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T,挂单与暗池

发布于: 雪球转发:18回复:8喜欢:40
有心人或许会注意到,在上一篇博文里,我一直区分高频交易者(HFT)和闪灵的叫法。之所以如此,是注意到<flashboys>这本书有将两者混为一谈的嫌疑,虽然书中已经提出了足够的论据说明两者并非全然等同。为明确HFT和闪灵的区别,我试图搜寻HFT的交易策略各占利润的比重。未遂。

因没有确切的数据,在此我只能拼凑些间接的证据试图推算一二。

首先,闪灵有两种钓鱼交易的手法,上一篇中我用例子说了一种跨交易所的手法。该手法,且容我简述,是闪灵在一个交易所看到未成交的残单后,计算出它的去向后先一步去下一个交易所当狼外婆。从该手法可知,闪灵的“钓鱼交易”从挂单到成交的时间、等于它的专用网络线路为它省去的时间。该节省的时间,以纽约和芝加哥两地距离计算,取决于使用的网络线路是微波还是光纤,大约在3毫秒到20毫秒之间。此数字我们待会会用。

另一种上篇未讨论的钓鱼手法,是使用更快的SIP计算单元和交易所共享源数据流,达到比交易所更早一步知道别人的挂单,以此提前挂单或撤单而完成的。我碰巧知道,几年前最快的SIP完成一笔交易、所需的时间是700纳秒,暂算1微秒吧。如此可知,第二种钓鱼手法从挂单到成交的时间一般是数个微秒。(或数百个微秒,取决于在哪个交易所。纽交所的机器据说最慢)

知道了以上两个时间尺度,我们就可以通过上一篇博客中的图六得出闪灵交易的大致比例。这里再次贴出那张图。


图6:交易寿命的累计频率分布。黄蓝紫绿的条纹分别为全撤单、部分撤单、全额交易完成、和部分交易完成。

第一种钓鱼方式交易,从挂单到交易完成不会超过50毫秒,对应图中18.7%的完全成交比例和15.9%的部分成交比例。这只是个低能近似。别忘了在没有闪灵存在时,也会有一部分挂单会瞬间成交,比如市价单。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闪灵的钓鱼交易并未泛滥,大约不足市场所有公开交易的15%。至于第二类闪灵交易,从图中可知,不足全部交易的1%。

说起为何闪灵钓鱼交易只占15%?我想这主要和市场深度(marketdepth)有关。同一个价格下,闪灵因为下单较晚,成交顺序上就得按先来后到排到最后。只有确保在一个价格闪灵具有完全的垄断,钓鱼交易才能全额完成。简单点说,钓鱼交易的前提条件是股票缺乏流动性,而缺乏流动性的股票成交量又能高到哪儿去?至于为什么第二种钓鱼交易只占不到1%的成交量,我则不得而知。

HFT的其他业务:

HFT最令人诟病的是闪灵钓鱼。<flashboys>登上年初最畅销书榜,与散播恐慌和丑闻不无关系。但读完该书,平静下来后,我们还是要听听监管层、华尔街的意见:监管层认为HFT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功不可没;而老牌的华尔街公司,如高盛,如IB,则脸色时阴时晴。这都是与HFT其他业务对这些集团利益的影响有关。(高盛一方面因害怕自主开发的高频交易程序外流而过激的将跳槽员工通过FBI抓捕,造成其坐了一年冤狱;另一方面又在两年后以大单支持IEX交易所,以避免高频交易的围堵。至于IB,一方面它是第一家使用鼻祖电子ECN交易所Island的经纪商,另一方面在几年前的行业年会上其董事长演讲说这个市场忒黑暗。)

监管层和华尔街的迥异观感,出自于HFT闪灵交易外的其他业务与他们的关系。这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捕鲸、对冲和作市。以下我分别说说。

