观上能判断出来,但是根据在市场待的比较久的投资者说的一些话,鼓励大家这时候应该不要害怕,应该买了,还是有很多球友能做到一起买的。

但是问题就是在估值大幅上涨、情绪特别乐观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处理。这时候可能会有老的投资者,或者一些大V,他们提示市场太极端了,但是有很多投资者这时候是不舍得卖的,就觉得现在市场这么好,我就不卖了。在跌的时候大家能够做到听人劝,我去买,但是在涨的时候可能很难听你的,我去卖。

这也不是说是球友的问题,可能很多资深投资人本身也有这么一个问题。这一块可以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在这一块没有去做,能不能去做,做了以后它会对我们的投资收益有什么样的影响?因为刚好经历过一次2021年到2022年暴跌的状态,可以把这块作为一个投资中的影响因素去考虑。

对市场这块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们所说的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买入优秀公司坚定持有,这时候要注意一点,我说的买入抄底是抄市场的底。整个市场都在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都特别悲观的情况下,可以去买你认为优秀的公司。而不是说是某家公司或者是某个行业,它在暴跌的情况下,或者是目前来看它的静态估值特别低,这时候去买入,不是这样的。

我们尽量去做这种逆整个市场的投资,而不是说逆行业或者逆个股的投资。这也是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市场永远是存在的,市场无论是从上世纪初的大萧条时候的暴跌,黑色星期五,2008年金融危机,或者是2018年的贸易战,还是前两年美联储历史上放水最多的情况,又突然转变为特别鹰派,市场大幅下跌,无论它发生了什么事儿,整个市场是存在的,它的下跌是由于投资者情绪的转变,或者是外部事件的突袭它出来的下跌,但市场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关门的。

但是个别行业或者是个别公司未必是这样子的。可能有一家公司原来很优秀,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你越跌越买,坚定持有,摊平成本、可能最后这个公司带着你的前一起没了,甚至这个行业都没了。这在过去几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情况。我们作为港股投资者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有很多行业,很多以前可以专门出一本书去宣传这家公司很优秀的情况,最后也都跌没了。所以大家记住,千万不要去逆个股和逆行业,是去逆整个市场。

具体的投资策略,刚刚讲的都是理念。投资的收益到底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市场,包括我们对于公司重点要放在它的商业价值方面,它的商业价值又该怎么去判断之类的。刚开始是理念性的,现在讲投资策略,投资策略是偏向于操作性的了。

首先还是我刚说的老话,我们选择具体的公司还是要严选在,自己关注的,你认为整体大行业不错的行业内,重点关注商业价值,未来增长的概率和未来增长的空间都比较大的公司,次重点去关注它的商业价值是否被低估。我认为增长是最重要的,低估也是不错的。但是低估会不会把它价值重估?价值重估它会不会有一些需要的催化剂,或者它价值重估需要的时间是多久,这些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

但是有一些公司本身这些业务的增长,它的状态,你是可以通过你的跟踪可以控制的。所以重点还是要在公司商业价值增长的本身。

怎样评价它的商业价值,其实就是两点,一个是垄断性,一个是创新性。垄断性是有一些公司本身已经占据了比较好的竞争身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它的垄断性。它的垄断性包括对于效率、对于成本、对于用户体验,它能不能做到非常高的粘性,非他不可这么一个情况。

举两个例子,软件里面的微信,这个就是一种几乎已经垄断了熟人之间的通讯,我们在目前来看还没有什么可以动摇它的地位。另外一点硬件就像英伟达,你要训练ai模型必须用它造的显卡,你没办法只能从它那买,如果能在英伟达有多少块顶级显卡的订单,这甚至可以作为公司的资产去进行融资。这就基本上已经垄断市场了。

我们可以再说一个消费类的品牌。消费类品牌是比较多的,比如茅台就是基本上垄断了人们的心智,还有包括奢侈品品牌,最近这几年像路威酩轩,LV的老板已经是首富了,公司一直是涨得比较好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几乎是垄断了重要的一些奢侈品牌的行业了。所以垄断性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另外一点看它的创新性。创新性是偏向于成长类公司,或者是商业价值增长这方面的考量。垄断性更多的是在维持现在的用户,包括利润率,用户心智这些方面。但是创新性不管它是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还是说在产品服务本身上提供了一些创新,这些都是可以值得关注的。这个创新可能提升了它本身的效率,也可能给用户提供了新的价值。这一点从Open AI的横空出世,可以有很直观的了解。

买入条件就是优秀的公司,刚才提的那些具有垄断性的、白马的、优秀的公司,它们很难说是遇到特别低估的情况。它的估值能有一个低估的情况,就是不错的买点了,大多数情况下可能还是一个偏合理的买点。因为市场上关注这些公司的资金,不管是多投空投还是很多的。所以整体上来说,它研究的信息是比较充分的,你很难在一个信息已经被研究特别充分的东西上,还可以占到别人一个特别大的便宜。

