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39喜欢:8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全部讨论

你的第一句话,就是事实错误。房地产的水泥需求,占到总需求的约25%。并非第一大需求来源。最大的需求来源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句话,2017年水泥用量占到世界的56%,这句话和你的问题没有逻辑关系。我猜你是要暗示,中国水泥用量占比超出人口占比水平(约20%)如此之多,肯定不可持续。
但是,你的暗示没有逻辑,你做了一个粗暴的假设,所有的国家发展水平一致,都有同等能力发展基建,于是中国水泥需求超过了人口占比一倍,那就坏了。但是,低于中国发展水平的国家,不是不需要水泥,而是他们没有发展条件搞大规模基建和城市化,印度连让人民上厕所都做不到。而发达国家经过了基建和城市化高峰,水泥需求已经下降。因此你这种占比数据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我随便摘录一点数据给你,希望对你理解中国的水泥,乃至整个基建需求有点概念,因为这是水泥需求的第一大来源。
2015年末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GDP比值仅为0.68,英国1980年代就已经接近GDP 的2倍。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角度看,我国大约还需要20-30年才能达到2014年美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水平。
中国的铁路里程,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但是如果计算人均铁路里程,中国仅为G7国家的15%,铁路密度只有G7的24%。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至少还要20年才能赶上。
中国的公路里程中国目前大约是美国的69%,人均公路里程只有G7国家均值的25%。按照目前中国公路的投资和增长速度,人均赶上G7国家还需要50年。、
航线密度,地铁,管道运输,地下管廊,桥梁,几乎所有的方面,中国的在量方面,最好的项目都只有G7国家30%左右,差点项目低于10%。而且,质量也有差距,中国大陆的基础设施质量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39,这和我们的经济总量、市场规模与人口数量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综合水平最高的为中国香港特区。其中,公路排名42,铁路排名16,航空排名51,港口排名50,整体上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质量弱于发达经济体,不过比“金砖五国”中的其他四国略强。2015年我国供电设施全球排名53,弱于发达经济体而强于巴西、印度和南非等。
而水泥的第二大需求,房地产,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人口城市化率,你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总之,如果按照水泥需求的几个主要大头去逐个考察,你会很容易得出结论,水泥的需求在10年以上的时间尺度上,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
最后,你提出的问题,我还是无法回答,因为你的问题关键在于概率,但是你要的答案本身并非问题。你大概是问,供给侧改善的速度,如果慢于需求下降的速度,那么会发生什么?
中国整体的发展并不均衡,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最近这几年,确实需求出了大问题,尽管已经实行了同样的供给侧改革措施,但是水泥价格还是很低,水泥行业仍然亏损。所以,如果你说的问题发生,结论是,包括建材在内的很多水泥企业都会陷入亏损,问题的关键是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有多大。如果,你问,如果明天发生核战争或者外星人入侵,会如何?答案很简单,会完蛋,关键是概率有多大?
唉,是不是我太严肃的回答你的问题了,你只是要吐槽一下股价为何不涨,对吗?

2020-05-31 15:20

2019-06-03 17:05

ok

2019-05-28 19:44

2019年必定係基建狂國發飆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