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烟香港的“炫富”之路还能走多远?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背靠中国烟草总公司这棵大树,$中烟香港(06055)$上市一直为外界所关注。6月12日,中烟香港在港交所挂牌交易,港股也正式迎来“烟草第一股”。上市首日,中烟香港股价以上涨9.63%收盘。值得一提的是,中烟香港在香港仅有28名雇员。

6月12日,恒生指数下跌1.85%,而中烟香港却逆市大涨。交易行情显示,6月12日中烟香港开盘价为4.9港元/股,高开0.41%。当日上午临近尾盘,中烟香港涨幅扩大至19%。不过,在下午开盘后,中烟香港股价有所回落,截至6月12日收盘,中烟香港收于5.35港元/股,涨幅为9.63%。6月12日,中烟香港成交金额为10.88亿港元,总市值为35.67亿港元。

这一路大涨的势头,让中烟香港出尽了风头。背靠中国烟草总公司这个赚钱大户,中烟香港的“光环”一直存在。

据了解,中烟香港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在香港,为中烟国际负责资本市场运作和国际业务扩展的指定境外平台。中烟国际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通过组织烟草产业的贸易及监管境外附属公司的运营及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境外投资,承担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管理及运营工作。中烟香港的招股书显示,天利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0%,而中国烟草总公司通过中烟国际间接持有天利100%的股权,国务院持有中国烟草总公司100%的股权。

中烟香港的收入主要来自烟叶类产品进口业务、烟叶类产品出口业务、卷烟出口业务以及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业务四大业务板块。财务数据显示,2016-2018年,中烟香港分别实现收入约63.1亿港元、78.07亿港元和70.32亿港元,对应实现的利润分别约为3.38亿港元、3.48亿港元及2.62亿港元。

中烟香港招股书显示,公司高级管理5名,业务营运12名,人力资源3名,证券及投资者关系1名,财务4名,合规及风险管理1名,战略及投资2名,合计雇员28名。其中10名雇员担任管理职务,均由中烟国际派遣。

以此计算,2018年中烟香港28人撑起了70亿港元的营收,人均实现营收2.5亿港元,人均实现净利润近千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烟香港一共有四块业务,分别为进口烟叶类业务、出口烟叶类业务、卷烟出口和新型烟草制品出口。

虽然烟草行业很赚钱,但从中烟香港的业务范畴来看,它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做进出口贸易的。而且主要是烟叶类的进出口,非香烟产品。与此同时,中烟香港的客户很集中,虽然自身独立运营,但是上下游都被被人控制了,这就相当于,将赚钱的砝码交到了他人的手中。

在业绩表面,高达70亿的收入分外显眼,但若细究会发现,中烟香港的毛利率低到只有个位数。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16年到2018年,中烟香港的烟叶销量分别为64497吨、92488吨与71814吨,对应每吨的平均售价分别为6.3万港元、5.9万港元及6港元。
这样一来,这一业务三年来的毛利率分别仅有4.3%、4.9%及 5.1%。而烟叶出口方面,毛利率更低,在2016年--2018年之间,连续销量为45197吨、57433吨及42177吨,但毛利率仅为4.0%、3.6%及3.3%。
从中不难看出,中烟香港的盈利已经被牢牢拿捏住,纯靠走量。而招股书上让人讶异的28名雇员一事,需要注意的是,这28名员工中有10人是管理职务,由中烟国际直接派遣。也就是说,公司发展还是要听“大哥”的。
如今,中烟国际股票一片形势大好,但这种“光环”能维持多久,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