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的领军者-浙江鼎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29喜欢:27

最早关注到高空作业平台是因为$华铁应急(SH603300)$ ,然后因为亮眼的四季报关注到$浙江鼎力(SH603338)$ ,在跟踪浙江鼎力快两个月后,出自对行业和公司的认识,决定把鼎力买到重仓, 后续会根据鼎力的发展情况再决定仓位的增减。

对我而言,一般买到重仓或者未来会买到重仓的公司都会写一篇文章记录思考的过程,可能有对的地方,也有可能有不对的地方,写文章的出发点主要是梳理一遍投资的逻辑。

和上一篇写聚合顺文章不一样的是,因为鼎力我已经买了比较重的仓位,而聚合顺是小仓位持有,所以为了防止禀赋效应带来写文章的不客观,我会尽量用词中性,不带有感情色彩。整篇文章会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企业家精神、公司产品、行业空间、投资机会以及风险。

(一)企业家精神

在我目前的投资框架中,企业家精神是在选择公司时比较看重的部分,对于有着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公司,我总是会倾向买多一点的仓位,虽然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并不一定能兑现收益,但是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目前持仓中同样重仓的$高能环境(SH603588)$ 也是因为欣赏李老板为首的管理层,所以仓位买的相对比较多,在我看来,浙江鼎力高能环境两家企业的老板区别是一位低调,身先士卒,更愿意深入一线,而一位是更重视企业文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相同的点在于两位都有着较强的进取心,不满足公司当下取得的成绩。

关于许老板的企业家精神,我之前在整理资料时已经看到很多朋友记录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一下去年年底《风云浙商面对面》对许老板的采访内容,首先是关于鼎力进入高空作业平台这个行业的历史,单纯看国内市场,鼎力无疑是高空作业平台的开拓者和推广者。

“我们一开始办厂的时候,是叫做仓储物流设备,简单的说就是电动叉车在仓库里用的,有一年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看到广东有一个脚手架坍塌事故,这里面可能伤亡跟死亡人数比较大,那么这个时候触发了我的一个灵感,那老外是怎么做的,他们的安全保障是怎么保障的,因为本身是他们先进的,毕竟发达国家,可能对这方面的要求,专业的设备更加有保障系数,那么从那个时候开始,每一次到境外去,仓储物流产品在开展销会的时候,都会留意一下人家的建筑施工作业的机器设备,都会去找这个作为一个新的方向。那么通过几轮寻找以后,都发现了这个市场还是蛮大的,所以未来的两年多,我每一次到国外去,都带着我们的技术团队,那么几轮下来以后心里就有底了,所以我有一年就决定,就是说准备转型升级,叉车业务要停掉了,可能要全力以赴做高空平台。”

以上是许树根在介绍公司的历史所说。当时转型后的鼎力,在国内不仅面临着承担生产制造商的角色,还需要承担普及推广的角色,因为国内很少有企业生产高空作业平台。在国外市场, 许老板自嘲刚开始推进的时候,没有品牌积淀的鼎力产品送人都不要。虽然国外的行业普及度非常高,但是高空作业平台是工程机械领域最危险的一个产业,产品质量会直接决定人的生死,作为产业跟随者的中国,在产品没有得到严格认证的情况下,很难有销量。

当然, 尽管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凭借着鼎力管理层的不懈努力,还是慢慢打开了全球的市场。根据知名高空作业平台杂志《Access International》 发布的“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20 强”榜单中,公司新晋“2021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企业”第 3 强,是首家进入全球前三强的中国企业,仅次于捷尔杰JLG、特雷克斯吉尼Genie。

许树根1965年6月生人,成立浙江鼎力的时候,已经40岁,但是他这么多年对于鼎力投入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年龄的影响,去年56岁的他,为了加快鼎力5期工厂的建设,和他的儿子几个月的时间吃住都在公司里,希望把原本三年的工期尽可能的缩短为一年完成。关于如此抢时间的缘由,许老板解释说一是现在的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二是希望把5期工厂作为过去几年鼎力发展的一个总结,所以时间上会有种迫切感。

从工作时间上来看,许老板每天早上六点就到公司,天黑才离开,几乎全年无休;国内北京、广州等城市公干一天内往返,欧洲出差一趟甚至也能控制在三天以内,极其注重效率,除此之外,还极其重视产品质量,也是全球第一家提出质保三年的公司。