捕鲸相比闪灵,并不注重速度,尤关注人工智能。这里,电脑程序通过分析市场挂单和将新闻分类之类的手法,预测股价在未来几秒乃至几分钟的走向,并提前介入。如今的机构,当然不至于傻到将几十万股的单子一次性挂出来,而是将大单切成无数小份。但是他们也没有奢侈到请数学家来专门设计独门的挂单方式,于是配备了人工智能的高频交易程序仍然可以从巨量的小单中嗅出机构的意图。机构对此头疼不已,这从暗池使用量在短短5年间翻了300%可见。反过来说,如果今年年初已占所有股票交易32%的暗池交易都是理性行为,那么捕鲸可能曾是HFT相当重要的一块业务了。

HFT的另一块业务,高频对冲,与平常我们说的异地对冲类似。它依赖的是不同交易所在同一股票上短时间的价差,抢速度赚无风险利润。当然,因为买卖价差(spread)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你的买价总是高于卖价,造成瞬间浮亏。高频套利需要静待机会,到市场巨幅波动时才能瞬间盈利。因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此法不可能作为HFT的主要业务。华尔街的主要客户,巨鲸般的机构,是HFT的猎物。而异地对冲、作市之类的业务,也曾是投行的一大利润来源。

作市据说是HFT的最主要业务,亦是监管部门不排斥HFT的根本原因。它作市的能力之强,已经将很多大型投行的交易员挤落神坛取而代之。虽然这么说,HFT还是和很多传统的做市者(其中很多是散户或小公司)“和谐共处”。这是因为他们作市的时间尺度并不相同,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又或者说,HFT的无风险作市,是基于传统做市者为他们“承担了风险”。这并不是字面的意思,需要举例说明。假设某股票中间价10,传统作市者挂买单9.9,卖单10.1,即上下0.2元的差价,此是其计算的风险价格。HFT可以挂价9.91和10.09抢单。这时,如果市场突然巨幅震荡,或捕鲸程序探测到短期单向走势,HFT可以闪电撤单或改价。撤单的结果是,在市场稳定时传统作市者八成抢不到单,等到他抢到单时,0.2的spread价差就未必足以抵消其承担的风险了。对此现象,如<flashboys>的作者这样的批判方认为HFT为市场提供的流动性是虚假的,是寄生于传统作市商的墙头草流动性。该说法过于严苛。我认为HFT的作市为短期波动风险做了更细化定价,让投资者可以在市场平稳期减少spread成本,而在波动期支付更合理的spread。至于HFT旱涝保收,传统做市商盈亏参半的情况,只不过是竞争力的区别。传统作市商在90年代也是旱涝保收的,要不当年投行的交易员怎么就成了金饭碗呢?等HFT普及开来,他们也会盈亏参半的。

站在监管部门的角度,即从为散户提供流动性来说,HFT的确是功不可没的。SEC的论文库中有很多研究指出HFT的存在减少spread交易成本(以及反面案例,某国立法限制高频交易后spread成本立刻上升30%),但他们也不晦指出HFT的出现造成了中小盘股spread的增加。论文并没有指出原因,但前文提到的钓鱼交易及捕鲸交易的前提条件与中小盘股的特征吻合,我想是可以联系起来的。换句话说,中小盘流动性需要持股若干分钟、乃至若干小时,HFT不愿意进入。而缺乏市场深度的股票,恰恰是其最佳的钓鱼场所,于是spread不减反增。

这种大盘股和小盘股(未必市值小,亦可是无人问津)的两极化,不由让我从股市流动性想到了货币流动性。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是,少了不行多了亦是灾祸,于是有了流动性过剩一说。流动性过剩的具体体现,和其不良后果的原因,是过剩资金投入低回报、或零回报项目、或拿去赌博。美联储时时注意流动性过剩,但证券会似乎对此未多做预防。我们却可想想。股票的流动性体现在、让你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更合理的价格买卖“炙手可热”的股票。在这个通过网络,所有消费行为都变的迅捷、便宜的时代,我很难指出HFT为股票交易提速、降价有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是,不可否认的,大盘股和小盘股流动性的两极化,难免会造成炒股者的聚集,加速泡沫产生的过程。而2010年的闪电崩盘中我们看到了,当卖单集中时,HFT提供的流动性会迅速消失,把“大盘股”瞬间变成“小盘股”,造成泡沫破裂的过程亦快如闪电。当然,这只是我不负责任的瞎想。

