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反面”堡垒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


反面教材,也是重要教材

文/张旻

编辑/庞宏波

争取包容。在正式上映之前,长期深陷舆论质疑声中的《上海堡垒》,曾试图以直面质疑的方式来争取观众更多的信任和包容。今年6月16日,《上海堡垒》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片方向媒体和观众罗列了网络上针对影片的各种犀利疑问,并逐一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坦诚回应。影片导演滕华涛特别强调,中国的科幻电影工业才刚刚起步,仍是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相较于提出质疑,希望观众和市场能给予国产科幻更多的信心和包容。但最终,由于影片的科幻IP并不具备成熟的开发条件,也由于影片在宣传期过度放大了自身一些不合主流市场口味的特征而加速暴露了内容缺陷,使得该片目前的市场票房和口碑反馈都不很尽如人意。即使成绩不如意,在公正而成熟的市场评判机制中,对于一部影片的评判,仍然应该被置于其类型长远发展的高度。与《流浪地球》一样,在对国产科幻类型片不断探索和试错的过程中,提供反面教材的《上海堡垒》其实也是国产科幻片发展过程不可忽视的一步,它们作为国产科幻片的一份子,都需要观众和市场以多维的判定标准,予以理性包容和客观对待。


1

科幻IP不够成熟

IP开发。几年前,以网络文学文本为主体的IP开发成为影视产业的潮流,这其中就包括了内地幻想网文作家江南的科幻小说《上海堡垒》。这则本身文本体量不大的小说,讲述了在2035年外星人黑暗势力袭击地球的大背景下,地球抵抗大军中的两位军人之间不断错过的末世爱情故事。

根据原著文本,可以判定《上海堡垒》的主题表达,实质上是科幻元素包装下的爱情。因此,科幻元素仅仅只是作为爱情主题的辅料,原著本身对有关科幻概念的阐释相对匮乏,这不仅限制了影片的科幻表达,也大大增加了影片在IP开发阶段以及后期制作阶段的难度。在《上海堡垒》原著中,所谓“科幻元素”,仅是对“上海陆沉”和“上海大炮”等科幻背景以只言片语进行了提及,并未做出过多相关的细致描述。这种文本表达的匮乏,导致了“小说一行半,后期一年半”难题的出现,需要在对其电影化的过程中,再通过宏大的想象力和大量的后期制作让这些科幻场景落地。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原著相对单薄的科幻属性,使得电影改编缺乏科幻电影的一个基本内核——某种科幻概念的支撑。一种新颖的科幻概念,往往是一部科幻电影的重要卖点,也是撑起整个故事的重要内核。这恰恰成为了仅以科幻元素作为背景的《上海堡垒》改编的最难点。在此不得不对比提及,已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的《流浪地球》。虽然同样是根据体量不大的短篇科幻小说改编,但在对科幻概念的阐释和表达上,刘慈欣的原著《流浪地球》要比《上海堡垒》厚重得多。《流浪地球》的原著传达中了一个十分清晰且脑洞大开的科幻概念:带着地球去流浪。而电影《流浪地球》整体需要表达的重心,则是将这一概念靠着故事讲述和视觉想象力打造进行多维度的落地。

靠着对该概念的始终贯通,影片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人性和科幻层面的双重力量。但《上海堡垒》原著中相关科幻概念的缺乏,使得其文本在被电影化之后,整体主题表达显得单薄而不成体系。即使观众在个别视觉场面上有所享受,但却在整体思想层面却无法达到基本共鸣。此外,由于没有过硬的文本内核做支撑,还导致《上海堡垒》电影化过程中再创建的一些科幻设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科学性。由此可见,并非所有带有科幻元素的文本IP都适合被影视化,影视化改编的前提,是具备成熟的文本。这是《上海堡垒》踏错的第一步。

2

模式套用失败

特征鲜明。作为一部筹备于六年前的影片,在制作周期漫长到已经历了国产电影几番重要变化的《上海堡垒》身上,具备了特征鲜明的“知名IP+大制作+流量明星”模式。而这一模式由于此前各种失败电影案例的不断累积,在几年前就已开始愈发地受到市场的严苛检验和观众的警惕对待。观众和市场对《上海堡垒》的警醒,首先在于其对“科幻IP”的过度强调上。若考虑到原著文本科幻属性的相对薄弱,《上海堡垒》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其实可以对这一弱项内容有所规避。而且科幻片作为一个主题囊括性很强的影片类型,本身并不受限于作品的表达题材,尤其在《上海堡垒》的原著本身就是一个爱情故事的前提下,电影的侧重点可以置于“爱情”主题表达上。