而那些困境反转型公司,往往公司会经历很大幅度和很久时间的下跌。所以买入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只看股价已经跌了这么多,所以去买。而是需要重点关注它的经营数据是否有好转,如果在产品和服务依旧很好,没有打折扣的前提下,就可以考虑在经营数据开始稳定甚至好转的情况下买入了。买入后已经要持续关注经营数据的情况。

利用市场前面讲的比较充分,就不多说了。

风险控制这里有三部分,一是要把持仓配置化,最好是非相关性较高的配置。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或者市场风格调整持仓阵容,是进攻还是防守。可以用足球队阵容来排布,比如541属于铁桶阵似的防守,343属于进攻型阵容,442属于比较平衡的阵容。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对股票进攻型还是防守型的定义,不是说互联网行业就一定是进攻型,消费类一定是防守型,还是要具体看子行业,以及公司本身的质地。

适度分散,对于个人投资者,持仓最好在10支,少了会偏集中,多了会分散精力。单只占比也不宜过大,因为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公司或者行业会突然发生什么意外。

持仓需要保持跟踪,如果基本面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那我们要注意及时果断的调整持仓。

最后说一下对当下市场行情的判断,市场整体处于历史低估值区间,市场情绪偏悲观,各种政策支持推动市场也不为所动。结合前面市场情绪为风部分说过市场的强周期性,我认为目前是长期投资的优秀时点。

具体来看,中概互联网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即便互联网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其中依然不乏商业价值不断增厚的优秀公司。在当前的时点,应果断买入互联网行业低估优秀公司,耐心持有等待市场情绪的转变。

港股消费行业同样面临经济衰退的担忧,其中有些公司符合经营扭转类公司判断。可以买入并持续跟踪公司的经营数据情况。

医疗行业长期保持增长,一直被市场资金青睐,是人们生活必须,且牛股迭出的行业。在价格合适时会配置其中的优秀创新公司。

现阶段应保持理性乐观,大胆建立投资持仓。

【风险提示】本次征文活动中所提到的投资标的,均仅代表用户个人的意见,不作交易推荐所用,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精彩讨论

刘志超2023-09-13 10:54

直播的文字版来了,补完了全文,看这个就行,不用看直播回放了。

仓又加错-刘成岗2023-09-13 13:04

小宋252023-09-13 16:22

“我们所说的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买入优秀公司坚定持有,这时候要注意一点,我说的买入抄底是抄市场的底。整个市场都在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都特别悲观的情况下,可以去买你认为优秀的公司。而不是说是某家公司或者是某个行业,它在暴跌的情况下,或者是目前来看它的静态估值特别低,这时候去买入,不是这样的”
这点说得太好了。抄底,要在特别悲观的情况下抄市场的底,而不是抄某个公司的底。
投资者应该在90%的时间无视股价波动,要在 10%的极端时间,市场情绪极端亢奋的时候要敢于卖出减轻仓位,在极端悲观的情况下要敢于买入优秀公司。

全部讨论

2023-09-13 10:54

直播的文字版来了,补完了全文,看这个就行,不用看直播回放了。

2023-09-13 16:22

“我们所说的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买入优秀公司坚定持有,这时候要注意一点,我说的买入抄底是抄市场的底。整个市场都在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都特别悲观的情况下,可以去买你认为优秀的公司。而不是说是某家公司或者是某个行业,它在暴跌的情况下,或者是目前来看它的静态估值特别低,这时候去买入,不是这样的”
这点说得太好了。抄底,要在特别悲观的情况下抄市场的底,而不是抄某个公司的底。
投资者应该在90%的时间无视股价波动,要在 10%的极端时间,市场情绪极端亢奋的时候要敢于卖出减轻仓位,在极端悲观的情况下要敢于买入优秀公司。

2023-09-18 20:15

2023-09-18 08:10

MARK

2023-09-17 08:41

问题是,你可以接受它在熊市的时候,或者在极端恐慌的时候,我们可以拿着盆去接这种天上掉下来的便宜的股票,反过来为什么不能在牛市的时候,特别极端特别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同样勇敢地把持仓的股票进行一些减持,甚至是把自己减到一个比较轻仓的状态呢?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

2023-09-15 00:48

收藏了,感谢分享

2023-09-13 17:11

先转再看

2023-09-13 16:58

场外期权也可以考虑

2023-09-13 16:54

当市场处于癫狂状态,我的持仓股票都还没到高估卖出的程度,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

2023-09-13 16:45

超哥能否评价一下现阶段的 B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