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思考下的交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昨天还在记录中提到,对于看到一些专家意见后,很多观点在现实交易中总感觉使不上力,也总感觉没法对交易真正有帮助,今天就看到思想钢印关于《为什么行业专家容易被股价打脸?》的文章,真的感谢。我把最后一段关于“如何让专家的观点帮助我们的投资”的内容放在文末,以作记录。

大部分时间,我的思考都很线性,也可以理解为一维情况下的思考:比如说买一个股票,看中的是上涨的概率和可能上涨的幅度;比如说,看K线走势时,看到在一个小平台整理或者突破形态出来,就想介入尝试;比如说,看到专家的分析,就觉得个股未来肯定不错,就想去参与个股。这样简单的思维背后的交易成绩,更多时候是惨不忍睹的。

二维思考又是如何的呢?比如,买一个股票,不仅看上涨的概率和幅度,还看下跌的概率和幅度,最后综合看一笔交易的期望;比如说,看K线走势时,不仅看个股自身的交易情况,还看整体市场的环境情况;比如说,看个股公司未来发展等信息时,不仅看经营分析本身,还要考虑市场对这些信息的认知。

交易的结果,更多是两个元素的乘积。

——————————————————————

短期而言,股价的涨跌由投资者认知的变化决定

长期而言,股价的涨跌由信息本身的演绎决定

股价的起点是投资者的认知,股价的阶段性终点是专家的认识,其中的涨跌由变化本身和投资者认知的变化决定。

首先,相信在“投资”这件事上,你比专家更专业。

一个专业投资者,“认知”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认知:对经营信息本身的变化

第二层认知:有定价能力的投资者对这些变化的认知

第三层认知:市场风格偏好导致这一认知的加速和减速。

认知,并非仅仅对公司和行业,还包括了市场和交易对手,所以更重要的是投资和交易行为的本身,行业专家在这件事上,很可能很“菜”。

完全不懂容易被忽悠,但纯从专业角度又很容易脱离投资的初衷。

其次,要能赚“不确定的钱”。

逻辑之所以叫逻辑,就是理论上有道理有可能,实际上还没做到,即不确定性,赚钱赚的就是从“不确定性”到“实现”的钱。

相反,如果这件事情难度不大,那股价就会一步到位,往后就是估值下降与业绩上升的对冲,盈利空间反而不好说了。很多时候,专家(包括很多研究员)炒股赚不到钱,正是因为太注重现实的确定性,又不知道市场如何估值,所以买的都是被炒高了的标的。

再次,专家的观点需要交叉验证。

不同的专家有各自的优势领域和观察角度,交叉验证可以更好的从专业的视角转向投资视角。

最后,专家的观点可以提供买入的安全边际。

专家亏钱,至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亏,而散户亏钱基本上都是买错公司,而不是错过公司,所以,比专家亏钱更普遍的现象是,专家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错过赚大钱的机会,特别是出现那种大变局、大机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