复盘浙江鼎力的上市表现,不难发现鼎力能够做到在7年的时间利润增长9倍,ROE常年保持在20%左右,同时在上市早期保持40%的毛利率和25%以上的净利率与许老板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有着非常强烈的关系。

但是辉煌永远属于过去,过去的成绩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作为理性的投资人,我们更多的需要去关注企业的未来,鼎力接下来是否还能保持像过去那样的成长性,需要时间来验证。

(二)公司产品

浙江鼎力目前主要从事的是高空作业平台的生产,制造。根据百度百科介绍,高空作业平台是专用于建筑施工、设备安装、仓储物流、船舶建造、机场、地铁、保洁、广告等领域的大型工程机械,是一种为满足高处作业需求而设计生产的专用设备,可以将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抬升至指定位置进行各种工程作业,并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按照举升结构,高空作业平台可分为剪叉式、直臂式、曲臂式、门架式、桅柱式和桅柱爬升式,其中剪叉式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根据型号和尺寸不同,可用于室内外各种需要高处作业的场合,应用领域最广泛。臂式能够实现较高的作业高度,具备良好的障碍物跨越能力,适用于大高度的室外作业以及需要灵活调整高处到达位置等情况,属于高端产品。在复杂高空作业中,往往采用直臂式和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搭配使用。桅柱式和门架式多用于室内,如商场、酒店等公共空间的装潢、维修、仓库和超市内货物的取放等,侧重商用领域和生活领域。桅柱爬升式应用场景较窄,主要是建筑物的外立面施工。

过去若干年里,鼎力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臂式高空平台以及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三种。而从过去几年鼎力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公司自上市以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先是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后是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桅式产品销量在过去的7年里,一直保持在4000台左右的水平,营收占比也从2015年刚上市的20%下降到2021年的5%。臂式营收占比则从2015年的9.27%增长到2021年的34.62%。

根据年报数据显示,鼎力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销量从2015年的141台,增长到2021年的3954台;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销量从2015年的5179台增长到44112。由下图可知,自2018年之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销量增速开始放缓,而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销量自2016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速。从营收端来看,臂式营收从2015年的0.43亿增长到2021年的16.47亿,增幅接近40倍,剪叉式的营收从2015年的3.28亿增长到2021年的28.47亿,增幅约为8.5倍。

虽然臂式销量的绝对值比剪叉式低,但是平均单价臂式要远高于剪叉式,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平均单价在2015年到2021年基本维持在6.5万元左右的水平,而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平均单价从2015年的30万增长到2021年的42万。

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和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单价相差较大是因为臂式产品较剪叉式产品结构更复杂、体量更大,其原材料成本更高;在应用领域方面施工高度更高、作业幅度更大;功能更丰富。

从毛利率的水平来看,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毛利率从上市之初的40%+下滑到2021年的32.48%,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的毛利率最低只有18%,最高接近35%,单价虽然高,但是臂式的毛利率要低于剪叉式的毛利率,且从2019年开始臂式和剪叉式的毛利率都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

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根据公司解释,主要有:1、臂式新系列产品处于前期推广阶段时,公司会给予一定的价格折让;2、剪叉式产品具有较高的规模效应,剪叉式产品作为公司的成熟产品,具备成熟高效的生产制造能力,凭借优质客户积累和产销规模扩张,已经建立规模优势,能有效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而臂式在投产前期,单位产品分摊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较高,导致产品成本较高。3、2020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占比较高的钢材价格不断走高,2021年海运费也相比于同期有着较大的增幅。

(三)行业空间

第三部分是行业空间,在我看来,这是投资鼎力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鼎力虽然过去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成长性,但是随着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升以及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鼎力未来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不同阶段下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机会,需要仔细辨别,如果单纯的根据过去的表现而线性外推鼎力未来的表现,将会有非常大的可能踩到价值陷阱。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会从国内市场和国外两部分分析。

1、国内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数据显示,2017 年中国全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为 6.5 万台,而2021 年全市场保有量增至 38.44万台,CAGR达57.8%,销量则由2017年的6.5万台增至2021年的16.01万台,CAGR达36.72%。

