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市场全民关注的它,是个什么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0


大事云集:

本周环球市场迎来名副其实的“大事周”,从周二(3月14日)下午开始的48小时里,全球有多件重要事件逐个发生:

而把目光聚焦在香港的话,本周也有两个极为重要的事件需要关注,一是香港金管局跟随美国提高基本利率,二是香港市场的反向和杠杆产品上线了。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它”就是这个后者。

华丽登场:

3月14日,16只首批追踪恒指及国企指数的杠杆及反向产品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创下同类产品在亚洲交易所上市的单日最高纪录。16只产品名称和代码分别为:

当日,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和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上市仪式见证这一刻,发布产品的4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也于当日早上开盘时分一起敲响上市锣:

产品一经发布,更是在市场上引起了关注和讨论,很多投资者朋友都在询问: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大伙儿都关注它?要怎么玩?风险大不大?能赚钱吗?我们接下来就逐个为大家做解答。

说新也不新:

这次所说的反向和杠杆产品,其实本质上就是ETF,即交易所买卖基金,可以挂钩几乎所有主要的市场指数、行业、大宗商品,在交易所上市且可在二级市场买卖。在操作上,ETF和股票基本一致,比如在香港,ETF有自己的“股价”,以一手为单位进行买卖,而在美股市场,ETF就和美股一样变成一股为单位进行买卖了。

其实ETF在海外市场已经不算是新东西,熟悉美股的朋友应该会对它很熟悉。最早的ETF出现在美国,早在1993年,第一只ETF“SPY”就在美股市场上市,这只ETF是挂钩标普500指数(S&P 500),产品的价格走势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基本复制。而在这之后,ETF产品渐渐为投资者所熟知。尤其是在各种反向和杠杆的ETF产品出现后,其挂钩标的的广泛性和交易的灵活性等特有优势进一步显现,从而成为全球证券市场不可或缺的投资品种。截至去年年中,美元ETF产品的数量和总价值已经分别达到1600只和2.2万亿美元,交易量规模占到了美股总交易量的30%以上。所以这样一类重要产品大批登陆香港,引得大伙重视是很正常的啦。不过话说真正引发这次市场热烈关注的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的“杠杆和反向”功能。

杠杆和反向:

因为在此之前,其实香港也有自己的ETF产品,比如南方A50(HK.02822)就是挂钩中国富时A50指数走势的ETF产品,两者走势基本完全复制。而去年香港也曾推出过一批杠杆和反向产品。不过此番投资者的关注重点一方面在于杠杆和反向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和大家最为熟悉的恒指、国指挂钩,这在之前的香港市场是没有的。而香港监管当局称之为“产品”,不说明为ETF,是为了和传统的不带杠杆的ETF做区分,方便投资者辨认。

以南方东英的两个挂钩恒指的新产品来举例,南方两倍看多恒生指数(HK.07200)和南方一倍看空恒生指数(HK.07300)。当投资者买入07200后,若短期恒指上涨5%,则该ETF会大致上涨10%;若短期恒指下跌5%,则该ETF会大致下跌10%。当投资者买入07300后,若短期恒指上涨5%,则该ETF会大致下跌5%;若短期恒指下跌5%,则该ETF会大致上涨5%。

目前环球市场中,尤其是美股市场中,ETF有3倍的正向和反向杠杆产品,而香港市场刚刚开始引进杠杆和反向产品,杠杆就没放得那么大,主要是为了让投资者先进行熟悉并且帮助大家控制操作风险,这也是监管的一片苦心啊。

产品优势:

与传统股票相比,此类产品一方面可以在牛市中利用正向杠杆放大收益,另一方面还可以在熊市中买入反向产品同样获得正收益。而与香港其他现有的杠杆产品如权证和孖展服务等相比,此类产品也具有自己特有的优势:

图片来源为南方东英的反向与杠杆产品介绍

费用方面,交易ETF时除了要收固定的佣金和少量交易所收费外,没有印花税也是其一大优势。此外还有一年大约1%的管理,按天扣除,即平均每天扣费大概只有0.002%。还有一点,就是只要开立港股账户,就可以买卖ETF产品,不需要像其他衍生品一样或需申请、或需资质。值得一提的是,内地A股账户的港股通是不能交易这些产品的。

能赚钱吗:

上面说了这么多,最后一个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怎么利用这个产品赚钱。这类产品的引进会极大地丰富投资者的操作,也会由此衍生出更多的交易策略。比如,对于已经有独立、完善的交易系统的投资者来说,之前的策略一般都是在市场向好的时候配置个股,市场偏熊的时候减仓清仓。而现在,市场向好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正向杠杆放大收益,或是用正向杠杆产品来丰富配置的标的种类,市场偏熊的时候也可以用反向产品来对冲风险或是获取正向收益。对这些成熟投资者来讲,这个产品会进一步帮助他们完善交易系统,提升交易效果。

另外,南方东英也介绍了一些更为简单易行的交易策略,以恒指为例:恒指当日涨幅超过1%,买入07200持有5天后卖出;恒指当日跌幅超过1%,买入07300持有5天后卖出。统计显示,去年的交易机会有33次,累计回报53.6%。当然类似这样的策略能否投入使用,效果到底如何,我认为各位还是要进行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一年的交易效果不足以说明可以长期使用,如果回测时间足够长后效果依然不错,资金曲线回撤也很有限的话,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了。

温馨提示:

最后需要提示两点。

一方面是在产品变得丰富,可以双向操作、可以杠杆操作之后,操作的难度是会有提升的,这其实是把双刃剑。尤其对于投资新手来说,在操作和心态控制不太到位的情况下,反向和杠杆产品可能会造成与以往相比两倍甚至三倍的亏损速度。

另一方面是损耗问题,也是所有杠杆ETF都存在的。举个例子,拿两倍杠杆的ETF来说,以某个时间点为基准价位,之后恒指下跌10%至90%,ETF下跌20%至80%;如果恒指又反弹了10%至99%,那么ETF会反弹20%至96%。这个过程结束后,杠杆ETF会白白多损失3个点。这样的过程进行的次数越多,杠杆ETF的累计收益会越大地偏离约定倍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杠杆ETF更多只适合短线持有的原因,尤其是在大市震荡期间,千万不要长时间持有杠杆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