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下如何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1喜欢:1

相对欧美发达资本市场,A股在监管、立法和对散户保护方面是相对薄弱(当然欧美也是经历血淋淋的去散户化,毕竟投资赚钱是真的难),对IPO的公司、审计机构、保荐机构的责任没有压实(最近几年易主席在市场规范与立法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长足进步),纵容了它们肆无忌惮的在大A圈钱,大赚特赚,同时还形成了“割韭菜”文化和割韭菜的套路与惯性(软软的赚快钱,都不知道如何利用资本来服务产业,壮大国家金融实力)。建议普通散户可以研读一下张化桥的“避开股市的地雷”,想明白公司与保荐机构IPO的套路;研究一下投资大佬(但斌、林园、邱国鹭等)的投资思维,学会行商业模式、行业研判等重要内涵,毕竟能掌管上百亿资金且保持几十年的盈利都是说明他们的投资思路的正确性。

备足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谈注册制。注册制是发达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也确实是先进的资金募集制度,注册制会加快市场优化形成指数大牛的格局(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大佬都相信注册制下中国资本市场会有大牛),但它也是最为血腥的割韭菜去散户化制度,比如:英国老牌伦敦市场从2001到2013年间IPO为965家,退市公司高达2004家;美国纳斯达克市场1985年至2008年共计11820家公司上市,12965家公司退市。在这样高概率的退市氛围下,有多少散户能够存活?这只有老天才会知道了(大机构肯定有相应的数据)。退市慢的市场也是有的,请诸君参考中国的港股和新三板,这也是A股未来的真实写照,仙股满天飞。想想最近新股的大规模破发,科创板推做市商制度(增加流动性,毕竟树长不到天上去,要尊重常识)。在这样的背景和大A主板全面推行注册制之前,跟各位投资爱好者交流一些观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1.谨慎打新。毕竟成熟市场IPO破发与失败是常见的。我国由于宽松的市场制度与律法,IPO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都追求最大募资规模(超募)是常态。鄙人也于2021年5月提醒投资者打新不打新?,但被多数人当成笑话。

2.千万不要追热点。没有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不要追网上热炒的噱头热点,因为这些都是割韭菜的套路,毕竟机构与大资本可以自如控制时机与买卖点。

3.尊重常识。把握在资本市场常年(10年以上)大额盈利且非高杠杆的朝阳产业公司标的,不要轻易投上市时间未满5年以上的公司,时间是一切事物的验金石。

4.学会把握确定性。花枪只能是短暂的,利用常识,把握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例如,新冠早晚有一天会过去的,所以目前以新冠相关的题材是否有长久性,公司盈利是不是有可持续性(还是短暂的爆发性)?这都涉及到目前公司的估值和未来走势。

PS: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与理解不可以作为投资的直接操作。$中国移动(SH600941)$ $雅戈尔(SH600177)$ $千金药业(SH600479)$

全部讨论

2022-01-16 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