在去年6月份国元证券关于华铁应急的一篇深度研报里,国元的研究团队测算高空作业平台2021的国内平均单价是17.51万元,结合2021的销量,可知2021高空作业平台的市场规模约274亿元。而鼎力2021国内收入27.77亿,市占率约为10%。

关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过去几年景气度较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近年我国建筑从业人数持续减少,人工成本快速增长。

在人口红利渐退的大背景下,高空作业平台可缩减人工成本。近三年以来,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下滑,2021年我国建筑从业人数为4172.34万人,同比下降22.26%。此外,近五年来,我国建筑人工成本逐年攀高,从2015年的48186元增至2020年的69596元。因此,在当下人口红利消退、建筑业人工成本持续攀升的趋势下,高空作业平台所需操作人员数量较少这一特点使得在其场景应用时可节省更多人力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行业市场的发展。

(2)高空作业平台经济性突出,材料和作业成本更低。

随着建筑高度升高,传统脚手架对底部结构强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除基本搭建费用外,较高米数的脚手架往往还需要在框架两侧安装副架,额外的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会增加。

以某20米高建筑工程为例,高空作业平台相比较传统脚手架,节约费用18.24万元。脚手架需要一个工人作业,两个工人在底部进行推拉,而使用高空作业平台,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三个人的工作量。项目施工时间6个月,高空作业平台相较传统脚手架不需搭建、拆解,且当地调配入场时间、报验时间较短等优势,故可节约2个月时间,筹备时间更具保障。人员数量方面,如果采用传统脚手架,需要10人,而采用高空作业平台,仅需5人。

(3)我国高空作业安全事故数量不断攀升,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关注度。

高空坠落事故一直以来都是工地事故的高发区,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隐形杀手。根据住建部统计显示,2019年和2021年,高处坠落事故在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中的占比依然超过50%,维持较高的比例。而相较传统登高设备,高空作业平台能提供更稳定和安全的操作环境,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综上可知: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安全意识提升、施工效率要求提高等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2、国际市场

记录完完国内市场,再记录国际市场,国际市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空作业平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应用以来,已经度过了成长期的阶段,进入了成熟期,所以海外市场现在主要是存量替换的需求,其中又以美国为最大的市场。

2021 年,美国租赁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为 72.21 万台,同比增长10%,实现收入约 119 亿美元,同比增长15%。

2021年,欧洲十国(包含:丹麦、芬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英国)租赁市场保有量为 32.46 万台,同比增长3%,实现收入约30亿欧元,同比增长7%。成熟市场的租赁商高度关注产品品质和设备残值,品牌粘性大,不会轻易变更设备生产商,对生产商选择有严格要求。

除了美国和欧洲十国,还有东南亚以及非洲,印度等没有明确数据的市场,回顾欧美以及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空作业平台的渗透率会不断增加,且人口越多,国土面积越大的国家,其高空作业平台的市场空间也会越大。

(四)投资机会和风险

最后一部分是投资机会和风险,因为我目前是浙江鼎力的多头,所以在介绍投资机会时,对于一些我在数据上的罗列,可以多持一些批判的态度。

1、投资机会

(1)高空作业平台景气度今年依旧保持比较高的增速

国内市场,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2月当月国内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9418台,同比增长138%。1-2月累计销售升降工作平台29254,同比增长75.2%。

国际市场,回顾刚刚闭幕的3月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可以发现今年海外市场的需求旺盛,来参展的人群较多,鼎力的产品在会展期间即获得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土耳其、荷兰等国家租赁公司的明确下单。

除此之外,雪球上也有朋友对于国外市场尤其是美国的高空作业平台景气度有过分析,这部分就不详细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2)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根据公开资料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高空作业平台车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11.3亿美元,以去年6.5的平均汇率计算,全球的市场规模为723.45亿元,而鼎力去年的收入大概在60亿,全球市场份额大概在8.29%。从整个市场空间来看,未来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规模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人口大国印度,而鼎力的产品已经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以无论是从增量还是从存量的市占率,鼎力应该还是会有进一步成长的空间。

(3)五期工厂今年底或明年实现投产

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有过两次增发,一次是2016年,一次是2021年,2016 年公司募集资金用于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 9.77 亿元,构建年产3200台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基地,该项目就是许老板在去年年底采访中说的四期工厂。