挂单:

上文中说到,闪灵钓鱼交易主要集中在占市场总交易量不到15%的“小盘股”里。这样的股票,对于许多投资者是比较陌生的。虽然我们一再标榜价值投资,“小盘股”时长一天只有五笔交易的微小成交量常让人望而却步。抱歉,小盘股需要加引号,因为市值大小与成交量并不总成正比。在市场恐慌时大盘股也会急缺流动性,成为闪灵钓鱼场所的。比如2010年闪电崩盘时,咨询公司Accenture,市值超过250亿美金,股价在20分钟里从40多美金跌到5美金,便是由此而来(因为HFT挂了很多0.1美金的买单)。上一篇博客里提到的巴克莱股价瞬间百分之几十的波动,亦是一例证。无论大盘小盘,流动性瞬间缩小价格飙涨/跌是价值投资者必须处理的课题,于是我要在这里说说几种适应性的挂单方式。

有人说,用按股收费的经纪商、挂限价单便能避免闪灵钓鱼。这话是没错的,限价单能大幅降低被狠宰的可能。但限价单就像亮出的底牌,仍然不能避免被揩油。比如,某股票股价为10,现有限价9.9买单和10.1卖单挂着。你希望购入500股,挂限价买单9.95。半个小时后(此非玩笑),某投资者进入、决定卖出2000股。因为卖出量大又不希望等太久,他愿意出限价9.8。按照交易所的规矩,交易价格按出价最早者的挂价结算,所以对方会在你的9.95上成交500股,倒巧0.15的价差。你虽然在满意的9.95成交了,但其时可以少付些价格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你或许下次决定以9.8的价格挂500股买单。但是因为这个行为降低了市场上的买单均价,对方可能会决定以9.7的价格挂卖单,或者暂不挂单了。结果是你的买价仍然高于瞬时市价,或干脆找不到对家愿意交易。

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的交易所为了吸引HFT创造了很多新型挂单方式,比如“暗单”(hiddenorder)、“冰山一角”(iceberg)等。在上例中,你可以挂‘冰山一角’500股限价买单9.95,控制一角大小为冰山的1/5。这时候,交易所会帮你挂100股9.95,并让另外400股按兵不动。当某投资者挂单9.8卖2000股时,你的单子会以9.95的价格买入100股。倘若在9.8的价格以上对家只卖出了1000股,那么在数毫秒后你的另外100股9.95买单会被挂出,并以9.8的价格成交。如此反复4次,你剩下的400股都会以9.8的价格成交。如此,你的平均买入价格就是9.83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举例说的“冰山一角”是经纪商模拟的,而非交易所提供的。我不能确定交易所提供的“冰山一角”是否将你另外400股算作新挂的明单还是旧有的暗单(若是前者,则以9.8成交,后者则以9.95成交)。使用模拟的“冰山一角”虽然能帮你降价,但因为数据需要从经纪商送到交易所,中间一般会有数毫秒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足够HFT提前一步吃掉9.8的所有卖单。如果交易所的“冰山一角”的工作原理相同,用时却只需要微秒,就能令你抢单速度与闪灵更快了。这需要实测才能确定。

“冰山一角”并不完美。之前的例子里,假设这次对家的2000股卖单在9.8价格以上全部成交了。这时候,你刚买到100股,另100股自动挂上,还是9.95的限价。而在9.8吃掉卖单的作市者(或许是HFT、多半不是)就可以在9.95的价格转卖给你,在毫秒内稳赚个0.15的差价。不过,在缺乏流动性的小盘里,现成的买单以此吃完2000股本是小概率事件。这个例子只为说明冰山和一角的相对大小,需要根据市场环境调节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另一种交易所支持的挂单方式叫Fillor Kill,我姑且叫它“一沾即走”。因为闪灵的钓鱼方式主要依赖通过鱼饵成交来了解你的订单底牌,再通过速度来创造短时间内的价格垄断。“一沾即走”确保你吃到鱼饵就自动撤单,故而可以说是为反钓鱼而设计。当然,这种挂单方式并不会为你减少买卖价差的作市成本(spread)。

