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差异化竞争迫在眉睫,360数科们将扮演什么角色?

发布于: 雪球转发:23回复:6喜欢:1

穷则变,变则通。决定未来行业格局的种子,往往是在求变之时,看似不经意种下的。只不过,有的人相信它会长成参天大树,有的人则不具有这种穿透历史的眼光。

今年来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想必大家心里有数。5月25日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会议召开,要求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更是透露出了急迫性。从金融角度看,央行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传递出了以改革促降息、银行合理让利的基调。

-01-

银行面临的局面

想要加速经济恢复的油门,银行加大对市场的让利,以及对小微群体的扶持,已是社会的共识,但这客观上也会压缩一定的利润空间。

此外,疫情之下企业和居民在去杠杆,甚至提前还清房贷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据最新数据,一季度,狭义消费贷款余额(不含房贷的居民消费贷)16.4万亿,环比出现下降,同比增速7.1%也是创历史最低。如何精准开拓优质的信贷客户,同样是一个核心关注点。

由于服务层次的不同,此前银行很难充分服务好的小微群体,成了金融科技企业的耕耘之地,并做得有声有色。放眼未来,银行既要做到精准扶持小微企业,又要能够获得更可持续的发展,可能就需要借助前者的先发优势,来帮助打开业务格局了。

实际上,在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小微企业、新市民的信贷需求是在增长的,银行亦在试水相关的金融服务。但因抗风险能力较弱、征信不够完善等因素,银行的服务整体来看还是较为稀缺的,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这一块,恰好是金融科技行业的强项,为银行实现差异化竞争,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5月25日,360数科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财报。此中透露出的信息,亦可给银行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一个前瞻指引。

-02-

一季报里的看点

随着监管规则逐步完善、市场充分洗牌,头部巨头的规模和打法被限制。肩部公司通过向科技、轻资本转型来降低监管和信用风险,成为了最大赢家。360数科则是最早一批拥抱监管变化,启动战略转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实现了可持续的技术驱动的商业模式。

财报显示,360数科2022年Q1总营收为人民币43.200亿元(约合6.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人民币11.795亿元(约合1.861亿美元),同比下降12.5%,但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期。

纵观历史财报可发现,360数科的状态已经到了史上最佳。尽管增速放缓,但关键运营指标和现金储备历史最佳,杠杆倍数更是呈现下降走势。这是主动控制规模、优化风险系数的结果,确保价值增长的同时也控制了风险。

当然,最大看点不是数据,而是360数科不仅实现了完全合规,且跑通了轻资产模式。

根据财报,一季度360数科撮合和发放的贷款总额为988亿元,同比增长约33%。大约54%的贷款是通过轻资本模式、ICE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提供的。

截至2022年3月31日,360数科累计连接了122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和1.929亿有潜在信贷需求的消费者;获得批准的信贷额度累计用户为3980万,同比增加21.7%;成功提款的累计借款人(包括重复借款人)为2500万,比2021年同期的2100万增加了19.0%。

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贷款1426万笔;推动和发放贷款988.33亿元,比2021年同期741.49亿元增长33.3%。其中,金融机构发放的轻资本模式、智能信贷引擎等技术解决方案贷款533.27亿元,占比54.0%,比2021年同期的372.45亿元增长43.2%。截至2022年3月31日,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的贷款余额为1467.2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019.20亿元增长44.0%。

以上数据很漂亮,可以提炼为一句话:在内循环之下,360数科依托线上线下融合的业务模式,运用科技手段,一手连接传统金融服务不充分的人群,一手连接金融机构,助力金融活水灌溉消费客群和小微用户,撑起实体经济。

-03-

银行破题的新思路

在中国,小微群体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已经达到1.5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达到1亿户。这些小微群体是稳固中国经济、吸纳就业的基本盘。但因其量多面广,银行服务起来难免会有覆盖不到之处。因此,借助金融科技企业的“科技优势”,将能安全、精准地放大银行的覆盖面。

回顾今年一季度,国际形势和疫情扩散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个经济重镇不时的封停,对经济、就业的影响尤大,因此信贷风险是增加的。

但从一季报来看,360数科通过优化风险模型,引入更多高质量的用户,借款人的整体风险状况显著改善,拖欠率从一个季度前的5.4%改善到5.2%也表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30天回款率逐季度由87%降至86%,主因是公司不得不调整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的收款业务。总体而言,资产质量将随着特效药问世、复工复产而逐步改善,特别是在下半年。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一季度的消费信贷需求符合正常的季节性,但360数科还是更谨慎地应对不确定性。在第一季度末,公司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约为98亿元人民币,其中约62亿元人民币是不受限制的,这种财务实力足以应对任何挑战。

