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全哥文章)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简单最省心的管理,就是管理者足够开放避免猜测。只有不开放的人,才会用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掩盖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零和博弈的人多了就会劣币驱逐良币,研究人性的弱点大行其道。我不喜欢琢磨管理,因为总是直言不讳,而且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因为我感觉考虑也没什么意义,改变结果本身还是看竞争力

下午跟同事交流重新做跨境,过去成功的经验不多,失败的教训一堆挨个列出来,不在用外援,天猫运营团队自己研究。其实我们优势很大,过去的失败更多过于平行,每个新业务都是用新人,公司沉淀多年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看明白长远和全局,就容易做沉淀的事,比如我们的供应链体系,基于单一渠道很难破局,总是做最细分的长尾单品,实际上刚需爆款很多,我做ip只做最好的产品而且是刚需爆款,如果基于国内电商渠道,下意识选择是避开竞争,所以这些年躲着打的思维太严重了

最近两年的管理接近无为而治,其实比过去强行推进效果好多了,大家敢于直面事实,敢于说真话,包括跟家人的亲密程度好了很多。如果归因搞明白,管理是非常愉快的事,比如业务失败,更多是一把手没有思考明白,这个明白不是说不能做,而是怎么做的问题,为什么用当初的方案,而不是用另外方案?

我就是用归因法,解决了很多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没有对错更没有好坏,核心是第三选择不够多。情绪化并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思考不够透彻,模糊的多了,就容易着急。投资人定力不足并不一定是专业性问题,是布局不够完善,比如a股股民多配置点美股,就容易搞明白亏损的原因。搞管理需要不同性格的人,容易发现合适的人。教育孩子需要不同环境观察,比如昨天晚上庆祝女儿生日,看她在不停看手机,本来想提醒她一下好好玩玩,后来把从小到大的照片发给她看看,立刻热烈情绪上来了,吃完饭主动带弟弟去玩,想起来过去讲道理式管理,确实太蠢了

思考太有意义了,长时间的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且思考具备成瘾性,不断深入思考,确实可以恰到好处,而且做的时候可以快速高效

感悟:第三选择看问题,上帝视角看问题,,对方角度看问题,总分是非不分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