经纪商提供的程序交易也可以用来反钓鱼。最通用的方式是将某个大单切成很多小单,再每隔一段时间自动挂单。比如,你想在9.95以下买500股某企业,可以将500股切成5份,让电脑自动挂以市场价为准的限价单,最高不超过9.95。这样,第一次,它会挂9.95。成交完成后,经纪商服务器会等待你所设置的若干分钟、若干秒、或若干小时候,再次挂100股限价单,价格以当时市价为准(或其他你设计的程序)。这种挂单方式并不会减少作市成本,且因为它本质上还是明单,故而仍然可以被作市者利用。但是避免了被钓鱼的同时,它帮你耐心的买到一天或一小时的平均价。只要9.95不成为该股的历史最低价,你的成交价几乎肯定是低于9.95的,所以从效果上说,是与“冰山一角”类似甚至更好的。

暗池:

报刊和一些书籍对暗池的描述通常过于简单。比如他们说机构使用暗池的目的是为买卖股票时不产生市价影响,批评人士还因此认为暗池的存在影响了市场定价机制,是华尔街对普通股民的掠夺行为。这话是有失公允的。

暗池与明池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不公布挂单信息,从定义上出发这确实会影响到股票的定价机制。股票的定价是全国所有交易所的买卖订单汇总后计算出来供需曲线平衡值。根据该定义,机构的买单无论成交与否都会立刻抬高股价,卖单则相反。但暗池里的交易绝大多数是以全国最佳买卖价(NBBO)的中间值成交的(毕竟大家都看不到挂出来的单子,何必猴急的挂高价买呢?)。也就是说,暗池里的买卖双方都对改变股价没有任何兴趣。如果在明池中没有HFT的存在,买卖双方同时挂单,供需曲线同时右移,平衡点的股价(y轴)不变,那么交易双方加起来对市场的影响是中性的。不过现实中,双方同时挂单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倘若两者先后挂单,短期股价就会波动,但两者在长期上的供需平衡决定了长期股价影响仍然是中性的。在明池挂大单,股价波动为作市者带来了收益,等若机构投资者为完全不需要的快捷交易而支付了劳务费,这自然对他们是不公平的,更不用说HFT的捕鲸交易和闪电交易了。

机构在暗池和明池间也要遇到艰难选择,以至于来回跑。这是因为,目前美国大型银行、交易所主持的暗池有40多个,而中型的则有300余个。这代表任何一个暗池里的流动性都是小的可怜的。基于之前反复讨论的理由,我们可以打赌投资者在暗池中一定会遇到买卖单长期空挂着,或者以远离全国最佳买卖价的水平完成交易(这是有违暗池建设和暗池使用的初衷的)。事实上,前段时间SEC罚款高盛80万美金便是因此—在随机抽取的8天里,高盛暗池出现了近40万笔价格远离全国最佳买卖价的交易,另投资者很受伤。

从法律上说,暗池是受到一定监管,但没有自我审查责任的经济商。所以它的不透明就容易滋生各种寻租现象。上篇谈到的花旗Lava,刚才提到的高盛,还有前不久因为虚假宣传而被罚款的巴克莱暗池,都说明了寻租是指论监管力度不论国家的。

总的说来,暗池不负其名,我无法找到更多相关方面的确实资料了。

全部讨论

2016-03-07 06:38

市场里的交易者确实很多

2015-06-22 06:18

好长,对短线和操盘手还是有用的。

2014-11-30 23:06

m

2014-11-30 20:06

关注

2014-11-30 20:05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4-11-30 20:02

我刚赞助了这篇帖子 1 雪球币,也推荐给你。

2014-11-30 19:55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