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司:小酒馆连锁龙头,新模式能否成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仅对海伦司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仅为本人学习。

海伦司,作为我国小酒馆连锁龙头,主打高性价比,作为案例研究学习。

公司实控人为湖北利川人徐炳忠。

【关于徐先生】

出生于1974年,高中毕业,当过兵,是队伍里有名的侦察兵。退伍后,徐炳忠还曾做过3年保安。

2004年,徐炳忠和朋友们一起做生意,开起了一家小酒馆,但此次创业,让徐炳忠亏得所剩无几。此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他远赴东南亚在老挝做起了酒馆生意,但后来,受经济危机影响,酒馆生意欠佳,他就选择回国继续创业。

2009年,徐炳忠回国创业,他依旧选择开酒馆,并在北京五道口开了第一家海伦司小酒馆。精打细算的徐炳忠在挨着清华和北大两所高校的五道口,选择了一处较为偏僻的店面,房租只要20万元,而500米开外的店面,房租是这里的十倍。

由于地处偏僻,第一家海伦司在开业初期,徐炳忠并没有吸引到多少消费者。为了吸引消费者,增加流量,徐炳忠想到学生可能更青睐低价,他大胆放利,尝试“十元钱啤酒”。

低价果然吸引了一众学生前来尝鲜,让海伦司脱颖而出,此后,徐炳忠坚持低价策略,巩固消费群体,掌握了属于海伦司的顾客群。

此外,徐炳忠还对酒馆进行了极具异域风情的装修,凭借高性价比和独一无二的风格,海伦司迅速在学生群体中风靡。

2018年,徐炳忠开始带着海伦司对外扩张,在天津、厦门、武汉等城市考察,两年间,海伦司小酒馆扩张至近百家,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连锁酒馆”。

2021年9月10日,徐炳忠带领海伦司成功上市港交所,市值一度飙升至300亿港元。

——上述信息摘自网络。

【公司基本信息】

徐先生于2009年在北京五道口创立以「Helen’s」品牌命名的第一间酒馆。这就是海伦司的第一家店!

海伦司于2018年1月在开曼群岛成立,2021年9月香港上市,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公司总股本12.67亿股,实控人徐炳忠,控股67.96%。IPO发行价16.41元,募资约25亿元,最高市值320亿港币,目前市值约70亿港币。

公司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人均消费60-70元,啤酒不超过10元/瓶,约有70%的员工是外包。

【财务情况】

1、2018-2022营业收入为1.15、5.65、8.18、18.36、15.59亿人民币。

2、2018-2022净利润为0.10、0.79、0.70、-2.30、-16.01亿人民币。

3、2018-2022经营现金流净额-0.09、1.59、2.46、3.67、1.43亿人民币。

4、2018-2022投资现金流净额-0.49、-0.87、-1.10、-9.94、-3.56亿人民币。(2021和2022年资本支出较大)

5、截至2023H1,货币现金14.50亿元。

6、费用率上,2023年上半年,人力/房租/其他费用占比分别为23.9%/14.2%/10.2%,去年同期分别为43.5%/22.7%/13.9%,同比下降明显。

7、2022年大幅亏损原因:加盟模式转直营、股份支付1亿等。

【门店相关情况】

1、2018-20230825门店为162、252、351、782、767、562家。

2、截止23年6月底,公司门店合计653家(同比-23%),其中直营门店515家(同比-39%),特许合作门店138家(22年H2开启特许合作模式)。

3、截止8月25日,公司门店合计562家,其中直营门店425家,特许合作门店126家,嗨啤合伙人门店11家(嗨啤第一家门店7月开业)。

4、截止23年6月底,一线城市63家(同比-28%),二线城市314家(同比-26%),三线城市274家(同比-17%),内地以外地区2家(新加坡乌节路门店5月开业),一线/二线/三线占比分别为10%/48%/42%。

5、截止8月25日,一线/二线/三线门店分别为56/268/236家,占比分别为10%/48%/42%。23年6月中旬公司开启嗨啤合伙人计划,采用托管合作模式,目前开放三种店型,前期投资费用在100万元左右,按毛利总额阶梯提成方式收取加盟费用,第一家合伙人门店于7月份开业,截止公告日合伙人签约规模80余家,已开业门店11家。

6、23H1公司门店单店日销0.82万元(同比+14%),其中直营门店日销0.79万元(同比+10%),特许门店日销0.9万元。分店型看23年新开店日销为0.82万元, 22年开业店/21年开业店/20年开业店/19年以前开业店分别为0.68/0.72/0.96/10.6万元,同比分别为+8%/+14%/+13%/+19%。

