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很多人会有困惑,为什么有的股票15倍就是低估,有的要5倍才是低估。因为行业与行业本身不同,企业之间亦有差异。其中更是包含预期等诸多因素。
对于行业层面上来讲,我毛估了一下大消费行业可简单分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行业空白,好比改革开放初期,啥都缺,啥都好卖。

(2)快速增长期:公司进入市场开始占领份额,跑马圈地,大有可为。

(3)稳定增长期:市场份额已经好比地盘被分配的差不多了,但行业空间还是有的。

(4)缓慢增长期:市场饱和,可消费是必需品,不断复购,业绩增速略高于GDP增速。
简单划分四个阶段,对应消费类公司的成长位置,宠物食品行业在国外目前已经进入到第三个阶段,根据艾媒智库数据显示,美国家庭宠物拥有率处于平缓上升的状态,2008年-2019年维持在65%左右。根据APPA统计,美国领养宠物的意愿从2020 年6%提升至2021年的14%,其家庭宠物拥有率也升至70%,美国宠物市场消费支出也实现高增长,其中宠物食品一直以40%左右的结构比占养宠开支的大头,2021年同比增长18.72%。而国内宠物食品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目前处于第二个阶段,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2018年全国城镇冰雨市场消费规模为1708亿元,2022年达到了2706亿元,整体保持增长趋势,这意味着宠物消费存在着较大的成长空间。
对于企业层面上来讲,优秀的企业都有非常良好的护城河,想想看,很多雄踞多年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在这个维度中就是无敌的存在。
有个段子:
问:A公司市值千亿,我给你千亿,你如何能够打垮这家A公司。
答:那我宁可不要这千亿。
例如可口可乐的护城河是百年品牌和渠道,怎么打?
茅台的护城河就是品牌,怎么打?
阿里窥视社交那么多年,打不动。
拼多多如果不是开辟了新的维度,无法撼动阿里与京东的电商帝国。
我简单概括阐述一下护城河的三种标准:知名品牌,规模和渠道,黏性与高成本转换

(1)知名品牌

品牌是什么?就是用来出事的。

饮料有可口与百事麦当劳,娃哈哈不差钱不上市,白酒有茅五,啤酒有百威等等。

衣食股的进入门槛并不高,可以说很低,但只要有了品牌,会好的一塌糊涂。

生活质量提高,消费者更认同更靠谱踏实的产品。宠物行业同样如此,

(2)规模和渠道

消费行业的渠道就好比章鱼的触角,越深越长覆盖越广越好卖。深入极限触摸天花板。

渠道的规模与品牌的知名度是对等关系,同步进行。

因为初期铺设渠道耗资庞大,面临钱不够花的尴尬。

所以一些小公司初期会选择与大公司合作,交钱,分享渠道。
(3)黏性和高成本转换
黏性,可以分为两种:没的选和有的选。
没得选不多,主要是医药方面。比如一款有效药物,市场只有这一种,那么病人就没的选。
软件方面例如社交,微信等于没得选。网购方面例如某宝,还算有的选,例如某东,某多。
只要有的选,人们就会选择相对应合算的。转换成本低的。
比如说个人选择银行,除非是必要,否则不会因为无聊而换银行。
这也是为什么众多银行选择“抢占”学校,因为学生们一旦开卡,会使用这家银行很久。
企业的银行账户更是如此,会计们更不会去更换企业银行账户,麻烦,怕出错。
企业内用的管理数据软件也是这样。就算有相对更便宜的选择,也不会去更换。数据调换出错,损失太大。
所以,只有用户的转换成本高,仅有有选择,但本质还是没得选。
3、优秀消费公司的要点

(1)现金流

拥有长期畅销类产品的优秀消费公司在成熟的行业中,会有很高的现金流积累。在货币资金这个指标会有体现。

(2)市场份额

行业地位稳固,市场份额占有率稳固的公司,会有很大的概率保持稳固的优势。

就好比我们看到茅五多年前就是行业领导者。尽管茅超五,但这哥俩这么多年始终都是行业领导者。未来这种个格局不会变化的概率非常大。

再例如双寡头,伊利和蒙牛。尽管彼此打的很辛苦,但是他们很难打倒对方,并且各自的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也十分稳定。

(3)品牌投入

消费公司也需要对于产品进行创新,不然消费者容易乏味。

但品牌的投入必不可少。所谓品牌的投入,并非真的花掉了这笔广告费。好比将钱存到了品牌里。

就像科技公司研发,风险是有的,但钱不白花,会沉淀出技术积累优势。

所以,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品牌公司的品牌投入,逻辑是相同的。

尤其是那些快消品类公司,如可乐,伊利,蒙牛等。如果停止或者减少广告,就算成年人还会记住他们,可小孩子就记不住了。

可见品牌植入脑子的印象,要从娃娃抓起......

(4)消费转换

我们曾经聊过千禧一代,他们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追求潮流,个性化。那是一种我们很难理解的酷酷的东西。

可问题是涉及到这种风格的转变,就如同要在股市中抓住板块轮动。

例如耐克阿迪达斯对于服装风格的变化如此敏感,依旧很难抓住风口。

参考百事当年的做法是疯狂研发新品种的食品与饮料,可畅销类很少。

如果一个新品半年左右的“试用期”不好卖,超市就会给下架,毕竟位置有限。
以上是研究消费领域的整个框架逻辑,接下来我们就从行业层面,公司层面,业务层面去分析一家公司的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