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笔记1-20240507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月就是学习消费白酒的第一个月,目前处于高估状态,刚好是深入学习最佳时机,耐心等候好的价格出现;以茅五泸来看,它们当前的估值均处在高位水平。高估值、高溢价;相信本次学习之后1-5年后,会有一次很好进场时机出现;

招商朱卫华思路:把大逻辑抓好,长期看准了,其实不用在意中间的波动。2004、2005年茅台的股价波动亦不小,再加上当时不佳的市场环境,没有长期方向指引,很多投资者是拿不住的。有了指引,拿再多股票也能安稳睡着觉。当然,除了大方向看对了,我们还经常发现新的角度来支撑我们的判断。

很有感触:我拿不住的主要原因:没有专一专注透彻研究,没有长期大方向知道,没有做到十个知道:在之前三个知道前面(知道下跌最坏结果,知道持有最长时间,知道涨多少)在加上知道十年以上财报市盈率市净率及股息和ROE财务指标,占历史市盈率?%,知道管理层和这个企业是否需要能干管理,知道是否在好行业,知道当前价格是否好价格,知道当前趋势是否好趋势(有大资金参与),知道完整建仓策略和持有策略及出场策略;知道情绪管理,避免被情绪失控;同时耐心等待;这就是十个知道;

今天朱卫华,杨勇胜,董广阳三位对食品和饮料行家文章一篇篇的看,都是前2-3年的文章,看看文章时间,在看看发表后的走势;

现在来看估值修复的空间还在,因为历史白酒的估值中枢是20到25倍。???需要等到PE20以下,目前PE 05-06

24.58

PE百分位

26.05%

还是需要耐心等待很久一个时间

啤酒这个行业主要的变量就是行业的竞争格局。而前面的几家龙头公司在市场占有率上的争夺,导致这个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利润弹性没办法释放,也导致中国啤酒的吨价比欧美低了60%。

记得我不要进入啤酒

从公司层面,海天是调味品里面最优秀的企业,他的市场份额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酱油企业的总和还要多。同时海天在这几年,也推出了很多新品,包括耗油、料酒、黄豆酱这些单品,这些单品的放量给公司的收入增长注入了新的引擎。所以这几年,海天的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15%以上。

看了一下,不是央国企,我不会进场调味料品种

杨勇胜:食品饮料研究来说,招商食品团队有很深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前面还有朱卫华老师和董广阳老师,在团队的这五年来,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教会了我两件事:

1、要用历史的思维去研究。我们去看一家公司的时候,不要只在一个时间点去看这家公司,而是要从这个公司发展的历程,股价走势的历程来看。一定要把这个公司的历史搞清楚,公司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情、现在正处于公司和行业发展的哪个阶段?这些都需要弄清楚,所以我们团队在今年写了好几篇公司和行业的复盘报告,写出来之后很多买方的朋友非常关注。

2、要有对比的思维。一家企业在行业里面肯定不是孤立的,有竞争对手,这些企业之间的对比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我们写了一篇报告《舌尖之争》,讲的就是调味品里面的海天和中炬高新这两家公司的异同,结论也非常有代表性。另外包括我们看乳业,伊利和蒙牛这两家公司的对比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像白酒行业里面的茅台五粮液的对比。有对比才能看懂企业的战略。

从研究来说,我们团队一直秉承的产业思维,一定要用历史的思维和对比的思维看待企业所处的阶段,所做的事情,同时结合市场的情绪和市场的预期,对公司的投资价值做一个客观的判断。

看看20年前报道,感慨很深,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食品饮料公司目前正处于显而易见的黄金发展期,高端品获益于“消费升级”驱动,大众品则受益于“品牌集中”影响。2006年,“消费升级”给高端品市场带来的是全面开花的板块式大行情,如高端白酒板块;“品牌集中”给大众品市场带来的主要投资机会则集中在个别行业龙头身上,如乳业龙头伊利股份

招商证券消费行业分析师朱卫华将食品饮料公司分为三类,分别冠以“成长”、“改善”与“并购”三项投资主题。第一类公司如贵州茅台张裕泸州老窖伊利股份、S双汇等,它们对营销学4P原则贯彻比较到位,我们看好其持续成长性,它们未来三年有能力做到业绩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水平,策略是买入并持有,其中茅台、张裕、泸州老窖不仅业绩增长快,而且管理团队优秀,它们是食品饮料板块必配品种;伊利股份业绩增长还大大慢于销售额增长,股权激励完成之后,就看管理层如何均衡自己与股东的利益;S双汇非常稳当,每年至少20%的业绩增长非常不错;第一食品如果收购冠生园和酒成功,能锦上添花。

第二类公司如五粮液伊力特古越龙山等,它们过去有些策略不对路,不过现在可看好其“改善空间”,建议机构投资者学习巴菲特,敦促公司解决治理问题、并调整营销策略,消除使其估值低的因素,五粮液的改善已见成效,如其高端酒保持快速增长,其股票市值应与茅台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