7、23H1公司自有产品毛利率79.4%(同比提升0.7pct),实现毛利3.2亿元;第三方产品毛利率55.6%(同比提升7.1pct),实现毛利0.7亿元。公司自有饮品销售额5.4亿元(占比76.3%,22年同期75.8%),第三方产品销售额1.2亿元(占比16.9%,22年同期20.4%)自有产品中,啤酒/饮料酒饮/小吃分别占比14%/42.4%/19.9%。

8、19年以前/19年/20年/21年/2年/23年上半年新开酒馆日均营业额为1.06/0.96/0.72/0.68/0.82万元。

9、23H1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酒馆平均日销分别为0.84/0.83/0.79万元,同比分别增15.1%/25.8%/0.0%。直营/特许合作酒馆平均日销分别为0.79/0.90万元,直营门店同比增10%。

10、有媒体测算显示,加盟店的日均销售额至少要达到9700元,加盟商才会有动力。

【战略调整】

1、公司经营模式经历了加盟——直营——直营转加盟等主要战略,战略上可以说摇摆不定。

2、2023年年中,公司开启“嗨皮合伙人计划”,确立了加盟为主的拓店战略,并将氛围更好,效率更高的小店型作为主要的加盟店模型。

【嗨皮合伙人计划】

从今年年中开始,“嗨啤合伙人”计划。目前开放三种门店:

精品店:面积90-130平方米,装修装饰费30万元,设备及桌椅费15万元,保证金5万元,品牌合作费10万元。

优品店:面积180-200平方米,装修装饰费60万元,设备及桌椅费20万元,保证金5万元,品牌合作费15万元。

臻品店:面积240-260平方米,装修装饰费70万元,设备及桌椅费30万元,保证金5万元,品牌合作费20万元。

上述合伙人门店面积均小于直营主流的标准店(300-350平方米),单店投资以优品店为例预计固定资产投入80万起(装修60万起、设备桌椅20万起),加上5万保障金和15万品牌合作费后加盟商不含租金人力的前期投入可控制在100万,保本点降低到2500-3000元/天(2023年8月28日业绩会说的是从原来的5000-6000元/天降低到2600-2800元/天)。

抽成方面,合伙人门店毛利率约70%,月毛利总额按照阶梯抽成:

月毛利0-6万部分:毛利100%返还合伙人。

月毛利6-10万部分:毛利90%返还合伙人。

月毛利10-15万部分:毛利75%返还合伙人。

月毛利15万以上部分:毛利60%返还合伙人。

以优品店为例,预计门店抽成情况为:

月毛利在0-6万:品牌方抽成分别为0,占门店月收入比重为0%。

月毛利在6-10万:品牌方抽成分别为0-0.4万,占门店月收入比重为0-2.8%。

月毛利在10-15万:品牌方抽成分别为0.4-1.65万,占门店月收入比重为2.8-7.7%。

月毛利在15万以上:品牌方抽成分别为1.65万以上,占门店月收入比重为7.7%以上。

在管理模式方面,海伦司嗨啤合伙人计划将采用托管合作模式。海伦司品牌公司将全程协助合伙人门店开业前的营建、招聘、培训等工作,并在开业后持续提供运营督导、IT、营销、供应链赋能等支持。

合伙人可根据海伦司品牌公司的要求自行选址或提供自有商铺,并提交审核;也可委托海伦司品牌公司代为选址。

每家合伙人门店大约需要3-6名员工(含店长)负责运营,根据店型不同可能存在差异。合伙人门店员工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均由海伦司品牌公司负责。

【我的观点】

1、未来在弱预期背景下,主打高性价比的生意模式值得关注和跟踪。

2、这一次“嗨啤合伙人”计划战略上将决定公司是否能够生存及可持续发展。如果战略再摇摆下去,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危机。

3、公司走下沉市场+加盟的方式是大概率正确的路,赛道很宽,不确定性在于:1)县域青年的需求(宣泄)和酒馆提供的需求(氛围与放松)不完全一致;2)县域经济在未来持续性的衰弱几成定局。

4、管理层的前后摇摆会损伤公司在潜在加盟者中的口碑,并以资本损失的形式影响投资者的长期回报。

5、公司如何继续主打“高性价比”,如何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如何保障运营人才跟得上?

6、未来可能还有定增融资的计划?

7、公司在2021大肆扩张,2022年战略调整缓慢,导致了两年的巨额亏损,几乎将IPO融资的钱亏完了。这里面,创始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未来是否还会那么激进?是否还能够痛定思痛,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8、公司近期推出了回购计划,但港股交易非常冷清。

总的来说,公司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还需要继续跟踪和关注。

申明:上述信息摘自网络及券商研究报告整理,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推荐,否则后果自负。