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把12月至今这一段的操作总结一下,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贪,果然只要贪就要智商等比例下降。恐惧可能会少赚钱,但贪一定会多多的亏钱。
首先从12月开始,我按照过去几年经验以为煤炭板块会出现调整,减了低成本的华阳和中煤h,保持了约5成煤炭仓位,结果盘面一直猛拉,怕踏空,心里发慌。先是二选一选了广汇,煤炭增加到8成多,然后从去年12月兰花发三季报分红起,按60%派息估值去做兰花追求弹性。这个操作本身其实是试图通过择股去弥补煤炭仓位的不足,本质上是做t失败变相去追高,完全违背了重仓右侧不追高的原则,操作就已经完全变形,类似操作21年9月也做过一次,卖完神华又买淮北,那次收益大幅度回撤15%。太贪,这是根源大错。
无烟煤价的下跌是一直有跟踪的,这本来也是之前减持华阳的主要理由之一。但是猛拉煤炭的时候我却自大的认为市场已经完全消化了这些利空,已经记入了股价。但是既然认为都已经记入股价,那就兰花跑不赢神华的时候就应该仔细想想了,既然市场有效,凭什么能觉得煤价下行期,兰花的增量还能具有大的弹性?煤价下行期是不是应该以煤电一体化和长协煤企业为主去做防御?自大让人盲目,这是其二。
兰花中途加成了超级重仓,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70%,近乎单吊。虽然之前原则上单股仓位上限确实在60%,加做t可在70%,但那是针对超级低估股,比如21年的神华,陕煤,而兰花当时预合理市值180亿-200亿,实际市值160多亿,明显不属于超级低估,又违背了估值定仓的原则。这是其三。
而且兰花180亿市值虽然达到过,但收益目标又定得却太不合理。当时是按最高210亿市值,卖出价14定的分批减档。12.1的时候只减了第一档的10%出去,第二档12.8甚至都没碰到。然而这时候的时间点已经推进到了3月初,煤价下行利空显著,有色石油等又吸引了大批资金,煤炭板块的吸引力和资金流入已经明显减弱,我却还死抱着不合理的目标不放不知道减仓。这是其四。
有的时候我还是不能诚实的面对自己。因为年初煤炭这波行情,我狂妄的以为今年是煤炭干拔估值的大年,却忘记了自己的优势并不在于互掏口袋去做博弈。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怎么可能不失败呢?而且嘴上虽然不说,但过去两年的高收益确实让我有些发飘,年初的收益率目标已经定到了30%。这次的当头一棒也来得正及时,让我再次放平心态,接受自己还是个菜鸡小散的现实。
重说煤炭,基本面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上半年边际需求小一些,进口又多,但紧平衡的形势依然不变。所以煤炭整体大逻辑依然说得通,港口800左右应该就是底了。经济看起来像在走弱复苏,大宗如果真出现狂飙的话少不了煤炭一口吃的。且今年预计火电的用煤需求依然增长,所以下一步我依然准备在板块内继续去寻求确定性和稳定性,并且确实依然有值得重仓持有的股票。四大矿神华和陕煤估值都在合理以上,没什么便宜可捡,还是考虑主做中煤h和衮煤h。
煤炭这次回调很重,但要仔细想想基本面有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下跌又带来了机会。华阳,山煤依然有长期的持有价值。山煤从明年开始按60%分红(小概率不可能,可能性低于10%),华阳从今年开始释放增量。广汇如果今年马郎能批,全年估计还是可以预50左右。而且广汇今年还是保持了7毛分红,明年依然较高概率不会撕破脸,估计继续能保持7毛。目前确定性排序华阳>广汇>山煤。然后后续的操作思路上,排除等干拔估值的想法,结合目前的煤价和进口缩量,后续暂按箱体内做小t加大波段进行操作。
华阳基本面比兰花稳定。保供多以前算是缺点,但煤价不好的时候又是稳定器,今年可预40-50亿。七元,泊里将在今明年陆续释放产量。且分红比例已经提高到50%,预计明年有中高概率保持,那么明年预期股息率已经有7%左右。当前一季报没出,且做着t走一步看一步。山煤没什么可说的,基本面又没有大变化,明年按预40附近分60%,现价性价比已经很高,但情绪不到位,等一季报后小仓位先试探建仓。广汇等向下波动可建仓,然后就等马郎。
中煤h依然是估值最低的煤炭股,且业绩稳定性还可以,油价对煤化工也有支撑。中煤年报没有再行大额计提,那么明年预160附近,假设依然分0.4几,那么股息率也可以预7%,且明后年有一定的增加分红的希望。衮矿h目前依然是9%股息率,今年按150分90,也有8%左右,衮矿的管理层比较靠谱,且同时相当于保留一定的澳煤。
海控已经在去年证明了在运价极低情况下,依然保持盈利的能力。今年由于一季度运价已经确定增长,今年全年高概率超过200亿。再除权0.23,海控h也可预明年7%左右,且较小概率会增加分红或进行特别分红。海控周期性比煤炭强得多,今年主要受益于红海等特殊事件,但还是不看好今年就能一飞冲天。考虑以小t大波段为主。
煤炭属于中军,收息为主。海控收息有保底,同时保留一点获得更好回报的希望,算前锋。北汽一是看后续现代和自主是否能减亏,二是想看小米以后给喂饭他会不会接,同时也有奔驰和股息做保底。华晨卖飞,绝不追高,反正已经赚了一个大波段。石药有股息保底,利空该出的也都出差不多了,同时有可能在降息周期中获得估值提升,这两个算奇兵。海油是真正的能源龙一,甚至有可能是后几年的能源龙一,但错过了就错过了,等回调上车,绝不追高。移动h感觉机会性价比不如中煤衮矿h,水电同理。黄金逻辑总觉得不够踏实,铜的供给受限逻辑比较坚实,但绝不追高。维生素,小金属,和做博弈为主的机场,航空,AMC,还是对自己诚实一点,不懂不做。
目前年度收益目标下调至10%。不求大赚,只求不赔,只希望能长久的活下去。同时希望未来我能做到:
1)忘记股价,忘记指数,坚持股权分红思维,关注现金流。股息带来的绝对收益才是我获利的根本。
2)财不入急门,控制情绪,不要被噪音干扰,急功近利操作变形最容易亏钱。
3)关注对比自由现金流,未来股息率及派息稳定性和持续性。重仓只要确定性,不可盲目追求所谓弹性。
4)错不要紧,诚实的知道自己错在哪儿,并改正,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