但遗憾的是,由于影片《上海堡垒》几乎以平摊的方式,将内容表达扩散到“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科幻片中惯见的“大主题”以及原著文本中的“爱情小主题”身上,影片本身表达反而没有了重点。即在对科幻元素刻意放大的同时,不仅弱化了原著本身的主题,也模糊了影片整体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上海堡垒》对于原著中“科幻”这一不成熟元素的过度放大,不仅仅是在前期IP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文本判断失误,而且后期或也受到了当下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毕竟,已有早出世的同类型影片通过市场实践,验证了“国产科幻”这一新类型影片的市场和受众潜力。这一倾向,在《上海堡垒》的宣传期表现得较为突出。仅是该片在上映前释出的预告片、花絮和特辑等宣传物料中,均以大量的特效画面重点突出了外星人、末世、灾难等科幻气质,再加之其他营销方式的传播助力,《上海堡垒》全面强调了科幻属性是其主打要素。对影片该属性的重点宣传,提升了科幻类受众的观影预期;同样地,该片打出的“大制作”噱头,也拔高了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值。除了科幻和大制作,流量明星也是《上海堡垒》的重要卖点。启用流量明星鹿晗作主演,让这部影片在受到很大关注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争议。观众近些年对流量明星的惯性偏见,致使该片在上映之前就有不少相关负面言论在网络上传播。

客观而言,国产科幻片作为一种仍以初级状态慢速发展的电影类型,对不同类型演员的选择,也属于实验性的培育阶段。在这个角度来讲,自带话题属性和舆论关注度的流量明星,自然是首选。尤其是在打破科幻片固有的以男性受众为主的圈层、扩大女性受众方面,流量明星往往是一个撬动市场的有利杠杆。但需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影片本身内容相对合格的基础之上。而就目前公映影片的成色来看,《上海堡垒》并不具备这一基础。因此,以上各种被宣传放大的影片特征,经过曝光发酵,反而却都成了加速放大影片内容缺陷的减分项。这也是《上海堡垒》踏错的又一步。因为《上海堡垒》通过对自身“知名科幻IP+大制作+流量明星”特征的放大,一方面在靠此提高受众对影片的认知度和期待值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因此而加深了部分观众对该类影片的固有偏见。毕竟,令很多观众记忆犹新的是,前几年曾一度让电影市场身陷桎梏的诸多质量堪忧的“烂片”,就具备这些特征。而当下,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观众的审美快速变化,该类影片的不再吃香也在成为既定事实。这也是缘何《上海堡垒》作为一部在特效打造方面相对及格的影片,在上映之后其口碑崩坏得异常快速。

3

天价试错成本

试错成本。在多种因素叠加下,当前《上海堡垒》口碑崩盘严重,票房表现不如预期。但在公正而成熟的市场评判机制中,不仅应该对一部影片从类型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客观判断,也需要观众和市场从整体类型的发展意义上对其进行理性包容。因为任何一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新类型影片对自身类型的探索,首先都必须面对一个代价不菲的试错过程,尤其对于往往动辄需要数亿元投资的科幻电影来说,试错成本更是高到令人咋舌。

《上海堡垒》的官宣投资成本达到了3亿元,与《流浪地球》的3.2亿元基本相当。但若再精准计算,《上海堡垒》的耗资其实超过了后者。据《上海堡垒》的主出品方华视娱乐投资集团的相关招股书信息显示,华视娱乐拥有《上海堡垒》30%的投资份额,拟投资金额为1.08亿元。由此推算,《上海堡垒》的实际投资成本高达3.6亿元。这一目前在国产科幻电影发展史上属于“天价”的投资,背后所显示出的,正是行业资本曾为该片跨出“国产科幻电影的第二步”而进行的集体撑腰和信心支撑。除了耗资成本巨大,《上海堡垒》制作周期投入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立项至上映,该项目的筹备期长达6年,先后有两千多名工作人员参与了到影片的创造中。

这些无法计算的成本消耗,与《流浪地球》的成形过程一样,都在以丰富的正、反经验积累,不断铺就此后国产科幻类型电影的通关之路。因此,从这个维度看,即使是作为反面教材的《上海堡垒》,依然是国产科幻片发展过程不可被忽视的一步。受国产电影整体工业化体系发展水平的限制,需要严格以工业化尺度来衡量打造的科幻类型片,在国产商业电影史上曾长期缺失。而在当下,市场上既有《流浪地球》树立了标杆,也有《上海堡垒》树立了警示牌,更有不少潜力不可沽的后来者正处于成形的过程中。在其类型化探索中,观众和市场不再以苛刻而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部影片,而是以理性的包容态度,去鼓励其能以多维角度去不断探索和丰富类型元素。这不止于科幻片,于任何一种新起步的国产新类型片,都将多有裨益。

全部讨论

2019-08-14 20:14

分析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