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Q1业绩贴近预告上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捷佳伟创(300724)点评报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Q1实现营业收入25.79亿元,同比增长33.53%,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增长71.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85.54%。

TOPCon加速扩产助力业绩保持高增,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1)成长性: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5.79亿元,同比增长33.53%,归母5.78亿元,同比增长71.93%,业绩贴近预告上限。2024年一季度,公司合同负债金额182.0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0.92亿元,同比口径增长133.79%,表明公司订单持续高增(这种增长从2022年三季度已经开始体现,2022Q3/2022Q4/2023Q1/2023Q2/2023Q3/2023Q4/2024Q1合同负债增速分别为27.70%/55.05%/132.08%/217.01%/255.34%/211.60%/133.79%,与TOPCon行业的扩产节奏基本吻合)。我们认为,2023年度光伏行业迅猛发展,随着TOPCon技术路线的加速扩产以及PE-poly技术路线成为光伏电池生产的主流技术路线,公司充分抓住行业机遇,已成长为TOPCon设备龙头,订单保持高速增长,进而为未来业绩持续高增提供支持。

(2)盈利能力: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2.94%、22.49%,分别同比大幅增长10.16pct、5.07pct,逐季度来看,2023Q1-2024Q1,毛利率分别为22.78%、29.75%、30.43%、31.85%、32.94%,呈现持续提升趋势,我们判断主因是从2023年二季度开始,高毛利率的Topcon设备开始出货并确认收入,且设备和工艺调试逐渐成熟,调试等成本下降。我们在公司2023Q1季报点评中判断,一季度属于新老技术过渡期,盈利属于低点,预计从二季度开始,公司将进入盈利能力上升通道。目前该逻辑正在持续兑现。

(3)研发投入:2024年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1.49亿元,同比增长81.39%,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79%,同比增长1.53pct。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获得专利616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使公司各业务板块新品迭出,有效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占率持续稳步提升。

新技术布局全面开花,打造平台型企业。

(1)HJT:产业拐点临近,公司出货量产型HJT整线设备成长可期。当前HJT组件功率领先TOPCon一个档位(15W以上),非硅成本高出后者0.1-0.15元/W,而银浆占HJT非硅成本的40%以上,随着铜电镀技术的成熟,HJT与TOPCon非硅成本差距将缩小至0.05元/W以内,叠加设备降本,HJT较TOPcon的性价比拐点有望来临。短期由于电池片持续降价,目前各类新技术电池均处于亏损状态,因此24年HJT电池扩产节奏预计将放缓,但作为光伏先进技术之一,长期来看HJT仍有望成为各个大厂重点布局方向。在HJT路线上,公司已在RF微晶P工艺方面取得突破,基于双面微晶的12BB异质结电池平均效率达到25.1%,电池良品率稳定在98%以上,公司的大产能射频板式PECVD预计将比市面上主流设备减少1-2个微晶P腔体。2023年10月,公司顺利发货HJT整线设备到全球知名光伏企业,本次出货采用整线交钥匙(Turn-key)方式,从全段的主设备到自动化均为公司提供,标志着公司HJT设备交付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竞争实力凸显。

(2)钙钛矿:行业潜力巨大,公司设备处于领跑地位。目前单结钙钛矿电池制备设备端,单GW投资额达10亿以上,预计未来将降至5-7亿,即2025年钙钛矿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200亿。公司在钙钛矿设备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具备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MW级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设备种类涵盖RPD、PVD、PAR、CVD、蒸发镀膜及精密狭缝涂布、晶硅叠层印刷等核心工艺设备,2023年公司五合一团簇式钙钛矿叠层真空镀膜装备成功下线。

(3)半导体:国内清洗设备空间约百亿,批量导入客户放量可期。在全球清洗设备市场,美日韩等国外公司占据领先地位,国内正在快速突破。2022年,国内清洗设备行业规模约为97.83亿元。公司拥有4到12吋槽式及单晶圆刻蚀清洗湿法工艺设备,能够满足第三代半导体、微机电、后端封装、集成电路IDM和晶圆代工厂所需的湿法工艺需求,销售订单不断增加。此外,公司成功研制出碳化硅高温热处理设备,并通过预验收后顺利发往国内半导体IDM某头部企业,为公司拓展第三代半导体装备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4)锂电真空专用设备:公司自主研发的双面卷绕铜箔溅射镀膜设备成功下线,首卷4.5μm复合铜箔成功出腔,并且提出复合集流体整线铜箔解决方案,为公司在复合集流体真空设备市场打开了新局面,积极推动复合集流体在新能源锂电行业的发展应用。

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4/33.82/39.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33%、18%,对应的PE分别为8.6、6.5、5.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TOPCon扩产进度不及预期、光伏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风险、技术路线变更风险、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存货滞压或跌价风险。

文章来源:《2024Q1业绩贴近预告上限,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0427

特别声明

机械组介绍

王可,中泰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执业编号:S074051908000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2019年5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机械行业全覆盖,2020年机械行业新财富入围团队。

郑雅梦,执业编号:S074052008000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2019年5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消费设备(口腔设备产业链、家具设备及零部件、缝制设备、娱乐车辆、舞台灯光设备)检测及高端科学仪器等领域,2020年机械行业新财富入围团队核心成员。

谢校辉,执业编号:S0740522100003。兰州大学金融学硕士,2020年7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光伏设备、新型储能、工业母机、化工设备等领域。

王子杰,执业编号:S0740522090001。CFA 约克大学金融工程硕士,2021年9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锂电设备、充电桩、机器视觉、工控等领域。

张晨飞,执业编号:S0740522120001。浙江大学金融硕士,2022年3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工业机器人、先进封装、通用设备、复合集流体等领域。

邢博阳,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2022年7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钙钛矿电池、薄膜电池产业链、氢能产业链等领域。

姜楠宇,执业编号:S0740522110001。哈尔滨工业大学金融硕士,2021年11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重点覆盖工程机械、智能物流等领域。

肖伊甸,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2023年8月加入中泰证券研究所机械团队。重点覆盖人形机器人、光伏新型设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