公司四期工厂于 2020 年投产,在原有智能剪叉平台流水线基础上,建设占地 362 亩的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项目,工厂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软件技术,实现了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安全制造。

通过使用安全可控的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全面加强了人工智能、5G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融合应用,包括 5GAGV(无人搬运小车)系统、MES 制造执行系统等。作为业内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四期工厂可实现每 30 分钟下线一台臂式产能。

回顾公司的营收表现,每次新项目投产后都会带动公司营收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文章第一部分介绍的许老板和他的儿子几个月吃住都在公司为的就是该项目(5期工厂)的建设,在定增报告中,原本预计的项目建设期为36个月,但是因为项目的进度加快,预计今年底、明年年初可以实现投产,公司的产品主要是4000台高空作业设备:

按照公司测算,如果完全达产,可实现销售收入 381,500.00 万元,届时公司年产值会到100亿。

(4)管理层能够一直保持进取心

投资鼎力,某种程度上就是投资许树根为首的管理层,许树根对于鼎力投入了非常多的心血,作为董事长,很多小事情都是亲力亲为,在鼎力发展的紧迫感上,给其他员工作出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而且鼎力过去几年即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没看到许老板骄傲自满,放慢脚步。

2、投资风险

最后是投资风险,以下是现阶段我看到投资鼎力所需要面临的风险,这部分我会尽量写的全面一些,也希望刚刚关注到鼎力的朋友如果考虑投资鼎力,能够多考虑一些负面的因素。

(1)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虽然鼎力是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开拓者,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到这个细分赛道,鼎力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以2021年的数据为例,鼎力总收入为49.4亿,境内市场的收入为27.77亿,境外市场的收入为19.79亿,而工程机械的巨头徐工机械2021年高空作业机械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9.98亿,中联重科2021年高空作业机械的收入则达到了33.51亿,同比2020年增加310.76%。

鼎力虽然说不打价格战,但是如果行业空间景气度下滑或者徐工,中联在把高空作业平台在集团内部的战略地位放在优先级,在没有明显产品壁垒的情况下,徐工,中联,还有未上市的星邦智能等为了市场份额采用较为激进的营销策略,鼎力如此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是否还能维持,需要打问号。

(2)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的风险:

根据2022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公司实现海外市场主营业务收入 167,933.55 万元,同比增长 71.87%,销售占比达 58.44%,海外市场重视品牌,也愿意支付溢价,从鼎力过去几年海内外的毛利率变化可以看出,即使原材料成本上升,海运费价格上升,鼎力境外的毛利率表现也要好于境内。

且从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也可以看出,海外市场的需求增加,是鼎力四季度业绩表现较好的关键因素,所以未来鼎力保持自身竞争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能够和海外市场的客户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且能够不断增加优质客户,如果因为地缘政治或者贸易摩擦等因素导致鼎力出现非产品质量的销量下滑,那对鼎力的投资逻辑有着一定的影响。

如之前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和组件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双反”税率执行,对美国市场开拓及盈利能力会造成影响,以下是此次“双反”调查的详情:

2021 年 2 月 26 日,由美国捷尔杰 JLG 和特雷克斯 Terex 组成的美国移动式升降设备制造商联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移动接入设备和组件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据申诉方声称,原产于中国的进口移动接入设备和组件在美国的销售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并且存在政府补贴。从而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因此申请对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申诉方在申诉书中预计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为 86.56%、补贴率超过 2%。

2021年 3 月 19 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和组件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以下简称 “双反”调查)。调查产品主要包括臂式升降机、剪叉式升降机和伸缩臂叉装车及其组件。

本次申请反倾销调查期间为 2020 年 7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反补贴调查期间为 2020 年度全年。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数据显示,2018-2020 年美国自中国的移动式升降作业平台进口额为 1.76/1.28/1.95 亿美元。

本次“双反”调查,鼎力之外的其他国产品牌适用的税率较高,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将大幅提升;与之对照鼎力相对较小,但未来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将会面临较高的难度。

(3)五期工厂建设进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根据公司提供的信息,五期工厂预计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实现投产,但是是否可以如期完工投产,需要保持持续的跟踪,另外,从公司此次投入4000台高空作业设备的单价来看,产品偏向高端,如果投放市场后,高空作业平台的景气度下滑,产品不能够被顺利消化,达到公司自身的预期,那对公司的投资逻辑也会有较大的影响。

