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差一股神秘力量活跃市场,启动全民获利模式!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A股市场机构为主,游资为辅,一直在走去散户、机构化的路,但实际情况是机构想方设法割韭菜,大部分情况下不会一致长远看多,有获利后随时准备退出,因此市场则长期处在来回震荡的局面。要我说,真想活跃资本市场,让股市长红,得去机构化,人家老美多开放,散户通过网络渠道炒作在2021年1月13日-1月28日,把“游戏驿站”从20块不到两周干到483,翻了24倍,打爆空头,血洗华尔街。内地市场一方面不够成熟,另一方面管制较多也不敢如此,那么谁拥有去机构或者说弱化机构的主导力量呢?

神秘力量:社保基金+养老基金

接下来的市场走强需要这两块资金推动,考虑四个方面因素:

1.真正的长线资金。资金量足够大且不需要超额收益做样子,公募基金的本质是集资收费,打造明星基金是宣传手段,一部分基金负责盈利一部分负责抬轿,而社保基金+养老基金是真正要做久做长的,完成郭嘉任务,保持稳增长,最后反息;

2.民生之本。社保+养老是群众的保障,资金越壮大,利息叠加能保证未来高龄人群的稳定,增强幸福感;

3.增加群众收入开始发酵。《经济日报》直接指出,要通过股票、基金等投资渠道,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最终以提振消费。而8月4日晚间,周末发改委研讨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未来围绕提升大众收入,无论从实体还是资本,往发达地区考虑的各项讨论会越来越多,而社保+养老既是能实际增加和保障群体收入的资金,也是资本市场的关键力量;

4.市场需要稳定可控的泡沫。房地产的资产泡沫空间少了,且若增加泡沫只会再一次让消费降级,经济滞涨,但资本的泡沫不能停,市场融资额今年上半年非常少,资金都往银行存款去了,反而导致了银行息差压力大,没有融资产业便缺少了升级扩张,要有大的进步需要有足够的泡沫空间,连梦都没有何谈新世界,不要让机构去打一枪换一地,让每个细分产业都逐步向上,庞大的资金逼空,必须看多我国,让所有人的收入提上来,即使有一些膨胀,但作为最努力的民族,未来绝对能消化。

从资产规模数据上来看,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的规模,依靠牛市快速增加,也作用于牛市推波助澜,以社保基金为例,2006-2007、2011-2012、2013-2015、2018-2020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曲线上扬,对应个级别不同牛市,2022年信息暂未公告,大概率与2021年数值微持平甚至缩减,社保基金增速与养老基金增速触及底部,作为国内重要资产及普惠民生指标,今年非常需要向上突破,给予未来新生力希望。


养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不谈新生儿逐年降低,低年龄人群占比近5年区域平稳,主要劳动力人口往老年人口迁移,劳动力人口占比缩小,老年人口占比增加,养老压力增大,总不能全靠新增劳动力来给池子补水,也不可能不管老年人,那还有一个办法让池子变大,让资产膨胀,既完成稳定市场推动资产价值上升,又能完成养老金任务。


如果说下半年买啥都不如跟着社保+养老买,你信吗?至少从现状来看,这两股力量身背着艰巨的任务,就差举旗号令了。如果从收益水平来看,社保+养老胜过大部分基金。

回测了大量数据,统计近3年的开仓持有/增仓的胜率与收益,按季度计算,社保基金的胜率为54.63%,平均收益率为6.31%,养老基金的胜率为51.64%,平均收益率5.79%。季度平均收益率能在5%以上,也没有多少基金跟投能有如此水平,关键是预测未来社保基金与养老基金是否会在报告期持有或增仓。



资本市场没有百分之百的盈利,只能说通过各类工具、策略来提升胜率,社保+养老是大众的根本保障,他们给你选好的标的往往不会比自己选的差,特别是在全民收入增加,集体投资收益提升的氛围下,这股神秘力量要把市场托起来。而最近,机构对这块资金的研究慢慢开始了。

附最新社保+养老共同持股名单:




#大金融基金该怎么选# #哪些主动基金受到专业买手青睐?# #社保基金最新持仓曝光# $上证指数(SH000001)$ $上证50(SH000016)$ $沪深300(CSI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