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限售政策不影响资产的核心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假设某国发行了两种债券:

1. 债券a在一级渠道售价100元,一年后到期还本付息102元,票面收益率2%,所有人都能申购;

2. 债券b在一级渠道售价100元,一年后到期还本付息110元,票面收益率10%;但只有身份证最后一位数字是4的人才能申购;

3. 债券a和债券b在二级市场交易自由,所有人都能买或卖;

4. 张三因为不符条件无法购买债券b,李四因为符合条件而无脑选择购买债券b。

这样发行债券会有啥后果呢?会导致套利者李四抢购债券b并迅速在二级市场以高于100元的价格抛售债券b;最终二级市场价格会迅速抹平两种债券的收益率。

我们再加强一下约束,假如这些债券只能持有而不能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到期需要本人手持身份证到银行网点递交纸质债券凭证才能获得本息,那么套利者还会迅速将两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抹平吗?还是会的!李四无法抛售债券,但他可以向张三借钱,这是合法的私人借贷,而这个私人借贷的利率将会大于2%小于10%,这样做的话张三获得了收益率高于2%的借条,张三把钱借给李四会比拿钱申购债券a更划算;而李四则借张三的现金流完成了无风险套利的操作。

上述情形如果出现在实际生活中,要么就是债券b发行量非常小而不足以影响国债市场价格,要么就是债券b发行量很多导致根本就没人申购债券a。

要不我们再加强一下约束,假设该国立法禁止私人借贷会如何!!??这样不自由且信用缺失的投资环境就会导致该国已有的投资者纷纷撤资离开该国,也不会有新的外国投资者进入,国际资本的砸盘会让该国货币持续贬值,持有一个到期收益率10%的国债的代价是承担汇率损失。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会发现:限购限售政策可能会影响资产短期价格,但不会影响资产的核心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这个理论的影子,比如持续十多年来一线城市房产的限售政策根本控制不住房价的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