可以说,经过监管新规、24%的利率红线、个人信息保护等政策的洗礼之后,肩部的金融科技企业在拥抱监管之下,明晰了自身的边界,也跑出了自己的新模式,360数科的一季报即是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困境也正在过去,其发展格局、盈利前景也越来越清晰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金融科技企业的这些优势(合规、风控,以及深耕小微客群的经验值),使其成为银行不可忽视的合作方向。

一直以来,市场陷入了一个误区:“银行暴利”的字眼时不时刷屏,但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银行也不少。截止2021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多达4604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地域性很强的中小银行,并没有那么赚钱,ROA大于1的银行可能还不到30%。而来自监管层的政策制约、窗口指导却越来越多。

例如,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瞄准新市民群体持续下沉金融服务。央行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此外,根据央行发布的《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地方金融组织原则上不得跨省开展业务,因此其必须深耕本地。但区域银行本身实力就弱一些,如何在获客上深耕细作,是一道难题。

银行迫切需要通过差异化竞争,在内卷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些领域,恰好就是金融科技企业的传统优势领域。

另一方面,奥纬咨询数据,国内小微金融市场需求总量约为90万亿元,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市场,值得银行予以重视。但环顾小微金融市场,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客成本太高,自研IT也太贵,都需要流量渠道和风控技术。借助助贷渠道,已是必然之举。

例如,360数科在轻资产模式、24%的利率上限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得到了监管的肯定。截至去年底,客户的平均定价已经低于24%。获客策略方面,随着技术投入提高,AI模型能更加精准地获取客户,也能帮助金融机构更加精准地投放产品。此外,360数科还建立了线下团队,得以更有效地获取优质客群。

不难看出,银行需要金融科技企业来补齐短板,后者尤其是肩部企业,则已在商业模式、财务数据上证明了自己。

由于监管原因,金融科技行业不会有新增玩家了,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成为了“香饽饽”。

例如,目前360数科合作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22家,包含全国性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多元化金融机构。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360数科利用自身的金融科技,让金融之水更好的流向所需之地。这不仅为其腾挪出更多利润空间,同时也是市场认可的一种体现。

可以想见,随着金融监管进入常态化阶段,疫情影响减弱,包括360数科在内的金融科技企业,已度过转型阵痛期。他们与金融机构的携手互补,则将是业绩加速的催化剂。

看懂了以上这些,就可以明白,虽然宏观环境和疫情的形势仍不明朗,但360数科仍对业务增长信心满满:一季报中,将2022年贷款撮合量和发放量预期维持在人民币4100亿元-4500亿元之间不变,同比增幅在15%-26%之间。

-04-

利空消化后的价值再发现

不过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是,虽然360数科的业绩持续增长,商业模式的确定性越来越高,股价走势却是相悖的,当前pe只有2.5倍,pb仅为0.88倍。

事实上呢,监管变化、利率下调所带来的利空影响,早已被消化了。关于中概股监管政策也趋于和缓,ADR并没有立即退市的危险,360数科亦在筹备赴港上市,安排另一种替代方式。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经历了前期的恐慌性抛售之后,360数科的股价已经见底了。未能快速反弹,主因是中概股整体缺乏充足的买盘,流动性较差,妨碍了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但是,流动性不好不应成为选股的理由,基本面才是。正如巴菲特所说,“当你买入好公司之后,即使股市明天开始关闭十年,你也不会担心。”

360数科拥有近百亿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商业模式已经跑通,业务风险又很小,还是一个妥妥的现金奶牛。这种优质标的,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股价的低迷和基本面的爆发,二者注定不会长久地共存。360数科这种“蒙尘”的状态,也只是中概股低迷期的“非常态”罢了。25日披露一季报之后,360数科当天股价应声上涨6.62%。显然,还是有人识货的,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话又说回来,即使股价不涨,单单是拿股息也很可观了,目前股息率已经达到了3.68%。何况还有两重预期,一是政策缓和后的中概股估值回归,二是赴港上市后,在高流动性下价值发现。

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说到:花半分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可以说,360数科是在当前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一只高确定性的优质股,更巧的是现在股价还处于历史最低位。当前仅仅不到23亿美元的市值,与公司的内在价值显然是不匹配的,此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不言而喻,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业绩和估值带来的价值重估。

•END•

$360数科(QFIN)$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2022-06-02 21:57

热门中概股普涨

2022-05-31 10:39

昨天又是红的,感觉企稳了

2022-05-30 12:30

mark

2022-05-30 12:26

价格已经非常有吸引力了,风险和回报是可以接受的。管理层善待小股东,干脆趁早私有化吧

2022-05-30 12:21

划重点:政策利空消化了,估值低、业绩好,往后余生请多关照~!

2022-05-30 12:06

360数科的几次转型有惊无险,老总是个大格局的人,啥时候带股价飞一下吧[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