(4)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去年二季度开始钢材价格走低,海运费降低对公司的毛利率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正向作用,不过今年钢材的价格触底反弹,可能从二季度后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且过去几年因为环保问题,供给端的收缩导致一些传统能源的价格中枢会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提升,未来鼎力即使不考虑竞争因素,因为原材料的因素,长期的毛利率中枢水平可能也会下降。

(5)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

鼎力目前国内和宏信建发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公司2021年定增反馈报告中披露,2020年宏信建发的销售收入占鼎力营业总收入较高,未来如果双发出现矛盾,宏信建发停止与鼎力的合作或者削减鼎力的订单,对鼎力在国内的发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6)董事长退休或者停止进取的风险

这点风险,对我来说,可能会比较看重一些,因为重仓的公司首先要排除掉公司内部管理层的黑天鹅风险,另外就是研究完鼎力,感受是许老板对于鼎力的高速发展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后续许老板萌生退休的想法或者开始满足于鼎力取得的成绩,那对鼎力的投资逻辑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家好公司想要长期保持优秀或者卓越很难,但是想要退步却是非常简单和容易的一件事。

以上基本是整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关于鼎力的估值和市值问题,我没有写是因为担心屁股决定脑袋,写出来的结论会不客观,不过回顾鼎力上市至今每年的股价表现,在2021年之前每年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即使是上一轮熊市2018年,40倍估值中枢鼎力全年股价也没有下跌。

但我相信,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未来鼎力长期的估值中枢应该还是会下降,投资鼎力,取得收益主要还是寄希望于鼎力能够保持成长,而非估值上升带来的戴维斯双击,当然,如果有一天,市场非常幸运的给了鼎力一个比较高的估值,那又另说了。

全部讨论

2023-03-26 21:26

我持有鼎力几年了。鼎力因为几大对手的进入,PE被打下来了,所以我吃了这个亏。尽管公司还是好公司,还是相对乐观的预期持续增长。后面应该是吃业绩增长的钱。这个行业,鼎力的境内境外业务布局,还是有相对优势的。上周再次加仓

04-15 11:13

来反思一下吧,去年花了很长时间写的文章,但是因为后期担心行业格局的问题,以及二三季度行业数据变差和财报后的股价表现不及预期,$浙江鼎力(SH603338)$ 仓位已经减掉很多了。
这次的重仓没坚持下来,还是我自己的问题。如果鼎力后期有非常好的股价表现,确实还是非常可惜的。
回顾过去几年的投资思路的转变,已经从把重仓股权重从管理层第一的位置,转变放在商业模式第一的位置,希望过去一年一直能够坚持鼎力仓位的朋友,能够在鼎力上获得非常好的回报。

2023-03-26 19:48

按现在的市场竞争格局,要回到21年以前40倍的估值中枢恐怕是很难了,不过随着市场回暖,回到30PE还是可以期待的,来个小双击吧

2023-03-26 10:16

最大风险还是在于徐工、中联、三一这些巨头,每一家都太强了,比鼎力晚进去十年,短短三四年就已经不输鼎力

重新仔细拜读,楼主的功课做得真是太好了。

2023-03-29 08:10

文章很详细,观点很明晰,数据上面可能有点小模糊。举几个例子:比如鼎力这几年都在主攻国际市场,国内市占率这几年都在大幅下降,所以市占率10%的说法没有意义;然后美国,欧洲和中国国内的高机保有率数据偏保守,感觉是几年前的数据,这几年这些市场的保有量都在大幅攀升,感觉上有不小的出入;然后文中提到的宏信建发其实从2022年初开始就已经不怎么拿鼎力机器了,但是鼎力销售和利润仍然高歌猛进。
总体分析思路上没有太大的问题,数据上感觉有些OLD SCHOOL,瑕不掩瑜。
我对这家企业也有不少研究,确实是家好公司,但是离伟大还差的很远。总体上没有楼主乐观

2023-03-25 19:43

请教下博主,鼎力算重资产行业吗?我简单看了下财务数据,发展现金流也还好

2023-07-09 05:55

学习

2023-06-04 11:01

鼎力

2023-04-27 00:09

鼎力吃海运和钢材下降的红利还能再吃一个季度,二季度开始营收就要顶上,不然三季度财务不会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