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5

$恒星科技(SZ002132)$  $福立旺(SH688678)$ 

1.恒星科技金刚线产能快速扩产,21年800w公里到22年4600w公里,虽然金刚线行业扩产快、资产轻,但是这个扩张速度还是非常惊人的,高测重心现在在切片代工服务,恒星短期成为龙二应该没什么疑问。

2.恒星金刚线毛利率非常高,今年有望可以到53%左右,原因两个:1.自制母线成本 3.5-4 元,外购成本 8-9 元(含税),成本端差距约 4 元,按金刚线 41 元含税价估算,对毛利率的贡献约 11% 2. 金刚线行业扩产快、资产轻导致后入者具备优势,恒星主要设备都是外采16线机。

3.有机硅业务也能带来一定盈利增长。

买入时思考的两个问题:

1.公司母线自制在碳钢丝时代是降本加分项,后期如果钨丝替代是否导致转型较慢并且影响发展?

公司已经有对钨丝的技术储备,只要公司产能扩张速度+成本优势可以跑过技术替代速度,那么钨丝完全替代必然发生在下一次行业出清之后。后期硅料价格下降是必然事件,这会导致硅片薄片化进程变缓,钨丝需求也很难起来。目前钨丝母线成本就高于碳钢丝成品线,按照测算钨丝线径 30um,与高碳钢丝母线差距加大到 8um且硅料价格腰斩再腰斩到10w/吨的时候,钨丝线和金刚线成本才能勉强持平,这至少需要2-3年,这对于光伏非主环节产业研究来说太遥远,能把当年业绩预期吃到就够了

2.整个行业大扩产必然导致价格战,公司盈利受多大影响?

23年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280gw,需要大概330gw硅片,对应1.9亿公里左右金刚线,根据金刚线各家厂商披露扩产情况来看今年年底开启3亿公里产能,能上产的估计只有2亿公里,整体还是紧平衡状态。硅片产能大幅扩张,显著供过于求。尽管下游需求不足时硅片企业会下调开工率,但过剩产能也会有部分切片需求,或使金刚线实际需求略高于由终端装机倒推得到的数据。恒星较大的成本差距大部分友商短期内难以追平,说到底光伏非主环节产业投机研究还是看短期,恒星成本差距至少24年前可以维持较高盈利。

简单拍了一下估值,金刚线业务按25倍,有机硅10倍,其他业务8倍估值,股价短期看到7.5甚至8块应该没有问题,平均成本5.8,大概30%-40%的空间,7块左右股价一直突破不了可能也受到前段时间解禁的影响。这个票长期做没意义,更深的数据和逻辑没必要太深究,不过是一个上游的上游小行业,

光伏这个行业实在是太卷了,各个环节被埋伏的透透的,想要赚预期差不容易啊.....如果想要长期拿并且想有大一点空间的,觉得688678可能更不错,这是上游的上游的上游了。


全部讨论

2022-06-20 16:08

谢谢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