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小时候跟着爸爸在水稻田务农,当然我大多数时候就是在水稻田隔壁的水渠玩水,抓青蛙小虾小鱼。当时的耕种带着生产队任务性质,效益实在比不上卖菜。爸爸就是早上卖菜,下午耕种到太阳下山。插秧是当时的主要方式,水稻成熟季节镰刀收割,用铁制打禾机打禾,木制鼓风机分离杂质,然后在家里阳台晒谷时刻预防老天爷下暴雨,一切完成后送去专门加工的站点把水稻的外壳去除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米了。辛苦不赚钱,但是田地又不能荒废。小学三年级左右,广西人往广东涌进来,农地就租给广西人耕种,爸爸就结束了耕种的日子专心卖菜。几年后,耕地没有租给广西人耕种了,因为生产队集体把耕地挖成大鱼塘,用招标的形式把鱼塘统一租出去,一租就是十年以上。农业由小家庭承包逐渐变大规模生产,兜里少几个钱都玩不转了。过去在农地常见的打禾机等农具,只能在博物馆看得到了。在猪价如日中天的今年有朋友在群里讨论大学选择农业专业的前景,我脑海出现了“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周期行业”的印象。我舅完美的躲开了景气的年份由水果批发商人转型果树种植的农民的悲凉,投资数十万还要对外借债,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成功,反正我的外婆是看不到了,她能看到的只有无尽的惆怅。姨妈家的表弟在长辈的帮助下,承包了一定规模的虾塘养虾,因为有“秘密”技术,养出来的虾质量好,目前不愁卖。先不管成功与否,农业的背后已经浮现资金密集的影子。大学生读农业的背后是否要考虑家庭背景是否支撑他创业的启动资金?还要有接地气的技术!如果都没有,是否选择其他的专业成为建设祖国的其中一颗螺丝钉更加经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